內容簡介
老師們眼中,剛上國小四年級的小拓是個“問題”學生:“上課時老愛發出奇陸的聲響,製造噪音,影響其他同學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基本不舉手發言,也不回答老師的提問,有自閉傾向。”“注意力分散,精神恍惚,無法安靜下來。”
在母親看來,獨生子小拓心地善良,有自己的個性,不討厭上學,成績也不錯。
由於親職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觀念、方法大相逕庭,小拓常常感到無所適從,甚至一度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為了小拓的將來,母親良江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讓10歲的小拓轉學到英國夏山學校。
小拓在這所崇尚自由教育、順應孩子們自由天性的學校呈健康成長。16歲畢業時,他已經蛻變成為一個開朗、自信的青年,找到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窗邊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長就是受到夏山學校影響,創辦了巴學園。夏山學校的教育本質在於尊重孩子、關愛孩子、讓孩子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作者簡介
坂元良江,日本電視節目製作人。1961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後進入東京廣播公司(TBS)。1970年創建“電視大聯盟”。
另著有《超越結婚的關係》,合著《身邊有逃兵的時代》。
目錄
再版序
初會夏山
問題學生
小拓來信
陌生的日語
擠膿期
夏季露營
學校大會
紐約之旅
自由生活
快樂課堂
女朋友勞拉
惜別夏山
夏山的將來
回到日本
章節試讀
初會夏山
“三年都不用上課,光玩,也沒人管?這學校我想去!”當時還在區立國小念書、剛升上四年級的獨生兒子小拓大聲說。就是兒子的這句話,讓我踏上了前往夏山的旅途。
“由孩子自己決定是否去上課。”
“夏山學校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來決定學校的一切活動,制定學校的規章制度,在學校大會上,從五歲的孩子到校長,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投出自己一票的權利。”
沒想到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的學校,兒子興沖沖地嚷著要去那兒念書。
“小拓你看,還有這樣的學校呢。”
我把自己翻看了幾頁的書拿給兒子看的時候,心裡的確有這樣一個念頭:“要不讓小拓也去那兒上學吧?”通過工作單位製作的電視節目,我得知了夏山學校,為了加深了解,我開始閱讀夏山學校的創始人A.S.尼爾的著作。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開始對兒子所在國小的辦學理念產生了疑問。兒子已經在那公立國小就讀三年了,而我開始擔心:“這樣下去這孩子肯定沒戲了,得趁早想想辦法。”等到孩子當真想去夏山學校念書了,我這個做母親的卻慎重起來:“不急,等媽媽去看個究竟再說。”小拓的爸爸馬上贊成。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當初怎么沒想到帶上小拓一起去呢?畢竟,決定入學與否的不是我們做父母的,而是小拓自己呀!那時倒是說去就去,我調整了工作安排,騰出一周假期,動身前往夏山學校的所在地——英國。
我在倫敦郊外的利物浦街車站乘火車,往東北方向行駛兩小時後在一個名叫薩克斯曼丹的小站下了車,用小站前的公用電話叫來計程車。計程車行駛了十分鐘左右,便進入一個小鎮。駛過低矮的灌木林,眼前便出現了一片碧綠的草場,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讀過的英國童話,沉醉在眼前這美麗的田園風光里。司機告訴我:“這兒就是里斯敦。”計程車繼續往前開,不遠處,一道磚砌的低矮圍欄映入眼帘,此行的目的地——夏山學校到了。校名下方有塊小小的牌子,寫著“謝絕參觀”。我隨身帶著伊娜。尼爾校長歡迎我隨時來訪的邀請信,而且也事先通知了校方我拜訪的日期,所以牌子攔不住我,我曾在尼爾先生的書中讀到過,這塊牌子所要阻攔的,是慕名前來參觀這所“世上罕見”的學校、卻沒有預約的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