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預期管理是指利用信息傳播溝通來對人們未來預期的形成、變化進行引導和調節的重要技術手段。預期管理通過影響民眾對未來社會行動的收益預測及評估,來塑造民眾的行動預期及其心理感受,從而有助於推動經濟社會的良性運行發展,形成理性的社會心態。當前,中國處於社會轉型期,經濟社會改革面臨諸多利益矛盾糾紛,容易引發非理性社會心態。在此背景下,引入預期管理技術,以預期管理引導社會心態十分必要。
理論發源
“預期管理”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理論發源。根本而言,這是指有效引導、協調和穩定社會預期,力求經濟政策效果最大化,而副作用最小化。之後,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查爾斯·古德哈特甚至啟用了一個新術語“預期主義”,著重分析了在貨幣政策中管理和引導預期的核心作用 。
20世紀80年代,預期及預期管理的理論開始傳入中國,並在經濟領域得到了認可和套用。
作用
預期與人們心理及行為密切相關,是人們潛在心理動機和現實社會行為的中介,預期驅使下的社會行為對經濟社會運行發揮著重要作用。政府、社會組織等社會權威機構運用預期管理,通過傳播、溝通及交流信息,影響人們預期的形成、變化,以引導和調節經濟社會運行。由於人是理性的,人們會對自己行動的條件和後果進行預測,因此可以採取信息交流方式,影響人們的未來預期,引導人們的心理及認知,調整、協同人們的社會行動,從而有助於推進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正是因為預期管理對經濟社會運行具有重要影響,已開發國家在經濟社會運行中遇到問題時都注意運用預期管理手段,引導人們未來經濟社會預期,應對社會風險,防止經濟社會問題的惡化。以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為例,從次貸危機的形成、爆發及擴展過程來看,儘管預期不是危機的決定變數,但是,人們對金融、經濟因素的預期是危機形成、爆發以及擴散的重要影響因素,社會現實通過改變人們的心理和社會認知形成協同性集群行為,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社會運行。預期管理在危機應對中有針對性的套用,體現了政府危機救助的決心,穩定了市場信心,避免了危機的蔓延,推動著危機漸趨平息。將人們社會行動放在未來預期與經濟社會運行的相互作用的社會實際中,將政府等機構的預期管理行為放在干預經濟社會運行的過程中,能更好地理解人們預期的作用,理解預期管理在其中發揮的重要影響。
相關經濟政策體現
美國
美聯儲在“預期管理”方面進行了諸多實踐探索,它通過對政策工具的清晰界定、對政策調整時機所應具備條件的明確解釋,以及定期舉行議息會議並公布會議紀要等,使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可被市場預見,從而有效引導市場預期。金融危機後,美聯儲一直維持超低利率,對於調整時機,則明確提出三個數據門檻:即通貨膨脹、就業指標和產能利用率水平。對近來牽動全球資本市場神經的量化寬鬆退出策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不但在國會聽證會上提出一套路線圖,還在不同場合給出暗示,有意引導預期。
日本
在日本,所謂“安倍經濟學”也通過在預期方面施加影響來調控經濟。安倍晉三上台後多次施壓要求央行設定2%的通脹目標並推出超寬鬆貨幣政策,提高投資者對股市上漲、日元貶值和通脹上升的預期,提振企業和消費者信心,最終促進實體經濟復甦和擺脫通縮。
中國
在中國,政府也因時應勢,依據自身情況理性選擇,推出自己的“預期管理”措施。不同於西方主要集中在貨幣政策領域的做法,中國的“預期管理”覆蓋領域更加寬泛。2013年上半年,國務院針對出台的一系列產業升級新政,在第一時間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科學解讀;對於“錢荒”、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小微企業減稅等市場熱點問題,相關部門也及時表明立場、積極穩定市場預期。
為回應外界對中國經濟增速擔憂,李克強總理在2013年7月就提出,巨觀調控要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成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9月,李克強總理又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明確了中國經濟運行中GDP增幅等幾個關鍵數據的合理運行區間。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說,“不讓增長滑出下限”是十分重要的“預期管理”手段,這種提振信心的信號還需要不斷重複。
另外,為使公眾更深入理解巨觀經濟形勢,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等部門負責人還多次進行網路線上訪談,解讀中國經濟的運行狀況。
這些措施對解決經濟個體的信息不對稱、穩定市場預期起到良好成效。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就說,中國近期數據都顯示經濟企穩向好,說明7月以來政府多輪政策支持,包括“預期管理”都在起作用。
李克強總理在近期的國務院會議上再次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政府部門新聞發言人制度,增加對社會密切關注的巨觀經濟等重要信息發布頻次。並要求政府與公眾互動,不僅科學解讀新政策法規,讓公眾更好地知曉、理解政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和改革舉措,還要回應熱點問題,注意把公眾期盼融入政府決策之中。
華僑大學數量經濟研究院教授李拉亞說,在中國的“預期管理”中,強調“信息、政策、信念和交流”的現代方法正在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