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位於北京城西北,距紫禁城約十五公里。在園林誕生之前的幾百年間,這裡原是一片濕地,濕地北面有座山叫瓮山,山前的小湖叫瓮山泊,後改名為西湖。
公元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初冬,成千上萬民工來到瓮山西湖,他們將西湖進行了清淤、疏浚、擴大。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春,乾隆將整治後的西湖命名為昆明湖。從此,昆明湖成為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
在瓮山西湖疏浚開始那年,宮廷畫師董邦達曾經奉旨南下杭州,繪製了一幅西湖景色全景圖。後來,乾隆下江南時,就隨身攜帶這張西湖全景圖。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曾六下江南,而其中三次是在清漪園建設中。至此可知,乾隆是早有預謀、有目的、有組織地將江南各地,特別蘇杭地區的園林特色複製到清漪園。而西堤正是最好的印證。杭州西湖上有蘇堤,昆明湖上就建了西堤。西湖蘇堤上有六座橋,西堤上也建了六座橋。就連蘇堤沿岸種的柳樹也複製到了昆明湖的西堤。時至今日,還有十九株當年的柳樹依然在景色妖嬈的西堤。但不一樣的是蘇堤是筆直的,而西堤是蜿蜒曲折的。在西堤六橋間的柳橋和練橋之間還建有取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之句命名的景明樓。另外西堤身處北方園林中的,因四季分明的變幻,使得景色更加引人入勝。
西堤雖是當年乾隆皇帝仿西湖蘇堤而建,但決不是一味的模仿。可以說乾隆只是借用了蘇堤的理念。蘇堤的修建,當年更注重的是水利的建設。而西堤的側重點卻是清漪園整體園林建設的一部分,更注重的是景觀。如果說昆明湖北岸萬壽山的佛香閣等建築代表的是皇家氣派,那么西堤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百姓情趣。這可能是皇宮內整天不苟言笑的縟禮煩儀太多,一道西堤,不出宮即可感受百姓之樂,放鬆心境,真可謂用心良苦。西堤的景致是需要慢慢品的。品四季(春夏秋冬)春花、夏荷、秋柳、冬枝。品四時(朝午夕夜)朝霞、午雪、夕陽、夜月。品四候(風雨雪霧)風橋、雨湖、雪亭、霧船。品四景(湖山塔橋) 湖光、山色、塔影、橋韻。四季不同,賞春花,觀夏荷,看秋柳,品冬枝。西堤的植物在大自然的孕育下展現不同的韻律。而四候的風雨雪霧與四時的朝午夕夜,相疊加又將在四季中展現其更深的景致。湖光、山色、塔影、橋韻。這景致可謂一年四季,季季不同。一季三月,月月不同。一月三十日,日日不同。一日二十四時,時時不同。古人云:未夜青嵐入,先秋白露團。風值水而漪生,日薄山而嵐出。記實寫景之古韻,在西堤的風花雪月中都能得到現實的印證。春夏之燕鳴呢喃,仲秋之蟬聲一片,湖水之拍岸微瀾,北風之呼嘯吹柳。朝陽之金波漣漪,晚霞之彩練當空。眼觀耳聞鼻嗅,極盡賞心悅目。
山環水繞,山水相依,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秀。
西堤一帶湖中荷花堤邊柳,碧波輕搖盪綠舟。因自然景色開闊,將園外玉泉山秀麗的西山山形與玉泉山的玉峰塔、妙高塔攝為園景的組成部分,使得園外之景和園內的湖光山色渾然一體。這是中國園林運用借景手法的傑出典範。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昆明湖的項鍊,而堤上婀娜多姿形態互異的六橋,猶如項鍊上璀璨的鑽石。這條項鍊隨著四季四時的變化而變換著斑斕的色彩。
西堤上有六座橋。從離北如意門最近的界湖橋開始,依次是豳風橋、玉帶橋、鏡橋、柳橋和練橋。六橋造型各異,除玉帶橋餘五橋都是亭橋。
界湖橋。因處內外湖分界處而得名。界湖橋上的亭子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現只剩橋身。
豳風橋。橋亭為長方形,重檐四坡頂,是一座屋橋。清漪園時稱“桑薴橋”。今名,取自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豳風》。以“桑薴”或“豳風”為橋名都是為了表明帝王對農桑的重視。新舊兩個橋名都是與農業有關的,橋的西邊還有耕織圖、機織房、絡絲房、水村居一組模仿江南農村景色的景點。時至今日,豳風橋周圍尚存活著少量百年以上的桑樹,成為了那段歷史的見證。豳風橋的橋身與界湖橋的橋身相比,除尺寸略小外,橋洞的造型也稍有不同,中間的橋洞為方形、兩邊為圓形。橋洞有調節湖水的作用,中間寬大的橋洞下還可穿行小船。橋體形態及所處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夏季早上在此處看朝陽從佛香閣慢慢升起過程,異常美妙。
玉帶橋。西堤上唯一的石橋,由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雲中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玉帶橋拱高而薄,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形若玉帶。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潔白的,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的半圓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四周橋欄望柱倒影參差,在皺緞般的水面上浮動蕩漾,景象十分動人。它是頤和園里著名的建築物之一。蛋尖形橋拱,特別高聳,好似玉帶。此橋舊名“穹橋”俗稱駝峰橋,均以形象命名。玉帶橋的造型具有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石拱橋的風格,以纖秀挺拔,輕巧為其之特色。拱高而薄,成流暢挺拔的曲線。橋身、橋欄選用青白石和漢白玉雕砌,潔白如玉,宛如玉帶,故名。橋下原為玉泉山泉水注入昆明湖的入水口。也是帝後乘船至玉泉山的通道。玉帶橋為清乾隆時建造,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據說,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從此橋下經過,不僅因為這座橋交通方便,還因為它造型玲瓏秀美。現在,橋頭還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題:東面是:螺黛—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映水晶簾。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島宮闕水邊多。
鏡橋橋名鏡橋之名出自唐代詩人李太白的“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詩句。橋上是一座八角重檐的亭子。
游西堤,如入景中畫,畫中景。不知是在景中看畫還是在畫中看景。一步一景,步移景換。不可瞻前而不顧後,亦不可顧左而不顧右。
頤和園的園林景色,只一道西堤便可見一斑。但作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這是乾隆爺當年即便是有預謀、有目的、有組織也想像不到的。
旅遊信息
游西堤,進頤和園南如意門、西門和北如意門最方便。
每日:6:30時開門,18時止票,20時關門。
門票:20元(淡季),30元(旺季),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憑本人老年優待證遊覽公園免收門票費(不含園中園,大型活動期間除外),非京籍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持本人老年優待證享受半價門票,殘疾人免收門票。頤和園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實行旺季票價。
交通路線:
南如意門:公交74、374路;
西門:公交469、539路;
北如意門:捷運4號線至北宮門進入或步行至北如意門。
相關詞條
-
頤和園[中國北京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占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主要景點 文物收藏 機構設定 -
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主要景點 文物收藏 機構設定 -
夏宮[中國北京頤和園]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主要景點 文物收藏 機構設定 -
頤和園導遊詞
頤和園是中國歷史上皇家園林的結晶,是中國園林史、世界園林史上最珍貴的藝術創造之一。每年吸引眾多中外遊客前來。《頤和園導遊詞》是一本系統的站在導遊的角度介...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
頤和園銅牛
在頤和園昆明湖東堤,十七孔橋的東側,有一處獨特的景物,一頭大小和真牛相仿的銅牛蜷臥在雕有波浪的青石座上。銅牛體態優美,兩耳豎立,昂首凝眸,目光炯炯地遙望...
簡介 頤和園銅牛 銅牛的故事 傳說與歷史 -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占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主要景點 文物收藏 機構設定 -
昆明湖[北京頤和園湖泊]
昆明湖位於北京的頤和園內,它的面積約為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原為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萬壽...
簡介 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 面積 風景 -
.頤和園
4、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水面,占全園面積的四分之三,約220公頃。 17、玉瀾堂: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南臨湖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築。 19、四大部州:...
頤和園 ●文化遺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