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宋.龍圖閣學士劉克莊】
愛瀑戀苔磯,
難招出翠微,
死因岩作墓,
生以石為扉,
已歡逃名是,
猶嫌學佛非,
後來無此士,
不但鶴書稀。
詩人介紹
宋代龍圖閣學士劉克莊在淳祐八年(1248年)任福建提刑時,曾上菜溪,寫下《題菜溪岩陳聘君隱處》一詩:
愛瀑戀苔磯,難招出翠微。死因岩作墓,生以石為扉。已歡逃名是,猶嫌學佛非。後來無此士,不但鶴書稀。
劉克莊《題菜溪岩陳聘君隱處》一詩後來被收入《四庫全書》,實是菜溪岩之大幸,也是陳聘君之大幸。
民間傳說
北宋年間,龍華有一位姓陳名易字聘君曾任監察使的官員,因為在京與王安石政見不合,故棄官返鄉,後與蔡襄的曾孫西京提學司蔡樞同游菜溪岩,當晚夢見觀音菩薩金光燦爛,便在此隱居,過起世外桃源的生活。其柴廬前的對聯“避奸邪棄官歸隱,好清靜與佛同心”傳誦一時。陳聘君厭倦官場上“籠雞有食湯鍋近”弱肉強食的惡習,嚮往“野鶴無糧天地寬”的世外桃源,在菜溪隱居時陶醉於此地的山
水風光,興致勃勃地作了一首《蒲庵歌》,經常斜臥岩石,對月高吟:
吾結草庵菜溪側,四顧峰巒皆削壁,
石門千仞鎖天津,來者欲登那惜足?
住此庵中是何緣?不詩不頌亦不禪。
飢來苦菜和根煮,疊石為床困即眠,
日照諸峰煙驀驀,閒來瘦筇六七尺,
負喧孤坐情何適,山行野步行危力,
訓伏珍禽趁不飛,披雲入草不辭勞,
狷猱捫我衣中虱,逢人打破修行窟,
雜羽流商誰辨得,五音六律徒敲擊,
有時秉興上高峰,大笑狂歌天地窄。
或停松筠或坐石,靜聽溪泉漱鳴玉,
源深洞邃來不休,聲聲奏盡無生曲。
其中“飢來苦菜和根煮,疊石為床困即眠”所反映的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深得那些公務纏身的昔日同僚所羨慕,吸引他們紛紛來菜溪“偷得半日閒”。
據民間傳說,陳聘君後來羽化成仙。如今菜溪岩路旁留下了一個極像墓拱一樣的巨石,村民們把它稱做“聘君墓”,墓地群山環抱,依崖傍水,墓旁古木簇擁,竹葉婆娑,清明節一到,許多村民還到“聘君墓”祭奠,紀念這位賢人先哲。聘君地下有知,也應笑慰了!
聘君去矣!屏後搗重陽菊葉;遊客來也!墓前拜寒食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