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音樂史及其文化背景中探討音樂符號,從蕭邦、貝多芬到西貝柳斯,從尼採到格雷馬斯、羅蘭·巴爾特,符號學的視角讓熟悉的音樂呈現出別樣的意義,包括生物的、性別的、超越的等多種層面,如萬花筒一般新奇。作者以豐富例證展示了這個相當前沿的學科的獨特魅力,梳理出一套具有說服力的音樂“元語言”,旨在為音樂符號學提供一本實用指南。
作者簡介
塔拉斯蒂,芬蘭符號學家、鋼琴家,曾從師著名符號學家格雷馬斯。赫爾辛基大學教授,現任國際符號學會會長,出版過多部符號學著作,如《符號學導論》(1990)、《音樂符號學》(1994)、《存在符號學》(2000)、《價值與符號》(2004)等。
譯者簡介
陸正蘭,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語言學和符號學學會理事。主要從事詩詞及藝術學理論研究,代表著作有《歌詞學》,《世界好聲音:英語歌曲24名家》;翻譯著作有《音樂符號》、《音樂-媒介-符號》。教學研究之餘,寫詩,寫歌。
目錄
第一部分 音樂作為符號
第一章 音樂是符號?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音樂是符號:一種歷史視角
第三節 皮爾斯、格雷馬斯與音樂—符號學分析
第四節 理解/誤解音樂符號
1 . 理解和誤解音樂符號
2 . 理解過程
第二章 音樂史中的符號,音樂符號學的歷史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音樂自身符號
1.浪漫主義
2. 現代主義
第三節 從符號學看音樂學歷史
第四節 音樂符號學發展的主要線索
第三章 符號作為行動和事件:音樂情境
第一節 交流和意義情境
第二節 行動和事件情境
第三節 互文性情境
第四節 情境分節
第二部分 性別、生物學和超越
第四章 音樂中的隱喻和有機主義:一種“生物符號學”方法
第一節 音樂有機說
第二節 西貝柳斯與“有機論”
第三節 有機敘述性
第五章 符號的解放:音樂中的身體和姿勢意義
第六章 蕭邦音樂的身體性與超越性
第一節 身體符號是像似符號?
第二節 身體符號是指示符號?
第三節 分析
第三部分 社會和音樂實踐
第七章 聲音和身份
第一節 聲音與意義
第二節 文本
第三節 超越性
第四節 口頭形態
第四節 唱歌作為社會認同
第五節 民族聲音類型
第六節 性別
第七節 教育
第八節 經驗主義方法
第九節 結論
第八章 音樂即興的符號過程:從《紐倫堡的名歌手》到波洛洛印第安人
第一節 音樂即興與符號學
第二節 即興作為交流
第三節 即興作為意義:皮爾斯式的觀點
第四節 即興作為意義:格雷馬斯式的觀點
第五節 結論:即興與存在符號學
第九章 表演藝術符號學:一個建議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音樂符號學術語表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