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傳說
在廣西眾多的刺繡工藝品中,壯族的繡球是最精美的。壯族製作繡球的歷史悠久,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記載:“上已日(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駝。男女目成,則女受駝而男婚已定。”大致是說,每逢春節或三月三歌節時,壯族青年男女都到野外舉行拋繡球活動,以拋繡球為媒介,不少青年男女結為夫妻。現在,繡球成了廣西壯鄉的吉祥物,成為傳遞愛情、親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也慢慢地成為居多家庭中最漂亮的裝飾品。 關於繡球,在壯鄉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說的是在800多年前的靖西縣舊州古鎮下的一個小村莊裡,居住著一戶貧窮人家。貧窮人家的兒子阿弟愛上了鄰村的姑娘阿秀。阿秀美麗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愛上了誠實、勤勞、勇敢的阿弟。有一年春天,阿秀在一次趕圩時,被鎮上一個有錢有勢的惡少看上了,要娶阿秀為妻,阿秀以死相脅,堅決不從。當惡少得知阿秀深深地愛上鄰村的阿弟時,為了讓阿秀死心,惡少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賄賂官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阿弟關進地牢,並判了死刑,等待秋後問斬。阿秀聽到這個訊息後,似晴天霹靂,整日以淚洗面,哭瞎了雙眼。在阿秀哭瞎了雙眼以後,阿秀開始為秋後就要被問斬的阿弟一針一線地縫製繡球。針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繡球上,被血浸染以後,繡球上的花更艷了,葉更綠了,鳥更鮮活了。經過九九八十一天,載滿阿秀對阿弟深深的愛戀,浸透了阿秀鮮血的繡球做好了。在阿秀變賣了自己的手飾,買通了獄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陰暗潮濕的地牢里摸到日思夜想、卻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時,阿秀絕望了,摸索著從身上取出繡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這時,只見靈光一閃,阿秀、阿弟和家人便飄然落在遠離惡魔的一處美麗富饒的山腳下。後來,阿秀和阿弟結婚了,生了一兒一女,靠著自已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經過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地繡球就成了壯鄉人民的吉祥物,壯鄉青年男女愛情的信物,後來也就有了拋繡球、獅子滾繡球等民間活動。 據了解,至今在東南亞的越南、緬甸、泰國和南美洲墨西哥的部分地區,當地的人民也有製作繡球、將繡球作為吉祥物饋贈親朋好友的風俗。墨西哥人製作的繡球比較小,顏色鮮艷,通常只有6瓣。每逢佳節或貴賓來臨,好客的墨西哥人就會給客人或長輩饋贈繡球,代表吉祥如意。泰國當地的居民將繡球視為佛的替身,認為經常佩帶有驅邪健體的功效。文獻記載,撣人(在今緬甸撣邦和泰國、寮國等地)、日南郡(為東漢交洲所屬最南一郡,在今越南廣治省)和今天的壯族同中國古代越人具有共同的旅源關係,可能這也是他們都喜愛繡球的緣故吧。
繡球系別
最精美的繡球當首推靖西老藝人採用“堆繡”這一古老而複雜的刺繡工藝製作出的“堆繡繡球”。一般的繡球大都是採用單線刺繡的方式在花瓣的面料上繡出各色圖案,花瓣面料上的圖案為平面式,線條、色彩如畫一般美,同時刺繡方法與過程較為簡便;而採用複線刺繡方法的“堆繡繡球”則圖形更為精美,圖案極為複雜,所勾勒之物栩栩如生,極富立體感,如鮮活之物慾噴薄而出,數繡球中的極品。
靖西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繡球內包有豆粟、棉花籽或穀物等農作物種子,這除了使繡球有一定的重量便於拋擲外,更深層的意義是——繡球為“吉祥之物”。因為壯族是傳統的稻作民族,他們對每年農作物豐收與否十分關心。因而在各種祭祀、祈年的儀式中,農作物種子及播種、耕種等生產勞動形式往往都是表現的主題。如壯族農村建新房時,在牆基四角撒一些穀粒;架大梁時,要在樑上掛兩束谷穗;給老人祝壽往往也要送些精米作禮。這些現象都象徵著生長、生育、興旺、平安之意。拋繡球都是在每年春節及“三月三”歌節時舉行,正是春播時節,繡球內填放有穀物種子,就是希望年內“五穀豐登”之意;同時,繡球作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內中喻示著“生育興旺”之意。今天,壯家的優秀兒女們,不斷為繡球這一古老藝術品注入新的活力,令其在新時代再次散放出璀璨的光芒。
靖西繡球講究手工製作,做工精細,多以紅、黃、綠三色做底及面料。繡球大多為12瓣,每瓣皆繡上各式吉祥物,除中間四瓣選材不拘外,其餘則要求“上四瓣必挑飛禽,下四瓣須為走獸”。在“繡球之鄉”靖西舊州鎮,由於該地的繡球結構獨特、選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製作,小巧玲瓏,色彩鮮艷,被稱為“廣西繡球之上品”。靖西曾做過超大繡球供日本國立民族博物館收藏,也特為迎接港澳回歸製作直徑達1.97米和2米的超大型繡球,如今已是名揚海內外。
拋繡球
拋繡球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當時用以甩投的是青銅鑄造的古樂器——“飛砣”,並且多在作戰和狩獵中運用。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提高,飛砣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繡花布囊,即繡球。人們在茶餘飯後常互相拋接以娛樂,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
拋繡球一般在歌圩節期舉行。繡球為圓形,布面,繡有花鳥,內裝木棉花或豆、米之類農作物,四角綴以彩色布帶,供手握拋擲。玩時,男女分成兩對,雙方人數相等。男女雙方相距一定距離,各列一方,每方有一“乜同”即領隊,在中間樹一高竿,作為拋球的高度標準。拋球時首先由女方領隊手拿繡球,唱完一首山歌將球拋出去,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勝利,否則女方勝。誰勝誰將對方剔出一人,然後由勝方發球。每發一次球,均必先唱山歌,如此輪流直至一方“全軍覆沒”。這時,勝方追逐負方、搶取對方頭巾、手帕,互相追逐嘻戲,盡興方散。宋朱輔《溪巒叢笑》載:“土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雙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此活動也是男女青年傳情的方式。姑娘若看中一男青年,便將繡球有意拋去,男方接過繡球,若亦有情意,即系禮物於繡球上投報之。
拋繡球有兩種形式:一是民間形式。男女青年分列各站一邊,人數大抵相等,繡球數量不限。拋繡球的人,手持繡球上端的彩帶,用力鏇轉數圈,即趁勢向對方拋出。接球的人要看清球的來勢,選好位置和角度接球,還要有個優美的接球姿勢,若接不住來球,就會召來一陣鬨笑,或者接受唱歌、做遊戲以示被“懲罰”。因此,在拋繡球的過程中,各人全神貫注,緊張而又熱烈。
二是作為正式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比賽項目,它要求有專門的比賽用球和比賽場地。拋繡球比賽要求有兩名參賽隊,每個參賽隊分別由五名男女隊員組成,比賽分上下半場,每半場20分鐘。比賽時,將繡球拋過9米高的桿上直徑為1米的彩環就可得分,得分最多的球隊即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