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靳安民,男,主任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博士後導師,工作於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骨科中心,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001年被評為總後勤部優秀教師,2002年獲軍隊育才銀獎,2007年被評為衛生部先進工作者,榮立個人三等功5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和醫療成果二等獎共6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及醫療成果三等獎5項。現承擔《繼發性脊髓損傷中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達特徵及其作用》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軍隊和省級課題10餘項,校院級課題4項,課題基金200餘萬元。培養碩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15名,全軍人才班8名。研究領域
在脊柱外科領域有較高的造詣。其中:頸椎椎體次全切除治療頸椎病、多節段開窗治療腰椎管狹窄的生物力學研究和臨床套用、椎弓根釘固定治療下腰椎不穩、經頸椎前後路減壓治療頸椎傷病1000多例、椎弓根釘內固定加側前方減壓復位治療胸腰椎骨折、自行設計記憶合金治療腰椎峽部裂,採用微創技術治療脊柱傷病5000餘例。對創傷骨科、骨病等的診治,積累了經驗豐富。
擔任職務
:現任廣東省創傷救治科研中心副主任、全軍肢體傷殘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骨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老年學會骨質疏鬆委員會常委、中華骨傷學會常委、全軍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擔任《中華創傷骨科雜誌》常務編委、《頸腰痛雜誌》副主任編委、《中華神經疾病雜誌》等6家全國性學術雜誌的編委。現為第一軍醫大學科學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第一軍醫大學組織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廣東省、廣州市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專家、全軍科技進步、醫療成果獎和科研基金課題評審專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評審專家。
學術成果
代表論文1、6815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2002.04, 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腰椎間盤突出症術後療效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對策,2003.11,中華骨科雜誌
3、經後路L-1椎體截骨短節段椎弓根內固定術治療脊柱後凸畸形, 2009,(3),中國現代手術學雜誌。
1、《骨科臨床解剖學》,主編, 2009年,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脊柱外科臨床解剖學》,副主編,2009年,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獲獎情況
1、椎間盤炎的基礎與臨床研究,2001年,全軍醫療成果二等獎;
2、6815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2002年,全軍醫療成果二等獎;
3、腰椎峽部裂節段內固定的基礎與臨床研究,2004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要研究方向
一、椎間盤退變機制的研究:椎間盤退行性變導致了脊柱解剖結構與功能紊亂。既往多集中於單個基因、單種蛋白與椎間盤退變關係的研究,而椎間盤退變是由多基因、多種蛋白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初步研究發現退變椎間盤髓核中存在多種差異蛋白質,其作用涉及細胞增殖與凋亡、信號轉導等方面。目前正在通過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先進技術-蛋白質組二維液相色譜分離技術對人正常與退變椎間盤進行參比研究,系統闡述退變椎間盤蛋白質組變化特點。探討椎間盤退變的發病機理,為其生物學治療提供理論基礎。二、防治脊柱術後粘連的相關研究,脊柱經椎管術後粘連依然是脊柱外科臨床亟待解決的難題,我們已初步研究了殼聚糖納米粒負載藥物預防大鼠硬膜外瘢痕粘連的研究,將進一步深入研究。三、脊髓損傷後再生研究:有關脊髓損傷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以往主要偏重於繼發性損傷機制方面的研究,目前已開始有關神經再生研究,主要從內源性幹細胞的調控方面著手。四、同時已開展腰椎滑脫產生機制、新的復位內固定裝置等課題研究。
學術簡介
主要從事脊柱外科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工作,長年堅持在門診、查房、手術、帶教第一線,堅持每周出專家門診半天,每周全科教學大查房一次,平均每年親自主刀完成脊柱手術約230台次。採用小切口潛行開窗髓核摘除、椎間盤鏡、人工髓核置入及 Cage椎間融合器置入等手術施行椎間盤手術;在腰椎後部結構切除的生物力學研究基礎上,在國內外率先開展了微創手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症;對椎間盤炎進行了系統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提出了椎間盤炎早期診斷的依據,在國內外首先採用早期椎間隙沖洗減壓術治療+石膏腰圍或支架外固定治療椎間盤炎;研製了記憶合金節段內固定器,套用單節段固定腰椎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療腰椎峽部裂,手術療效優良率達96%以上,曾獲全軍醫療成果二等獎2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該項技術我院在國內最早開展,處國內領先水平,目前已在廣東省大部分醫院推廣套用。自2001年起,對脊柱退行性疾病進行了基礎實驗和臨床套用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採用腰椎後路彈性內固定及椎弓根鑽孔減壓植骨技術,治療腰椎不穩症、腰椎滑脫、腰椎峽部裂及多節段老年性骨質疏鬆性脊柱壓縮性骨折等骨科多發病,取得滿意效果,可使患者早期下地行走,手術費用低廉,受到患者的好評,2004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該項技術我院最早在國內開展,處國內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