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街道辦事處[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青雲街道]

青雲街道辦事處[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青雲街道]
青雲街道辦事處[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青雲街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雲街道辦事處地處魯中南地區,總面積216平方公里,由原市中辦事處、西周鎮、北師鄉三鄉鎮處合併成立,是新泰市政府駐地,轄118個村,其中20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9.8萬人。境內城區、山區、庫區並存,山水城一體,有豐富的煤炭、砂石、石灰石、碳石等礦產資源,金斗山、墨石山、花峪生態農業旅遊區自然天成,青雲湖、平陽河、羅馬廣場、齊魯明珠廣場巧奪天工,杞都地域文化名揚海外,師曠人文風景譽滿九洲,磁萊鐵路穿區而過,京滬高速公路與博徐公路交匯其間,交通便利,事業發達,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新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榮譽

近年來,辦事處黨政一班人立足區位優勢,突出發展主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後被泰安市評為文明單位、 “六好”先進辦事處黨委、泰安市經濟工作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先進單位、泰安市經濟十強鄉鎮辦事處和村鎮建設先進單位等。

經濟發展

近年來,青雲街道辦事處堅持“工業立處、商貿強處、農業穩處、城建興處”的方針,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全處實現社會總產值64.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68元。

工業經濟做大做強。通過啟動民資、招商引資、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等措施,立足大項目,促進大發展,工業經濟規模迅速膨脹,經濟實力雄厚,全處工業企業達914家,個體業戶4880戶,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的企業有32家,過億元的企業達4家,利稅過千萬元的達8家,從業人員達16000餘人。骨幹企業有山東平陽棉紡織公司、魯抗賽特製藥廠、名公煤礦、一建公司、二建公司、無氧銅材廠、華源焦化、福田恆泰、和博生物、華利電纜等,形成了以煤炭、製藥、建築、電線電纜、有色金屬加工為支柱的優勢產業,全處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達56億元,利稅1.4億元。

商貿服務

商貿服務放開搞活。以載體建設為重點,建起了不夜城、金斗商城、蔬菜果品批發市場、五金型材批發等大型綜合市場和東南關農貿市場、向陽市場、西南關市場、中心步行街等四個“精品市場”,在東周路、順河路、銀河路、青雲路、新甫路等重點路段建設了各具特色的便民市場和商業街,形成了以大型專業批發市場為依託,商業街,便民小市場為主體的市場網路,推動了民營經濟規模快速膨脹。在此基礎上,突出抓大項目、重點項目。針對平陽市場基礎設施差,管理不配套的實際,市政府對平陽市場進行了重新規劃設計,打造超市、綜合市場、特色商店出租式市場、農貿市場、批髮式市場、地下停車場及花園廣場面積達8.8萬平方米的綜合型專業市場,辦事處以5210萬元在土地競拍中爭得土地的開發權和使用權。該項目計畫總投資達3.6億元,引進廈門聯祥實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成立了新泰平陽國際商業中心,一期工程已於2005年6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2億元,農貿大廳及部分商場已全部開工建設,預計2006年12月底建成並投入使用,年交易額可達13億元,年創利稅6000萬元,可安排8000人就業,並以此為契機,先後引進北岸置業、銀座商城、以及電子商務等名牌企業落戶青雲,放開搞活了商貿服務業,膨脹了規模和效益。各類產業如雨後春筍一般。

綠化美化

城市開發綠化美化。為提升城市品位,展示新泰、新城市現代城市的良好形象,先後建成了麗苑、福田、明珠、攬翠四大“精品住宅區”,總面積達20餘萬平方米,配合市委、市政府興建了青雲湖、電視塔綠地廣場、羅馬公園、平陽河公園等景區和新泰市文化中心,以此為重點,輻射帶動了墨石山、金斗山、花峪等生態農業風景區建設,磁萊鐵路、博徐公路、京滬高速公路、向陽路、發展大道、平陽路、金斗路橫穿南北,新甫路、青雲路、青龍路、府前路貫穿東西,形成了“八縱四橫”的大交通格局,並圍繞現代城、園林城建設進行了美化、綠化和亮化,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綜合服務功能日趨完善。

農業產業

農業產業實現名牌戰略。圍繞全面發展農業生產,不斷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區進行了規劃分類,城南、林前片發展起了5000畝特色蔬菜,城西、上莊片發展起了5000畝大棚西瓜,城北、花峪片建成10000畝特色林果等,突出“名、優、特、稀”農產品開發,構建大農業框架,其中花峪蘋果通過了國家級綠色無公害產品認證,外峪小油杏通過了省級認證。現辦事處的主要農產品有:新泰芹菜、花峪蘋果、尹家莊葡萄、上莊西瓜、孤山紅石榴、旋崮河凱特杏、稠布河新泰紅密桃、波爾山羊等,構築起了以蔬菜、林果、西瓜、桑蠶、畜牧為主導產業的名優大農業格局,年產果品量達12000餘噸,產值達2500餘萬元,農業綜合開發步伐逐年加快。2005年完成了對西周河流域、孤山流域4.2平方公里山、水、林、田路的綜合治理,且孤山流域被國家水利部確定為全國小流域治理示範點。以此為契機,又爭取把金斗山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在國土資源部進行立項,投資2000餘萬元進行綜合治理,形成了山上林、山腰果、山下田、層層梯田圍山轉,水庫、塘壩節節攔的生態農業樣板區,真正成為了山清水秀城美、山水城於一體,工業、農業、三產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青雲直上的現代化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