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姓氏]

千[姓氏]

千姓是源自於中國的一個姓氏,得姓始祖為姬姓,出現的名人叫千岩。

基本介紹

千[姓氏] 千[姓氏]

千[仟,讀音作qiān(ㄑㄧㄢ)]

姓氏淵源

淵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閔損,屬於以先祖名字簡改為氏。 春秋末期魯國閔損、字子騫,是孔子的弟子,德行很高,為孔門七十二賢士之一。閔損年少時,親母早逝。後母對他很不好,冬天只讓他穿很薄的衣服,衣服里填充的不是棉花,而是蘆花,卻讓她的兩個親生兒子穿厚軟暖和的棉襖。閔損的父親知道後,十分生氣地要趕走後妻。但閔損卻對父親說:“母在,只我一人受寒;母不在,三個孩子都要熬冷!”阻止父親驅趕後母。其後母得知後,很受感動,悔改了自己的行為。後來,世人奉閔損為騫王,其孫子就以祖父的字為姓氏,稱騫氏。

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的文字簡化改革,使騫氏族人在戶籍登記時被簡化訛改為“千”氏,至今其族皆用“千”為姓氏,其祖居地騫王村易名為千家村(今陝西戶縣),但老一輩人則多是“騫”、“千”互用。

淵源二

源於東漢中葉仇池國(今甘肅一帶)君主楊騰,屬於以遷居地名為氏。 據史籍《清宮舊事》一書記載,千氏始祖名楊騰(公元?~210年),為仇池國(今甘肅西和)君主之一,是為仇池國的開國君主,在位期間為公元184~210年。楊騰逝世後,由其第二子楊駒繼任。楊騰,勇健多謀,在東漢建安中期(公元196~219年),占仇池方圓百頃地而立國,據《水經注》記載,仇池山“上有平田百頃,煮土成鹽,因以百頃為號。山上豐水源,所謂清泉涌沸,潤氣上流者也。”楊騰因此自號“百頃王”。

至三國曹魏時期,“百頃王”楊千里遷徙入西蜀地區(今四川西昌),改楊氏為千氏,從此四川地區有了千氏。後社會戰亂,該支千氏子孫零星散落,生息於四川、雲南邊遠山區。後裔為漢族。

淵源三

源出自明朝大將千岩,屬於帝王賜姓為氏。 據史籍《大明遺民史淵源補遺》記載:千氏始祖千岩誕生於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武科及第,因出生地為蜀西終南山千高峰萬切岩, (至今陝西省周至縣終南鎮雙明千家灣村有千姓)故而明太祖朱元璋賜其姓千,名岩。終南山又稱太乙山,為秦嶺之脈 。(存疑,始祖“千岩”可能為宋初人)

武陟縣千氏宗祠 武陟縣千氏宗祠

千岩後裔世居穎陽,在有明一朝世代為武將,地位顯赫,後有總督將千萬里駐軍朝鮮半島,抗擊倭寇,後受 朝鮮李氏王朝挽留,千萬里受朝鮮官,子孫繁衍於斯地慶尚北道永川市屬面、釜山鎮支城等處,因此韓國千氏以穎陽為本貫,祖先為明朝漢人。

武陟縣千氏宗祠 武陟縣千氏宗祠

焦作千姓是全國漢族千姓的主要聚居地區之一,全市千姓約有4000餘人,占全國漢族千姓人口20000餘人的20%,主要分布在武陟縣(約3000餘人)、修武縣(600餘人)和市區。而在朝鮮半島,千姓約有10餘萬人,這些朝鮮族千姓和我們焦作千姓同宗同源,都是從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上古郵村遷出,之後輾轉流播焦作一帶和朝鮮半島,逐步發展成為當地望族。

四淵源

源於鄂溫克族,出自明清時期鄂溫克族拜英格哩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鄂溫克族拜英格哩氏,亦稱白亞格爾氏、白依爾氏,世居伊敏(今嫩江支流諾敏河流域)、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一帶地區,後有鄂倫春族、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yingeri Hala。

拜英格哩氏共有五個分支,分別為:吾庫薩依爾千氏、布勒吉依爾千氏、昭倫千氏、烏永那千氏、查拉巴克千氏,後多冠漢姓為千氏、白氏、秋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五

源於鄂倫春族,出自明清時期鄂倫春族柯爾特依爾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布特哈志略》記載:鄂倫春族柯爾特依爾氏,亦稱克勒特西爾氏,有那旦千氏、紅改達千氏、車車依爾千氏等分支,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rtelr Hala。

清朝中葉以後,鄂倫春族、滿族柯爾特依爾氏多冠漢姓為千氏、柯氏、何氏、紅氏、車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六

源於滿族,出自明清時期滿族明安氏部落,滿族明安氏,滿語為Minggan Hala,漢義“千”,世居界凡(今遼寧撫順李家鄉界藩山)、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等地,後有蒙古族族引為姓氏者。

清朝滅亡之後,滿族、蒙古族明安氏多冠漢姓為明氏、千氏等。

得姓始祖

閔損(子騫)、楊騰、千岩。

各支始祖

騫周成:自明萬曆年間,從金陵(今江蘇南京)遷陝西戶縣,建家於戶縣東騫第五橋。自騫奉糈祖以上約有三輩門第無考。騫奉糈生一子,名騫世雄,明朝策封其為員外郎,德望載於《戶縣縣誌》,墳建於化羊峪牛首山上。其子孫後入國學教人,具有功名。騫世雄生二子:長子騫益,明朝末期時生員,後入國學;次子騫沖,明朝末期時太學。騫益生二子:長子騫高第,次子騫登第。騫高第為明朝時期生員,後入國學。騫高第生五子:長子騫奮飛,清朝初期生員;次子騫振飛,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舉人,後任浙江樂清縣知縣;三子騫迅飛廩貢生;四子騫穩飛,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舉人;五子騫鷺飛,庠生。以二、三、四德望俱載於《戶縣縣誌》。騫鳳飛生二子:長子騫斗,生員,次子騫炯斗,生員。騫斗生二子:長子騫明倫,生員。騫明倫生四子:長子騫嗣員,次子騫嗣桂,三子騫嗣柳,四子騫嗣杜。騫嗣桂生二子:長子騫大觀,次子騫大樂。騫大樂生三子:騫珍、騫產、騫成。騫珍生一子:騫夏順。騫炯斗,生員,生四子:長子騫超倫,次子騫邁倫,三子騫濟倫,俱處士;四子騫彝倫,增廣生員。騫彝倫生四子:長子騫嗣芳,策受登仕郎。騫嗣芳生一子騫乃猷,生員。騫乃猷生二子:長子騫璽,次子騫讓。騫讓生一子騫復興。騫復興生一子騫漸珠。騫漸珠生一子騫乃績,生員。騫乃績生二子:長子騫登清,次子騫澄清。騫澄清生一子騫復禮。騫復禮於同治年間(公元1862~1867年)太平天國軍起時,因陝甘一帶回漢衝突,戰亂迭起,家道中衰,家譜終止,後無再續者。其祖居地省戶縣的騫王村也名為千家村。但老一輩人則多是“騫”、“千”互用。

千 岩:蜀西終北山千高峰萬切岩人(今四川西昌)。著名明朝將領,明太祖朱元璋賜姓千,為千氏得姓始祖之一 。(存疑)

遷徙分布

概況

千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在第九百二十七位,以魯郡、隴西、蜀郡、潁陽為郡望。

四川的西部,台灣省的台中市,山西省,北京市,河南省鄭州市、焦作市武陟縣,陝西省鹹陽市永壽縣和西安市戶縣,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千家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新市區,浙江省武義縣,日本國九洲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市、大韓民國慶尚北道永川市屬面、釜山鎮支城等地,均有千氏族人分布。

陝西省鹹陽市永壽騫家村

騫家村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永壽縣上邑鄉。唐時,村名為永昌堡。清末城堡逐漸損毀,以居民姓氏而得名。本村騫姓系春秋時期魯人閔子騫後裔。全村現有6個村民小組,三百餘戶村民,一千三百餘口人,3150餘畝耕地。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

陝西省西安市戶縣騫王村

騫王村位於陝西省戶縣城東七公里處,距西安市區約二十公里。全村現有4個村民小組,三百五十餘戶村民,一千四百餘口人,1700餘畝耕地。

註:騫家村和騫王村的姓氏,實為“騫”,很多人簡寫為“千”,但兩個姓不同源,沒有什麼關係。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千村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千村有六百餘年的歷史和三千餘名千氏子孫,他們同住在一個村子裡。從河南遷出的千氏子孫,祖上基本來自千村。生於河南登封潁陽郡的明朝大將千萬里,是落籍朝鮮半島的千姓第一人,現在只有千氏單一本貫。不斷有河南、四川、雲南、陝西等省市及韓國、朝鮮的千姓子孫至武陟縣千村認宗。據考,自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千村遷出之千姓子孫,外國籍大多在朝鮮、韓國、日本等地。

朝鮮記載:朝鮮半島本無千氏,明將千萬里是落籍半島的千姓第一人,現在只有河南登封潁穎陽千氏單一本貫。千氏子孫在朝鮮發展很快,成為名門望族。1985年,韓國經濟企劃院進行國情調查時,千氏已有兩萬三千餘戶、十餘萬人、九十七個本貫,在二百七十四個姓氏中排序第五十三位,成為較大姓氏。保存至今的韓國釜山鎮支城,是由倭將毛利輝元父子在朝鮮宣祖二十六年(公元1593年)創建的日式城牆,又名為子城台。至今,子城台上還保存著千萬里的後代設立的千將軍紀念碑。如今,韓國千氏宗親會河南尋根訪問團曾到登封市潁陽鎮尋根問祖、祭拜祖先,併到武陟縣喬廟鄉千村進行宗親聯誼、懇親交流。據中國千氏宗會會長千萬松介紹:千萬里祖籍河南,世代子孫秉承中原文化,崇文尚武,人才輩出。

傳統文化

郡望

魯 郡:亦稱魯國、魯國郡、東魯郡。西漢朝初期,漢高祖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以及晉朝時期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政權又改其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也有個魯州魯郡,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治所在兗州。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雖然轄有曲阜,治所亦在兗州,而將原魯國郡治遷至今山東省的滋縣(今山東德州陵縣滋鎮)。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蜀 郡:戰國時期秦國置郡,治所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其時轄地在四川舊成都龍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寧府之劍閣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國,治今之成都縣,自漢朝至隋朝皆因之,唐朝時期升為成都府。後治置蜀郡屬國都尉,三國時期蜀郡改為漢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縣。

潁陽郡:春秋時期為“鹿上”,戰國時期為“巨陽”,秦朝時期屬“潁州郡”,漢朝時期為“細陽”,魏、晉兩朝時期為“宋縣”,隋朝時期為“潁陽”,唐、宋兩朝時期被併入“汝陰”,元朝時期則屬“潁州”,明朝最後改其隸屬“鳳陽府”。

堂號

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魯國堂、東魯堂。

隴西堂:以望立堂。

蜀郡堂:以望立堂。

潁陽堂:以望立堂。

姓氏傳播

焦作千姓與朝鮮、韓國千姓同宗同源

(本段內容引自網路,真實性不可考證,僅供參考,切不可用於姓氏信史編撰)

在朝鮮半島,千姓約有10萬餘人。

千姓源出於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氐族。在西漢時,氐人定居於陝、甘、川交界地區,與羌族部落為鄰,曾一度對漢朝的地方政權構成嚴重威脅。為此,漢武帝在甘肅設有武功郡,並將氐人遷往隴東、川西和河西走廊一帶。到東漢初年,散居於各地的氐人重新匯聚於甘肅東南和四川北部,因與羌人雜居,故被全稱為“氐羌”。

三國鼎立時,氐族楊千萬部十分強盛,楊千萬本人曾被曹操封為百頃王。

公元211年,楊千萬率部跟隨馬超在關中起兵反曹,馬超兵敗後,又隨馬超入川投奔劉備,成為蜀漢的臣民。

千姓是楊千萬所統諸部中的一支,其得姓可能源於楊千萬的名字,也可能以其當時所居地為氏。

據今人竇學田所撰《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此當以地名為氏。”又據韓國的《穎陽千氏大同譜》記載:“始祖諱岩,生於西蜀終北山下千古峰萬仞岩上,故因其所生之地姓之以千,名之以岩。”據考證,“終北山千古峰”為今四川峨嵋山中的一座山峰。此可與國內的千姓源於地名說相互印證。千姓人初居四川,魏滅蜀後,千姓被遷徙到河南洛陽附近。

以下內容可考證程度較低,故僅供參考:

元明之際(1350~1368),洛陽孟津上古郵村有千舜祖、千堯宗弟兄二人。

因當時戰亂頻繁,弟兄二人不得不各自逃生。其中,千舜祖先攜少子千伯榮逃往陝西周至縣終南鎮千家灣,兩年後,他的另外兩個兒子千伯祥、千伯讓又帶著母親李氏北渡黃河,歷盡周折來到武陟縣東南20公里的柴家堂村(今名千村,屬喬廟鄉),遂在此地拓荒創業,定居下來。隨著人口的增多,又有遷往修武、焦作等地,歷經數百年的發展,逐漸達到今天焦作千姓的人口規模。

(由武陟千村祠堂的修建年代公元1470年左右,可以推斷以上內容準確性較高)

千舜祖的兄弟千堯宗在逃難途中被亂軍所殺,他懷有身孕的妻子受盡顛沛流離之苦,最後流落到登封穎陽鎮,寄寓於陸夫人家中為傭,生下遺腹子千一河後不久即病逝。“陸家將千一河收養成人,正德年間1505~1521登文科,官內賞直閣。”

(1350~1368年間的遺腹子不可能在1505~1521年成人,所以此處按年代推斷應為洪武年間(1368~1398),而千一河則可能是韓國千氏記載的千岩的後裔,在一百多年後的正德年(1505~1521)登文科。

千一河的後人千萬里考取武舉,入伍為將。明萬曆年間(1573~1620),千萬里在1592年左右奉命率部入朝對日寇作戰,立功授爵,遂留駐朝鮮,成為朝鮮半島千姓的開山基祖。

由於千萬里的先人千一河曾寄籍穎陽,故韓國、朝鮮的千氏皆以“穎陽”為堂號。

雖然焦作的千姓以千伯祥、千伯讓二人為始祖,朝鮮半島的千姓以千一河為始祖,且分屬兩個國家、兩個民族,但其同宗同源,千伯祥弟兄的父親千舜祖和千一河的先人千堯宗卻是嫡親弟兄二人,兩地千姓家譜各有類似的記載。

千姓根源地緣何無姓千人

河南登封市潁陽鎮,這個原本屬於農業鄉鎮的地方,伴隨著文化熱,這個看來和其他鄉鎮並無特殊之處的小鄉鎮卻擁有著豐富的厚重文化歷史。  在潁陽鎮厚重的歷史文化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如今潁陽鎮沒一戶姓千的人家,但是“千”姓的根源竟是在潁陽鎮。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潁陽鎮有個名叫“安寨”的村子,著名的明朝將軍千萬里就曾生活於此。如今的安寨村,至今還存在著一些錯落有致的老宅院,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默默地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已83歲高齡的宋植芝老人,可謂是個“潁陽通”。他在韓國千氏後裔尋親過程中做了很多工作,如果沒有宋植芝老人的努力,至今韓國千氏後裔可能也完成不了祖先的夙願,也不會有今天的尋根祭祖。  採訪時,宋植芝告訴記者,韓國千姓後裔來登封市潁陽鎮尋根問祖了很多次,第六次在安寨村玄都觀石碑(大宋真宗淳化碑上)上發現有千姓蹤影。

推測宋代在當地已經有千氏在當地居住 註:宋真宗淳化(968~1022)。

千[姓氏] 千[姓氏]
千[姓氏] 千[姓氏]
千[姓氏] 千[姓氏]
千[姓氏] 千[姓氏]

宋植芝當時考慮,既然有千姓,為什麼沒有一家姓千的?正當人們疑惑時候,宋植芝找到了以前記載的資料進行了分析研究,通過仔細的查找,最後在玄都觀石碑上發現安寨這個村原名叫姜左村。根據史料資料分析聯繫到清朝同治九年,洛陽、鄭州等地遭遇特大水災,山洪暴發,水災非常嚴重,很多住在河邊的村民,大部分被大水沖走了。以前村民都是住在河邊窯洞裡,因為窯洞冬暖夏涼,睡在裡邊非常舒服。自從那次大水過後,村民害怕再發生水災,當年搬遷走了很多人,還有的不想離開自己的家鄉,他們就遷移到崖頭上蓋起了房子,由於崖頭地勢比較高,不容易被大水沖走,當時有這種說法上邊比下邊平安。幾年後,村民確實不再因為水災的事情發愁了,每家每戶過得都非常和諧、平安。有人提議就把這個村命名為“安寨”。這就是安寨沒有姓千的原因,那些搬走的村民再也沒有人回來過。

姓氏名望

千 獻

(生卒年待考),蜀郡人(今四川成都)。漢朝蜀郡都尉。

千 岩

(公元1350~?年待考),蜀西終北山千高峰萬切岩人(今四川西昌)。明朝將領,千氏得姓始祖之一。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武科及第,定居河南登封潁陽郡,明太祖朱元璋賜姓千。(存疑)

千萬里

(生卒年待考),千岩裔孫;河南登封潁陽鎮人。明朝將領,朝鮮、韓國千氏鼻祖。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定居朝鮮半島(今韓國),任正二品資獻大夫,封花山君。

千 魁

(生卒年待考),蒲城人,明萬曆四十五年舉人,後任高陽縣知縣。

千 兆

(生卒年待考),清康熙年間舉人。

千 殊

(生卒年待考),清康熙年間舉人。

千 藻

(生卒年待考),清康熙年間舉人。

千葆仁

(生卒年待考),清嘉慶年間科舉入仕任武安縣知縣。清嘉慶年間,雲南省有千氏後裔千葆仁科舉入仕,先授河南省武安縣知縣,後改任河南省涉縣知縣,頗有政績。

千家駒

(1909—2002),浙江武義人。著名經濟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