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的歷史
靜脈輸液技術在20世紀組建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成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之一。William Harvey於1628年提出關於血液循環的理論,奠定了理論基礎,被稱為現代靜脈輸液治療的鼻祖。1656年,Christopher Wren和Robert用羽毛管將藥物注入狗的靜脈,開創了靜脈輸液的先河。1831年,Thomas Latta用煮沸的食鹽水補充病人因霍亂上吐下瀉而丟失的體液。理應被認為是第一位成功奠定人體靜脈輸液治療模式的醫師。1930年之前由於靜脈輸液治療當中的感染和熱源反應問題,靜脈輸液仍只能用於急症患者,且當時護理人員只能協助醫師執行靜脈穿刺操作。
靜脈輸液產品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之前,全開放式靜脈輸液系統一直廣泛套用,第二代系統由玻璃與帶有濾膜的一次性輸液管路構成,減少了污染機會。第三代全密閉靜脈輸液系統,將輸液容器替換為塑膠材質的軟袋,在滴注過程中受外界大氣壓逐漸扁癟,具有很好的防污染作用 。如圖1所示。
圖1靜脈輸液方式的發展
分類
一次性靜脈輸液針。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用於連線注射器,輸液器,輸血器進行靜脈輸注藥液和輸血。
針頭的選擇
1. 相對來說, 針號越小, 穿刺時的疼痛感越弱, 對皮膚及血管的損傷越小。但盲目使用過小針頭, 可使輸液時間延長, 有時達不到治療效果, 甚至可能起反作用。
2. 年老、嬰育兒、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選擇5.5型號的針頭,易控制輸液滴數,也可減少病人的痛苦。
3. 病情危重:休克、嚴重脫水等患者選擇9-12型號針頭,需大量輸入液體,挽救病人生命的。病情較輕:心肺功能良好等選擇7型號針頭,輸液速度可稍快的。
4. 特殊藥物的輸入:如高滲鹽水、升壓藥、降壓藥等輸入速度宜慢,宜選擇5.5型號針頭,即可控制輸液速度,也可減輕病人輸液的不良反應。一般藥物的輸入:抗生素、能量類輸入,宜選擇7型號針頭。挽救病人生命的特殊溶液: 膠體溶液:全血、代血漿、濃縮白蛋白等粘性較大的液體,宜選擇9-12型號針頭,不需控制輸液速度。
5. 輸液時間較長,特殊用藥,而需控制溶液滴數,不願使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如胎膜早破、前置胎盤、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孕婦使用特殊的藥物(硫酸鎂):解痙、降壓、利尿等治療的藥物,宜選擇5.5型號針頭,損傷小可起到保護血管。
6. 特殊人群:肥胖、體形較瘦等靜脈血管難以尋找、血管特細,宜選擇5.5-7型號針頭。
靜脈留置針。靜脈留置針有不鏽鋼的針芯;軟的外套管及塑膠針座組成。穿刺時將外套管和針芯一起刺入血管中、當套管送入血管中後,抽出針芯,將柔軟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進行輸液的一種輸液工具。
1. 與普通針的區別
1)進針的複雜程度不同:留置針要有送管、撤針等操作,並且更加需要嚴格遵循無菌技術操作。
2)輸液室留在管內的針不同:留置針留在靜脈血管中的導管是軟管,受血管的溫度和濕度影響,甚至會變得更為柔順,這種軟化功能使得導管可以在血管里呈漂浮狀態,從而減少導管對血管的刺激和摩擦,不會像普通鋼針那樣容易穿透血管。
3)輸液後護理不同:普通鋼針只需拔出按壓止血即可,相對來說比較方便簡單。留置針在輸液完畢後,一般需用生理鹽水、肝素鈉等進行“封管”,再次輸液時,還需檢查留置針是否正常和進行必要的“沖管”等。
2. 留置針的適應症
1)長期輸液,靜脈穿刺困難的患者。
2)年老體弱、化療、無自主意識的患者
3)特別是危重、大手術後的患者,可隨時打開靜脈通道,及早用藥,提高搶救成功率。
4)對血管刺激性小,可完成間斷給藥、補充液體,以利於治療。
靜脈輸液針的扎針技巧
1. 在選擇進針位置時,要選在血管旁邊,不要在血管上面,否則很容易扎穿。
2. 進針的角度可以稍微大一點,大約在45度,進入皮膚的瞬間速度要快,這樣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血管較深,可適當增加進針角度,見回血後,同樣要依血管走向平行進針、對於進針長度可視血管好壞而定、通常進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即可。
3. 進針之後慢慢沿著血管壁走一點然後迅速進入血管。
4. 如果手背血管不清、可另選手指、手腕或手臂等地方進行注射或輸液。
選擇扎針部位的原則
1. 老年人和兒童避開易活動或突起的靜脈。
2. 避開皮膚表面有感染、滲出或血栓的部位。
3. 避免使用血液透析的連線埠或瘺管的連線埠。
4. 長期輸液,應注意有計畫地更換輸液部位以保護靜脈。
5. 穿刺部位的選擇應從遠心端開始,逐漸向近心端使用。
參考文獻
[1]常青.靜脈輸液治療的歷史[J].天津護理,2001(02):106.
[2]賈奇美.淺議靜脈輸液時針頭型號的選擇[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4(02):49-50.
[3]丁悠然.留置針和普通輸液針有啥區別[J].江蘇衛生保健,2017(03):29.
[4]王媛媛,喬彥.輸液扎針技巧總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4):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