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國家973、863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中國電子學會資訊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電路與系統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電子學報、通信學報等11個國內外學術刊物編委;IEEE 通信系統年會等6個國內外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或技術委員會主席;廣東省移動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半導體電器照明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 TCL通信、信利光電公司獨立董事,華為技術公司、廣東德賽集團等中國電子百強上市企業高級顧問。 一直從事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09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及國家教學名師獎;2008年度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9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1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儀器專項等、國家973課題、863重點、國際合作、粵港招標、省市重點等60多項科研項目,在本領域國內外著名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30多篇,三大索引論文120餘篇次,被國內外學者引用900多次,出版學術著作5部,已授權國家專利80項,軟體著作權7項。1996年以來先後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計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及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獲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及廣東省“五一”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人物簡介
韋崗治學嚴謹,勇於創新,近年來他先後主持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基金等在內的高水平科研項目10多項,先後發表論文60多篇,其中30多篇為國際著名文摘索引引用,多次獲部委、省、市等級的科技獎勵。在信號處理、非線性理論、混沌、分形、神經網路、同倫理論及套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他是國內最早開展神經網路理論及其套用研究的學者之一,迄今已出版關於神經網路的學術專著3部,在國內有一定影響。他在國內首次對漢語語音信號的混沌、分形特徵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提出了基於混沌理論、分形疊代函式系統的語音信號分析、編碼及合成等新方法,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他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將同倫理論套用於語音信號及其他時間序列的非線性模型分析上的研究,得到了新穎的非線性模型辯識方法,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套用前景,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獲得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的資助。他導出了由ADM(自適應增量調製)序列計算語音模型參數的理論方法,硬體實現極其簡單,具有傳統方法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有商業化前景。
韋崗在致力於理論研究的同時,還十分重視套用研究,努力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他在大型軍工項目---地炮群自動射擊指揮系統的研究中,解決了其中一個關鍵性的數據通信問題,為該系統在參加八大軍區實彈射擊比賽中獲得第一名作出了貢獻。他與省郵電設計院合作研製的多媒體數據管理系統,性能優良,由國家信息產業部組織進行推廣。
他作為教學第一線的教師,肩負指導28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和多門碩士生、本科生課程等繁重的教學任務,能認真負責,積極改革教學內容,先後出版了四部學術著作,克服了以往教材內容陳舊不足,受到國內專家學者和師生們的廣泛好評。1995年獲國家教委高校優秀學術著作優秀獎及中南地區高校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他被聘為國際著名學術刊物“Real Time Systems”的副主編及國家一級學報《電子學報》、《控制理論與套用》編委,是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最年青的評審,併兼任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通信學會及中國航空學會的5個專業委員會的委員,被推舉為99年國際信號處理與智慧型系統學術會議程式委員會主席。
教育進修
198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技術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及1990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獲碩士及博士學位;畢業後先後赴香港城市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等進修3年,並多次訪問美加法德意英日澳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工作經歷
1990年7月留校任教,1992年1月及1994年10月分別破格晉升副教授及教授,1996年5月評為博士生導師,2007年7月聘為法國南特大學一級教授。2009年起任教育部近距離無線通信與網路工程研究中心、廣東省短距離無線探測與通信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無線通信網路與終端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
學術兼職
國家973、863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中國電子學會資訊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電路與系統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電子學報、通信學報等11個國內外學術刊物編委;IEEE 通信系統年會等6個國內外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或技術委員會主席;廣東省移動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半導體電器照明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 TCL通信、信利光電公司獨立董事,華為技術公司、廣東德賽集團等中國電子百強上市企業高級顧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6);國家教學名師(2009);國務院學位辦學科評議組成員(信息與通信工程);現任國家移動超聲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曾任電子與信息學院院長(2002.1-2013.1)。
主要貢獻
科研教學領域
一直從事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長期從事本科教學一線工作,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樂於奉獻。作為《數位訊號處理》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以自身科研經歷和科研成果豐富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教學效果良好,主講國家精品課程《數位訊號處理》,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科研項目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儀器專項等、國家973課題、863重點、國際合作、粵港招標、省市重點等60多項科研項目
學術成果
在本領域國內外著名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30多篇,三大索引論文120餘篇次,被國內外學者引用900多次,出版學術著作5部,申請國家專利130多項(已授權80項),軟體著作權7項。
獲獎記錄
1996年以來先後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計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及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獲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及廣東省“五一”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9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及國家教學名師獎;2008年度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2009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一);2011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