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牟掇芥

頓牟掇芥

讀音:dùn móu duō gài出自東漢王充《論衡·亂龍》:“頓牟掇芥,磁石引針,皆以其真是,不假他類。”頓牟即琥珀(也有玳瑁的甲殼之說);芥指芥菜子,統喻乾草、紙等的微小屑末。掇芥”的意思是吸引芥子之類的輕小物體。本詞意指帶有靜電的物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這些都是以磁石引鐵作為比喻來說明哲學或科學觀點的記述,所舉的事例必是當時一般的讀者所熟悉的。

基本內容

頓牟掇芥頓牟掇芥
漢代人們也已發現摩擦起電的現象,並把此種現 象同磁石的吸鐵性聯繫在一起.如"頓牟掇芥,磁石引針."①頓牟即玳瑁,其甲殼經摩擦後會產生靜電,可以吸引芥一類的輕小物體.至於磁石吸鐵性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所認識.只是漢代人們又有新的發現,即磁石不能吸引鐵以外的物體.如《淮南子》雲:"若慈石之能連鐵也,而求其引瓦則難矣.",又雲:"慈石能引鐵,及其於銅則不行也.",顯然,這些知識是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獲得的.

漢代人們還做了磁石本身相互吸引,排斥的有趣實驗.如《淮南萬畢術》雲:"磁石拒棋."注:"取雞血與針磨搗之,以和磁石,用塗棋頭,曝乾之,置局上,即相拒不休."棋頭塗以磁石,便賦磁性.相拒不休,即是磁石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