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工業園

青陽工業園

青陽工業園即江蘇泗洪機械零部件製造產業園是省級泗洪經濟開發區重要組成部分,是青陽鎮黨委、政府全力打造的承載工業項目發展的平台,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有三條幹道與寧宿徐高速公路、省道寧徐公路相接,省道245線穿園而過,交通便捷,區位優越。

園區簡介

自2005年建園以來,青陽鎮堅持差別競爭、特色取勝,按照“超前規劃、基礎先行”的建設思路,致力加快機械製造業發展,園區累計投入3.5億元,形成建成區6平方公里,標準化廠房12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6萬平方米,五縱六橫的道路交通網,電力設施完備,功能齊全,配套設施完善,基本實現了七通一平。2009年12月被江蘇省商務廳批准為“江蘇泗洪機械零部件製造產業園”,2010年11月經縣政府批准成立“江蘇泗洪機械零部件製造產業園管委會”。目前入園企業共63家,億元以上項目21個,規模以上企業46家,其中機械製造項目55個,從業人員約15000人,已形成了以機械零部件製造為主的產業集群。

機械製造項目以建亞集團總部、江蘇建一工具機有限公司、江蘇東尼壓縮機有限公司等為龍頭,年生產各類數控高精工具機3萬台、各類空壓機20萬台,加工各類機械組件和機械配件3500萬套,已形成了材料套用、部件成形、精加工、熱處理、組件和終端產品組裝、研發等機械製造產業鏈,能夠生產銅、鋁、鐵、高強塑膠等材基的機械組件、配件,機械製造年產值達31億元,實現利稅10億元。

園區建設核心

圍繞“四心一基”(“科技孵化中心”、“機械檢測中心”、“生活商務服務中心”、“人才培訓中心“、“產、學、研基地”)建設,有效利用土地和科技資源,通過採用國外引進、國內聯合的路徑,幫助企業引進機械製造科技人才、先進技術和設備,使機械裝備製造能力和技術位於全國領先地位,形成機械產業項目集中、集聚的良好發展態勢。

為了使園區企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工業經濟由外延型向內涵型轉型,園區對企業提出“科技與產品、配件產品與終端產品、產品品牌與企業品牌”的結合,努力提高園區企業科技水平,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強力推進企業組件和終端產品的生產能力,使企業向高增值的價值鏈環節轉變。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自主品牌價值,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高新技術的套用,向高增長、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工業發展,最佳化產業結構,提升裝備製造工業的發展水平。通過金屬基礎材料和機械組件及終端產品項目的引進,延長加粗產業鏈,壯大產業發展規模和實力,形成特色終端產品的產業集群,實現園區內企業資源共享、相互配置,加快產業集聚。

立足青陽工業園實際,按照泗洪縣委、縣政府部署要求,堅持以“科學規劃引導,提升機械主導產業;實施龍頭帶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基本原則,青陽工業園把“打造全省一流機械產業園”作為今後4年的發展定位,到2015年底實現“四超兩創”發展目標,即建成區面積超15平方公里,規模企業超百個,機械製造產業產值和銷售收入均超百億,爭創華東一流機械製造產業園和省級經濟開發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