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蘇州街

頤和園蘇州街

頤和園蘇州街,地處我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皇家園林——頤和園的後湖,是一個仿江南水鎮而建的買賣街。清漪園時期岸上有各式店鋪,如玉器古玩店、綢緞店、點心鋪、茶樓、金頤和園蘇州街銀首飾樓等。店鋪中的店員都是太監、宮女妝扮。

基本信息

建造背景

乾隆皇帝第一次巡幸江南時,因留戀江南蘇州熱鬧的街肆鋪面及物產風俗,命隨行畫師繪具圖式,將其仿建在京城西北郊的皇家園囿內。時年,北京有三處著名的皇家買賣街市,一是圓明園同樂園買賣街;二是清漪園後河買賣街;三是從現在北京動物園西面的萬壽寺開始,一直延伸到暢春園(北京大學西面)宮門的“蘇州街”,此街專為乾隆皇帝母親紐鑽祿氏70大壽建造,是最大的一條買賣街。上述三條鋪面街市巾,屬清漪園買賣街最具特色。

發展歷史

蘇州街原稱萬壽買賣街,始建於乾隆年間清漪園時期。位於萬壽山後河兩岸,是一條模仿江南水鄉街市建造的宮廷商肆。乾隆四十年(1775),山後的鋪面房曾經維修,挑換柱木,油飾彩畫,乾隆四十五年(1780),鋪面房中的錦成號、芳雅齋兩座轉角樓九間建築挑換柱木佗梁、鋪板,揭瓦頭停,拆砌牆垣,找補油飾。買賣街從乾隆時建成存在了近百年時間。鹹豐十年(1860),買賣街上所有鋪面建築都被英法聯軍一把大火焚毀,留下的只是頹垣斷壁,一片廢墟。
光緒十二年(1886)慈禧修建頤和園曾繪製出一張《頤和園萬壽山內後山長何添建點景房間遊廊等圖樣》擬將買賣街改為園林建築但此圖樣並未落實,買賣街任其荒殘。至1949年解放時,街市殘垣斷壁、荒草從生。1962年,頤和園利用疏浚後湖的機會,將兩岸雜草剷除,清出買賣街的基址。1983年,擬重建該處景區,由於缺少初建檔案史料,經參考市園林局金柏苓《萬壽山後山買賣街復原、分析及改造的構想》,並查勘遺址地基尺寸,擬出初步方案,以恢復清漪園時景觀為目的,先在三孔石橋東西、原買賣街東西界之一半範圍內,重建鋪面房90間,完全仿民間建築,青瓦白牆,褐色門窗,不加彩畫,但保持牌樓、牌坊、拍子等。重建繪芳堂,按照園林建築油飾彩畫。但因對於重建後如何使用考慮未決,這次初步方案未上報。
1986年3月27日,國務院秘書長、國務院旅遊協調小組及中央、北京市各有關單位領導30餘人來園考察旅遊資源。7月30日,國家旅遊局計畫司、北京市委政策調研室、市旅遊資源協調小組、市旅遊局、市園林局等有關領導來園,確定投資項目中安徘重建蘇州街工程。研討重建蘇州街工程設計廠重建工程包括蘇州街、繪芳堂、金粟山、嘉蔭軒。
1986年10月15日,由頤和園管理處規劃,清華大學設計的後湖買賣街復建工程正式開工,全部工程用了4年。工程分三期進行:第一期,復建蘇州街三孔石橋以西南岸上的鋪面房14棟計46間,1座垂花門,6座牌樓、牌坊。繪芳堂上下兩層6間,金粟山3間,值房2間,2座亭,11間廊,1987年9月20日竣工。第二期,復建蘇州街三孔石橋以西北岸上的鋪面房十四棟計3間、垂花門1座,小門樓1座,牌樓牌坊4座。嘉蔭軒3間、耳房4間、亭1座。第三期,復建蘇州街三孔石橋以東南北兩岸上的鋪面房36棟計126間、垂花門1座、牌樓牌坊9座。建木橋兩座、修4座,修石橋1座,建石階4處,1990年9月16日竣工,總計完成蘇州街鋪面房六十四棟217間,垂花門3座、小門樓1座,牌樓牌坊19座。繪芳堂1座、金粟山1座、嘉蔭軒1座總計房室18間,亭3座,廊11間,工程量2870平方米。
蘇州街1990年9月16日對外開放。頤和園北宮門內豎立一方石碑,上書“英法聯軍燒毀清漪園一百三十周年,於遺址復建蘇州街工竣並陳列開放,此志”以示紀念。此後,1991年至1994年又投入大量資金對蘇州街鋪面房進行維護、搶險維修及重作油飾彩畫。

地理位置

頤和園蘇州街位於北京西北郊,頤和園北門附近,在蘇州河中段,南起紫竹院西側的萬壽寺,北至海淀鎮西側,周圍緊挨著會芳堂址、慈景點等其他古蹟。

街道布局

清漪園時期

清漪園買賣街建造在萬壽山後山四大部洲中軸線下,後溪河中部南北兩岸,全長約270米,建築布局摹仿了浙東一帶常見的“一水兩街”的形式,以後溪河中段的三孔石橋為中心向兩側展開,兩岸曲折蜿蜒的湖岸上,60餘座200餘間鋪面鱗次櫛比,以河當街、以岸做市。
據中國第一檔案館藏清宮檔案《內務府黃冊》中不完全記載:清漪園買賣街上有樓房10餘座、拍子60座。建有牌樓者至少6座、牌坊15座。店鋪名稱有:通裕號、泰來號、六和號、恆升號、可源號、芳雅齋、集錦樓、輻揍號、豐和號、經緯號、履祥齋、細香鋪、雲翰齋、品泉齋、怡古齋、妙化齋、吐雲號、福泉樓、芬芳樓,同春號萬源堂雲漢堂、蘭馨堂、錦成號等。其中,芳雅齋、錦成號為兩座轉角樓計9間建築,拍子29座。按商鋪字號經營有:履祥齋售鞋、妙化齋售供器、經緯號售綢布、吐雲號售菸草、雲翰齋售文房四寶、怡古齋售文玩、品泉齋是茶館、芳雅齋是酒樓、通裕號做銀號生意、芬芳樓賣花、鳴佩齋賣樂器等等,民間市井五行八作幾乎面面俱到,但是買賣街由太監扮商人,宮女扮顧客,甚至鞋靴、果菜等商品俱是木製假品。宮市只是假做買賣,供帝王殯妃留戀江南風物,而移來江南情景供欣賞,毫無商業的實際功能。街市中有兩間門面的小茶館、有三間牌坊高聳的酒樓;有貨色齊全的帽子鋪及錢莊、當鋪等。在三孔石橋兩側,還建有四座轉角樓房。北京圖書館藏《圓明園、萬壽山、內庭三處匯同則例》中,記錄了萬壽山後山買賣街鋪面房內“貨物”的名稱、尺寸及用工、用料,對此,乾隆在御製詩中將其概括為“大塊假文章,兼復假圖畫”。

頤和園時期

頤和園蘇州街風光頤和園蘇州街風光
復建的蘇州街仍以跨越在後溪河南北兩岸的三孔石橋為中心,石橋上漢白玉欄桿,橋下花崗岩橋基,橋面中央有御路石。建築面積233.27平方米。有40根望柱,42塊欄板(包括抱鼓)。石橋兩側的湖岸上,分布60餘家店鋪。在蘇州街東南岸有經營黃酒的獨一居老酒店,經營古董、金石、印章、首飾的玩古齋,同春號藥鋪,福泉樓酒樓,達江樓,經營南北雜貨的萬順號,芳雅齋裱畫鋪,雲翰齋筆墨店,經營鼻煙和鼻煙壺的常怡齋,采芝樓糖點鋪,小山樓奶茶鋪,經營各種顏料的集彩齋,經營鑼、鼓、饒、拔等響器的同順和。
蘇州街東岸有一座三孔木吊橋,聯接南北兩岸。橋面可吊起,方便行船。橋的北面是履祥齋,南面為同順和。蘇州街長橋東北岸有專營各種供器的妙化齋、品泉齋茶館。妙化齋東側、中心島西側的小香洲牌樓為二柱一樓沖天式,建築坐東朝西,面積4.62米,上繪鏇子彩畫。小香洲牌樓北側有經緯號織布所、如雲號菸袋鋪、泰來號皮貨,莊、新芷號花木房、尊元號官服局、通裕號銀錢莊、聽櫓樓、沉香齋胭脂鋪,攬濤茶樓。
蘇州街東北岸攬濤樓的東側,有一座彎隆形的單孔石拱橋,東西朝向,建築面積30.32平方米。兩側各有10個望柱,11塊欄板,包括2個抱鼓。橋拱上部有獸頭。橋的東、西兩面各有29級台階。東北岸還有永勝樓香草店、三義厚老針鋪、日升號麵食鋪、祥瑞齋油鹽店、廣興號印書局、品升號花翎店、履祥齋老鞋店。
蘇州街東北岸山北坡處,原有一座清代船塢,1980年,因年久失修,將其拆除,保存底座。船塢旁有三間房屋,坐北朝南,建築面積51.81平方米,硬山頂,木板天花,花卉祥雲滿鋪彩畫;。山面虎皮石,有方窗。
蘇州街南岸三孔橋西側有經營蘇州糖點的蘭w樓,恆升號燈籠鋪,集錦樓首飾樓,怡古齋雜貨店,登雲齋鞋店,細香鋪香料店,甘}T"居,吐雲號煙鋪及繪芳堂和金粟山房。繪芳堂西北側有偉儀號帽子店、芬芳樓、會仙居酒樓、萬源號金銀鋪、經營各種蠟燭的瑞興號、蕙蘭軒。
蘇州街西側的五孔木橋,中為吊橋,南北向坐落,建築面積36.76平方米。在蘇州街西北岸,石橋西北側有九如居海鮮館、秀芝堂參藥店、廣興號燈草鋪、通源號奶茶鋪、天露居茶莊、成錦號染坊、飲仙居老酒店、泰來號軍刀鋪、雲漢堂藥店、豐和噹噹鋪及,1i蔭軒茶樓百味館飯館、輻揍號官車鋪、恆泰號銀錢店。
蘇州街位於蘇州河中段,街全長三百餘米,一水兩街,沿岸作市,共設各式鋪面64座,牌樓(坊)14座,小橋8座。兩岸茶館、酒樓、錢莊、藥店、當鋪、綢布店、印書局等應有盡有、多姿多彩。清漪園時期岸上有各式店鋪,如玉器古玩店、綢緞店、點心鋪、茶樓、金銀首飾樓等,這裡的店員、夥計均由太監、宮女裝扮,每當皇帝、皇后、妃嬪們等來此游幸、購物之時,便煞有介事地做起火熱的“買賣”來。
街市中有兩間門面的小茶館、有三間牌坊高聳的酒樓;有貨色齊全的帽子鋪及錢莊、當鋪等。在三孔石橋兩側,還建有四座轉角樓房。

建築特色

清漪園時期

清漪園買賣街的鋪面房,尺度小於一般建築,每間面積僅為一般建築的四分之一。建築形式純屬民間典型的鋪面房,不是宮廷中的大式做法。青瓦、灰磚、粉牆,描繪了江南民間房舍的朴使用了北方的風格,以北方建築富麗素清淡,而牌樓、牌坊及拍子的修建上又、濃艷的色彩渲染點綴於江南清秀嫵媚的水鄉之中,營造出皇家園林特殊的宮市特色。
清漪園買賣街的建造,是對自然客觀環境所作的模仿。但其模仿的對象不是江南秀美的山水風景,而是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市井街巷。在清宮檔案中買賣街的全名為“萬壽買賣街鋪面房”,它的建築形式和地理環境有別於圓明園和蘇州街。乾隆皇帝奉母遊園時,命太監和宮女臨時裝扮成村民市女,在街內品茶易物,乾隆皇帝和其母親坐在精緻的小畫舫中,在嚕聲唯呀和吳歌軟誰的叫賣聲中,享受著熙熙攘攘的街景,仿佛又一次遊歷了江南城鎮,而從中得到一些鄉間野趣。

頤和園時期

在頤和園整體建築布局中,後山後湖建築群,將中國西部西藏式的廟宇同江南水鄉的臨水街市濃縮在一個風景區里,安排在一條建築抽線上,堪稱匠心獨運。蘇州街在別處也有修建,但是此處的景區環境,在中國皇家園林中僅此一例。如今,在重新修建的買賣街上,酒樓、茶館、錢莊、當鋪、染坊、書肆、糕點鋪、小吃店等鋪面,仍在用一種傳統與古樸的面貌,演繹著二百多年前的故事。

意義價值

復建蘇州街工程是自光緒二十一年(1895)以後頤和園第一次在只有地基的基礎上重建的大型古建築。工程根據乾隆時期留下的大量檔案資料及遺址的位置尺寸,參照中國18世紀商業店鋪建築,雖然沒有復原清漪園時“萬壽買賣街”的原貌,但保持了清代的建築風格,重現了中國古代的商業文化和民俗民情,弘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不僅使頤和園的重要歷史價值和傑出的藝術價值更為完整,而且開發了北京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旅遊資源環境,獲得了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應。同時,因為蘇州街是在被帝國主義焚毀的遺址上重建的,對於保護文物及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有著重要作用。它是乾隆時期仿照江南水鄉的風貌建立的,專供清代帝後逛市遊覽的的一條水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