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發病前或疾病復發前有受涼、受潮史,可繼發於鼻旁竇炎、慢性膽囊炎、扁桃體炎、咽喉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
症狀
一側或雙側關節局部軟組織腫脹,關節活動度減低、僵硬、深部鈍痛,關節區有壓痛和關節雜音,張口困難,多有全身類風濕關節炎同時存在,病程較長,可反覆發作,有時症狀可緩解。不發病時,關節無疼痛,下頜運動正常。
檢查
(1)類風濕因子試驗呈陽性。
(2)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沉增快、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等。
(3)有其他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
(4)X線片可見關節間隙變窄,髁狀突骨質疏鬆並有破壞,關節窩骨面也可有破損,晚期可發生關節強直。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類風濕因子試驗、影像學檢查結果即可診斷。
治療
1.藥物治療
口服解熱鎮痛藥及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如保泰松片,還可口服吲哚美辛片和布洛芬緩釋膠囊。
2.物理治療
局部紅外線照射、水楊酸鈉離子導入等。
3.手術治療
已發生關節強直的患者,在病變靜止期可行髁狀突高位切除或關節高位成形術。
預後
本病經積極治療,可改善預後。
預防
1.加強鍛鍊,增強身體抵抗力。經常參加體育鍛鍊或生產勞動,如保健體操、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
2.注意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3.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
4.保持精神愉快,遇事注意不可過於激動或長期悶悶不樂。要善於節制不良情緒,積極工作,心胸開闊,努力學習,生活愉快,進而使身體健康。
5.避免受風、受潮、受寒,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不要貪涼、空調不能直吹、不要暴飲冷飲等,秋冬季節要防止受風寒侵襲,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