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光復軍

韓國光復軍

韓國光復軍(朝鮮語:한국 광복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朝鮮在華流亡政府)的軍隊,1940年9月17日成立於中國重慶,主要由在華的朝鮮人組成,對日軍進行游擊戰。總司令由池青天(化名李青天)擔任,參謀長為李范奭。

基本信息

簡介

韓國光復軍(朝鮮語:한국 광복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朝鮮在華流亡政府)的軍隊,1940年9月17日成立於中國重慶,主要由在華的朝鮮人組成,對日軍進行游擊戰。總司令由池青天(化名李青天)擔任,參謀長為李范奭。

背景

自日本吞併朝鮮建立殖民統治以來,朝鮮人民抵抗運動不斷。1919年爆發的三一運動被鎮壓後,韓國獨立人士在上海建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企圖逐步將分散於亞洲各地的朝鮮民族運動統一。後由於中國國土的逐步淪陷,韓國臨時政府也幾經輾轉,最終於1940年到達陪都重慶。此時臨時政府內部的黨派鬥爭基本結束,新成立的韓國獨立黨開始執政,朝鮮獨立運動人士金九為執行委員長。此時朝鮮獨立運動的激進派——金元鳳領導的朝鮮民族革命黨尚未加入韓國臨時政府。

組建

一位光復軍士兵 一位光復軍士兵

早在1933年,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曾於南京秘密會見金九先生,兩人筆談密商合作事宜。蔣對朝鮮獨立運動當時以暗殺行為為主的狀況不以為然,提議朝鮮仁人志士自主建立武裝。其後,河南省中央軍官學校洛陽分校內開設了韓人特別班,對朝鮮人進行軍事培訓。1937年7月,韓國臨時政府召開國務會議,決定成立軍事委員會,著手進行戰爭。1939年,以金九為首的“光復陣線”與以金元鳳為首的“民族陣線”發表聯合宣言,號召民族團結一致抗戰。1940年,金九發表《韓國獨立與東亞和平》向中國官方呼籲請求援助。 1940年9月17日,在中國國民政府的直接援助下,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在重慶嘉隴賓館正式成立,總司令由韓國抗日名將池青天擔任,參謀長為青山里戰鬥中的英雄李范奭,後者在二戰結束後成為大韓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兼國防部長。金九等發表宣言,聲明韓國光復軍決“與友邦中國抗日大軍並肩殺敵”,“不但調動白山黑水間枕戈待旦的三韓健兒和散在華北一帶的白衣大軍,更能以此國內的三千萬革命大眾聞風而起,沖斷倭寇的鐵蹄鎖鏈而遂行聖潔的天職”。1941年11月,重慶政府通過了“援助韓國光復軍辦法”,由中國政府正式對韓國光復軍其進行軍事援助,這點從軍服的裝備上亦可看出。根據協定,國府抽調部分文官和醫療救護人員對其進行資助。

實力增強

光復軍成立之初,僅有30人之眾,主要由韓國臨時政府內部人士構成。1941年10月,蔣介石採取措施,將光復軍與另一支朝鮮抵抗軍隊朝鮮義勇隊兩者都置於中國軍事委員會統轄之下,並編入中國軍隊從而合二為一。其後,朝鮮獨立運動的另一大派別朝鮮民族革命黨宣布加入韓國臨時政府,金元鳳領導其朝鮮義勇隊於1942年5月正式加入光復軍。

作用

光復軍積極參加了中國抗日戰爭,在對日本方面的宣傳、情報刺探以及爭取國際援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光復軍在河北省、熱河省、湖北省、山西省、山東省、安徽省、江西省等地對日軍展開了游擊戰。

戰後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美蘇兩國以三八線為界分別駐軍朝鮮南北,韓國臨時政府的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1945年8月24日,蔣介石發表了《完成民族主義,維持國際和平》的演講,明確表示應“恢復高麗的獨立自由”,並借給韓國臨時政府法幣1億元,美金20萬。1945年11月23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朝鮮,光復軍也於次年返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