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情況
自1998年以來,全鎮人民戰勝了交替發生的旱、澇、蟲、病等自然災害。特 別是2000年,鎮委、鎮政府帶領全鎮人民最佳化種植業結構,推廣良種良法,實行配方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取得了農業的豐產豐收。2000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18013萬元。各類養殖初顯規模,湧現出了陳圩、王巷、小姜等一批養雞專業村和雙龍等養兔專業村。兩年來,在充分尊重民眾種植習慣和地方特色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規模農業、高效農業、形象農業。2000年全面實施了“7421”工程,即7萬畝花生、4萬畝油菜、2萬畝瓜某,l萬畝菸葉,使全鎮糧經比例達到6:4。
財貿經濟
2000年稅費改革後,全鎮財政收入達551萬元,由於開展了“零戶統管”,增收節支等工作,財政重點支出得到保證,按時發放了幹部工資、教師工資,機關運轉基本正常。2000年全鎮完成糧食定購4000噸。
經濟發展
1.狠抓農業經濟。順應市場農業的特點,著力突破四個關鍵環節。一是狠抓科技帶動,大力推廣良種良法。2007年以來,政府舉辦各種技術培訓班3次,狠抓畜牧防疫,07年共組織突擊防疫活動4次,投入人員100多人次,投入資金2萬多元,防疫密度均達100%。二是狠抓調整主線。結構調整是市場農業的主題。為此,鎮著力實施穩糧(小麥)、增油(花生),擴大瓜套棉,提升畜牧養殖業發展舉措。突出推廣瓜套棉高產高效栽培模式,通過組織經紀人引動,科技大戶比較效益現身說法驅動,政府協調有關門扶持推動。07年瓜套棉種植區域以楊馬、彭溝、金銀山、雙圩為中心迅速向周圍延伸,達到15000畝左右,全鎮農民增收2250萬元以上。
2.狠抓工業經濟。一是培植做強骨幹企業,單圩窯廠、韋集腸衣廠是韋集兩大骨幹企業。著力做了兩件事:一是搞好服務,有力協調行政執法部門“降壓減負”,協調有關部門注資,如金融貸款等;二是積極鼓勵支持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據統計,07年全鎮個體小企業、小加工較06年增加20%。
3.狠抓勞務經濟。把勞務經濟作為主導產業來抓。一是狠抓有序輸出;二是狠抓勞務培訓;三是狠抓返鄉創業“鳳還巢”工程。07年全鎮通過各種渠道輸出務工人員2500人,全鎮勞務經濟收入突破 8000萬元,全鎮人均勞務收入達1200元,真正實現了輸出一人,帶動一莊,發展一方的喜人局面,勞務經濟也成為推動該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
4.狠抓通村工程項目建設。韋集地處泗、五、靈、固四縣邊緣末梢,交通落後。韋集鎮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通村工程戰略機遇,把大規模打開韋集出口通道,大面積對接省(縣)幹道,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和農村發展的長遠戰略抓住不放。為此,該鎮在通村道路基礎較差,配套資金籌措困難的情況下,爭取向上爭取項目捆綁一點,向社會拆借一點,建築工程隊墊付一點的辦法,打破僵局,先後開工建設7條通村路。截至目前,已鋪設水泥路面22公里,總投入330萬元,其中國撥210萬元,配套100萬元,拆借墊付20萬元。
5.繼續促進小城鎮建設。要實現農村現代化,要實現以城帶鄉,就必須大量減少農民,迅速擴張小城鎮以容納急速向城鎮集聚的農民。在2006年的基礎上,繼續大力促進小城鎮建設。2007年重點實施了以下舉措。第一,科學規劃,請市建委進行小城鎮的規劃設計。第二,加快建設。開工建設街道三條,即韋集蔬菜大市場、韋集勝利路東大街、藕莊西大街。設計建築商住房350套,建築面積3.31萬平方米。到2007年底韋集小城鎮新增商住房290套,新增人口1500人以上。第三,從嚴管理,落實規劃。在土地緊縮導致小城鎮建設停滯的不利條件下,韋集鎮依然保持著加速發展的勢頭。
6.大力發展文教衛生事業。積極組織幫助鎮衛生院協調水毀項目資金,改善醫療條件;幫助鎮中心校及中學協調危改資金,改善教學條件;積極組織垓下古文化的蒐集、挖掘,搶注垓下古戰場商標使用權;積極參與垓下古戰場文化旅遊經濟版塊的勘查、設計規劃工作,為加快文化旅遊經濟作出不懈努力。
行政轄村
徐圩村引 | 湖北村 | 陳圩村 | 湖南村 | 丁李村 | 王巷村 | 韋集村 | 東劉村 | 雙圩村 | 四馬村 | 陳元村 | 小徐村 | 城後村 | 幸福村 | 楊馬村 | 小姜村 | 龍崗村 | 雙龍村 | 永久村 | 朱家村 | 藕莊村 | 韋光村 | 代家村 |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46373 |
男 | 23911 |
女 | 22462 |
家庭戶戶數 | 10890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46074 |
家庭戶男 | 23675 |
家庭戶女 | 22399 |
0-14歲(總) | 13571 |
0-14歲男 | 7327 |
0-14歲女 | 6244 |
15-64歲(總) | 28783 |
15-64歲男 | 14689 |
15-64歲女 | 14094 |
65歲及以上(總) | 4019 |
65歲及以上男 | 1895 |
65歲及以上女 | 2124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45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