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方誌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5月1日)
精裝: 200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1921871
條形碼: 9787801921871
尺寸: 28.2 x 22.4 x 9.4 cm
重量: 3.7 Kg
內容簡介
《青銅峽市志(套裝全2冊)》內容簡介:青銅峽市山川鍾靈,民風純厚,人物聰慧,代有俊才。新中國成立後,政通人和,百業俱興,人才蔚出,名賢輩起,各領時代風騷。凡人類,自有建設,百業莫不與時俱進,煥然更新。盛世修志,志載盛世。編史修志,記述人類千秋功業,為政者責無旁貸。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青銅峽市歷任領導勤服桑梓,共事修志,只因領導交替頻繁等種種原因難以預期成書。常言道,世間之事,本無難易之分。所謂難易,多為主觀因素所致。現任市委、政府主要領導段振國、張吉勝及分管市志工作領導張永紅、張自力等人以修志為急務,且躬督其事。現任市志辦公室主任李忠山同志不負重望,總結得失,借鑑前事,開拓創新,發動眾手參與,廣徵博採,尋根訪源,調查考證,慎重取捨,數易其稿。終成洋洋240餘萬字志稿。
目錄
目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概述
卷一 地理環境
第一篇 建制區劃
第一章 建制沿革
第一節 歷代建制
第二節 新中國建制
第二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歷代區劃
第二節 新中國區劃
第三章 地名考證
第一節 市縣地名
第二節 鄉鎮地名
第三節 村名
第四節 其他地名
第二篇 自然資源
第一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三節 氣候
第四節 河流湖泊
第五節 山脈溝谷
第六節 土壤
第二章 資源要素
第一節 水資源
第二節 礦產資源
第三節 土地資源
第四節 植被資源
第五節 野生動物資源
第三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黃河洪災
第二節 山洪
第三節 冰雹災害
第四節 風沙災害
第五節 低溫凍害
第六節 地震災害
第四章 環境污染
第一節 水污染
第二節 大氣污染
第三節 廢物噪聲污染
第三篇 人口
第一章 人口總量
第一節 歷代人口總量
第二節 新中國人口總量
第二章 人口變動
第一節 自然變動
第二節 機械變動
第三章 人口分布與構成
第一節 人口分布
第二節 人口構成
卷二 人物
第四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傳
第二章 聞人簡介
第一節 歷史人物
第二節 歷任市(縣)委書記市(縣)長簡介
第三節 歷任市(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簡介
第四節 歷任政協青銅峽市(縣)主席簡介
第五節 本籍在外副廳級以上人物簡介
第六節 新中國成立後聞人簡介
第三章 英模譜
第一節 革命烈士英名錄
第二節 紅軍流落人員名錄
第三節 國家級省部級先進個人名錄
卷三 政黨 政權 政協
第五篇 政黨群團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黨的活動
第二節 市(縣)委機構
第三節 歷次代表大會
第四節 市(縣)委中心工作
第五節 紀檢監察
第六節 市(縣)委部門工作述要
第二章 國民黨及民主黨派
第一節 中國國民黨寧朔縣黨部
第二節 民革青銅峽市委員會
第三節 民盟青銅峽市委員會
第四節 民進青銅峽市籌委會
第三章 新中國成立以前的社團組織
第一節 三民主義青年團永朔分團
第二節 哥老會
第三節 瑤池道理門公所
第四節 一貫道
第四章 新中國成立後的民眾團體
第一節 農民團體
第二節 青銅峽市總工會
第三節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第四節 婦女聯合會
第五節 其他民眾組織
第六篇 政權政協
第一章 政權
第一節 縣參議會
第二節 各族各屆人民代表會議
第三節 人民代表大會
第四節 人大常委會
第二章 政府
第一節 民國縣政府
第二節 人民政府
第三節 政務述要
第三章 人民政協
第一節 歷屆政協會議
第二節 政協常務委員會
第三節 主要工作述要
第四節 文史資料徵集出版
卷四 鄉鎮
第七篇 建制鎮
第一章 瞿靖鎮
第一節 基本概況
第二節 經濟
第三節 黨務
第四節 政權
第五節 文化教育
第二章 葉升鎮
第一節 基本概況
第二節 經濟
第三節 黨務
第四節 政權
第五節 文化體育
第六節 醫療衛生
第三章 峽口鎮
……
卷五 農林水牧
卷六 工業
卷七 城建 交通 郵電
卷八 商業 糧食 供銷
卷九 財政 稅務 金融
卷十 經濟
卷十一 財務
卷十二 政法
卷十三 軍事
卷十四 科技 教育
卷十五 文化 教育 衛生
卷十六 文物 古蹟 旅遊
卷十七 民情風俗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