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預備役預備役( reserve duty),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是指國家平時以退役軍人、民兵為基礎、現役軍人為骨幹組建起來的戰時能夠迅速轉化為現役部隊的武裝力量。通常分為軍種和兵種預備役部隊。預備役包括軍官預備役和士兵預備役。
詳細解釋
公民在服預備役期間,定期參加軍事訓練,執行軍事任務,並隨時準備應徵服現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5年開始建立預備役制度。198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士兵預備役分2類:第一類,包括基幹民兵和經過預備役登記的28歲以下的退伍士兵與軍外專業技術人員;第二類,包括普通民兵和經過預備役登記的18~35歲的男性公民。軍官預備役包括退出現役轉入預備役的軍官,授予預備役軍官軍銜的退伍士兵、專職人民武裝幹部、民兵幹部和經過軍事訓練考試合格的高等院校畢業學生,以及確定服軍官預備役的非軍事部門的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各類預備役軍官,按照規定服預備役已滿最高年齡者,即退出預備役。
預備役部隊是加強軍隊後備力量建設、保障戰時迅速擴編軍隊的重要組織形式。預備役人員按地區編組,配有武器裝備,對訓練時間、訓練內容、戰時任務及其隸屬關係等都有明確的規定。預備役是一支訓練有素,戰鬥力較強,戰時能夠迅速成建制地轉化為現役部隊,參加作戰。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組建預備役部隊視為增強軍隊後備力量的重要手段。
預備役部隊在現代化國防和戰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引起了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預備役部隊的數量也開始逐漸增多,武器裝備不斷改進,軍事訓練進一步加強,與現役部隊的差距也越來越小,並且開始在現代戰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我國的預備役部隊組建於1983年3月。分軍種和兵種預備役師、團,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制序列,授予軍旗和番號,執行中國人民解放軍條例、條令。基本任務是:努力提高部隊的軍政素質,不斷增強現代條件下快速動員和作戰能力;切實做好戰時動員的各項準備工作,隨時準備轉為現役部隊,執行作戰任務;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骨幹帶頭作用。
編制預備役師、團實行統一編制,通常按地區編組,由預備役軍官和士兵組成,配備一定數量的現役軍人作骨幹,建有精幹的師、團機關,負責組織計畫、訓練和武器裝備管理工作。除配有一定數量的訓練武器裝備外,作戰所需的武器裝備有計畫地儲存在就近的國防倉庫。建有各項規章制度,每年進行一次組織整頓和人員調整,並建有訓練基地。軍事訓練,由軍區、省軍區、軍種、兵種按照總參謀部制定的訓練大綱組織實施。
軍銜1995年5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員會第13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預備役軍官軍銜設3等8級(在軍銜前冠以“預備役”),預備役軍官最高軍銜為預備役少將。第一批預備役軍官於1996年8月1日起佩帶軍銜肩章、符號,其軍銜肩章使用現役軍官肩章外形式樣、底面顏色和銜級標識,外端加綴代表預備役的“Y”字型標誌。預備役士兵則不授予軍銜
最近事件
4 月26日,全軍07式預備役軍服換裝儀式上穿著預備役部隊夏裝的女軍人。
參加換裝儀式的預備役部隊分成10個方隊,集中展示了新換髮的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07式預備役軍裝。駐京預備役部隊裝備的部分通信、衛勤、防空、防化等裝備也一同進行了展示。目前,07式預備役軍服換裝工作已經全面啟動,解放軍總部正在統一組織預備役軍官進行量體裁衣。07式預備役軍服將從今年5月1日起,陸續發放到預備役官兵手中。
預備役軍隊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各國普遍建立預備役制度,儲存了相當數量的後備兵員。大戰爆發後,奧地利從後備軍派出4個師參加戰爭;德國從後備軍派出 29個師參加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許多國家走精幹的常備軍和強大的後備力量相結合的道路,更加重視預備役建設。蘇聯在預備役建設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制,使預備役規模不斷擴大,到80年代末,預備役人員約達2500萬人之多。美國一直強調預備役建設的重要性,把預備役作為戰時擴充現役部隊的首要來源。預備役分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後備隊,90年代初約180萬人。國民警衛隊是從美國建國前殖民地時期的民兵發展起來的;聯邦後備隊主要由退伍軍人組成,直接歸各軍種管轄。美國的預備役不僅組織健全,裝備齊全,進行正規的軍事訓練,而且還同現役部隊一起參加各種形式的演習,一經動員,能很快投入作戰。德國的預備役分為常備預備役、緊急應徵預備役和候補預備役三類,80年代末共有後備役人員220萬人,戰時能保證德軍在1個月內擴充到400萬人。以色列的預備役是國防軍中最重要的部分,全國劃分14個徵兵區和動員區,每區編1~2個成建制的預備役旅,各旅編入所在軍區的戰鬥序列;兵役法規定男性預備役軍人每年要返回部隊服役30天,直至39歲,以後每年返回部隊14天,直到55歲為止。上述措施,保證了預備役人員軍事素質的提高和戰時動員的快速實施,如第四次中東戰爭中,48小時內便動員了近30萬後備兵員,使以軍總兵力從11萬餘人增加到40萬餘人。 世界各國實行預備役,時間上有先後,名稱、組織形式和人員條件也有差異,其基本做法大體包括以下內容:①預備役的構成。預備役分士兵預備役和軍官預備役。士兵預備役,通常由具備應召條件的,退出現役的士兵、經過一定時間軍事訓練的公民和具有一定軍事專業技術的人員等組成,服士兵預備役的人員,稱預備役士兵;軍官預備役,通常由確定服軍官預備役的,退出現役的軍官、經過軍事訓練的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退伍士兵、培養預備役軍官的學校畢業的學員、非軍事部門的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等組成,服軍官預備役的人員,稱預備役軍官。②預備役的年齡。預備役士兵的年齡,多數國家從18歲開始,其最高年齡,中國、法國為35歲,德國45歲,蘇聯50歲,英國、以色列55歲;預備役軍官的年齡,根據職務和軍銜的高低而定,通常比現役軍官的年齡大3~5歲,尉級軍官最高40~50歲,校級軍官最高50~60歲,將級軍官最高到65歲。③預備役的分類。根據戰時動員的需要,按預備役人員的年齡大小、在軍隊服役和受訓的時間長短,以及專業技術狀況,分成兩類或三類,第一類作為戰時動員的首批對象,第二、第三類作為持續動員的對象。④預備役的訓練。根據預備役的類別等級進行具體安排,確定不同的訓練時間、訓練內容和訓練組織形式。⑤預備役的組織。基本上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編組型,預備役人員平時按一定的組織形式進行編組、訓練和開展活動,戰時轉為現役部隊;第二種是非編組型,預備役人員平時不編組,只確定其徵召後的服役部隊和預任職務,按規定參加訓練和各種活動。⑥預備役登記。預備役人員的登記,由兵役機關具體組織實施,建立登記卡片和核對制度,發給預備役人員證件。⑦預備役的徵召。通常由國家發布命令,規定徵召對象、數量以及到達部隊的時限等,由兵役機關具體組織實施。
隨著現代戰爭的發展和對後備兵員需求數量和質量的提高,世界各國將更加重視預備役建設,不斷完善預備役制度,訓練、儲備數量較充足和質量較高的預備役人員,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並逐步改善武器裝備,不斷完善將預備役轉為現役的措施,提高快速動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