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44年起,顏水龍先後於成功大學、台南女子技術學院任教,1950年後,其作品開始限定於某些特殊題材,如台灣原住民、台灣風景等,而在台灣風景的作品上,更表現出了他對人文的關懷。
生平
求學
1910年,顏水龍父母先後去世。1915年下營公學校畢業後入台南州教員養成所,1918年回母校下營公學校服務,擔任教職。受其同校教員澤田武雄(石川欽一郎學生)鼓勵,1920年赴日學習美術。
1922年,以半工半讀方式進修於日本美術學校的顏水龍順利考上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期間受教於藤島武二(1867-1943)與岡田三郎助(1869-1929)。其中藤島武二嚴謹畫風與岡田家中工藝收藏品影響顏水龍最大。
1927年3月,東京美術學校畢業,9月順利考上該校研究科。1929年,因霧峰林獻堂資助,留學法國。期間作品受到馬爾香(Jean Marchend 1882-1941)與勒澤(Fernand Lger,1881-1955)影響最大。除此,顏水龍於坎城(Canne)認識梵·鄧肯(Van Dongen,1877-1968),師承梵·鄧肯的裝飾性色彩。
中年時期
1933年,顏水龍任職於大阪「壽毛加牙粉公司」,從事廣告設計,是台灣第一位廣告人,也自此生平走向以工藝美術為主。 1933年-1944年之間,顏水龍除了任職大阪外,也曾受台灣總督府之聘回台推廣工藝美術。
繼1942年在台結婚後,1944年,顏水龍回台定居,隔年被聘為台南高等工業專科學校(今國立成功大學前身)建築工程學科講師,教授素描與美術工藝史,專門推廣台灣工藝美術作品。除了工藝美術推廣外,他也是台灣企業識別標誌(CIS)的肇始者,例如台中太陽餅相關其作品即出於顏水龍之手。
中年時期,以工藝美術為主的顏水龍仍有《范無如訣別圖》、《憩》等佳作,另外1934年與1937年也與楊三郎、廖繼春等人合作,分別創立了台陽展與台陽美術協會。
晚年與退休
顏水龍晚年藝術作品,大多是以原住民為題材的繪畫創作。除此,從1961年起,他陸續製作了一連串的馬賽克壁畫,例如1961年的「台中省立體育館」,與1969年應高玉樹市長所委,於台北劍潭公園牆上的《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作品,該年,他亦參與台北中山堂、台北自強隧道的馬賽克美化工作,他也是美化都市景觀的主要推動者。
1984年,顏水龍自成功大學教職退休,之後大部分時間都專於繪畫,也舉辦了多次的回顧展。此期間的《藍與白》與《穿白禮服的小姐》為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