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青海湟川中學始建於1938年,原名“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湟川中學”,是用英國政府償還庚子賠款的資金建造的一所中學。1943年,學校更名為“國立湟川中學”,直至新中國成立,以後又先後更名為“青海省西寧第一中學”、“青海省實驗中學”、“西寧市第二中學”等,1984年正式復名為“青海湟川中學”。2002年,西寧市為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擴大名校效應,在城西蘇家河灣,成立“青海湟川中學海湖路分校”,2005年正式命名為“青海湟川中學”,與“青海湟川中學第一分校”、“青海湟川中學第二分校”,共同形成了“青海湟川中學辦學集團”。
歷史沿革

自上世紀建校之初,青海湟川中學就以注重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造就德才兼備的人才為辦學宗旨,被譽為“高原人才的搖籃”。據史料記載:1941年至1947年六年間,湟川中學國中畢業生188人,升入高中的有170人,占90%,高中畢業生113人,考入各地大學深造的有104人,占92%。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可謂盛極一時,很快使湟川中學聲名鵲起,也形成了湟川中學辦學的歷史傳統。新中國成立以後,青海湟川中學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質量也有口皆碑,為祖國建設、西部開發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特別是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湟川中學務實謀發展,質量求先進,結合新的形勢發展要求,把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注重提高學生素質,作為學校發展的根本。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學校高考升學率、重點率以及各科平均成績長年位居省、市第一,常常比其他同類重點學校高出二三十個百分點,為高等學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品學兼優的高中生。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在青海招生,湟川中學每年占據其招生人數的半壁江山。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校曾先後獲得國家級“兩個‘有’活動先進集體”、“中學生社會實踐合格單位”,省級“德育試點優秀成果”獎、“省模範集體”,市級“模範集體”、“民主管理先進集體”、“校容校貌先進單位”、“德育先進學校”、“勤工儉學先進集體”等榮譽和稱號。
隨著西寧市海湖新區開發建設的啟動,青海湟川中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所占地200多畝,投資2億多元的嶄新的湟川中學已經開工建設。青海湟川中學將以西寧市“擴市提位”為背景,以深厚的辦學歷史為傳統,以學校長期以來形成的管理模式為依託,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全社會的大力支持下,繼續發揚湟川精神,以嶄新的面貌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七十年來,“高原梧桐森森立,引得鸞鳳依枝鳴”,無數高原學子依傍湟川中學這棵梧桐大樹,百鳥和鳴,引頸高歌,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陽,振翅高飛,飛向更加廣闊的藍天。
學校現狀
青海湟川中學位於西寧市城西區海晏西路蘇家河灣2號,是一所全日制省級標準化高級中學,青海省、西寧市重點高中。學校現有30個高中教學班,1719名學生;教工129人,專職教師118人,其中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50名,中級教師60名,初級教師8名。
辦學特色
青海湟川中學秉承以注重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造就德才兼備的人才為辦學宗旨;確立“嚴謹、求實、文明、創新”的八字校訓,強調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的學習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式為首要目標。學校高考升學率、重點率以及各科成績長年位居省、市第一,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在青海招生,湟川中學每年占據其招生人數的半壁江山,被譽為“高原人才的搖籃”。
要培養一流的人才,就要具備一流的管理,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近年來,湟川中學湧現出了一大批省、市知名教師:獲全國及省、部級勞動模範稱號的教師5名,青海省教學能手3名,西寧市中學學科帶頭人3名,西寧市骨幹教師5名,有3名教師曾先後在全國中學教師講課比賽中獲一等獎。
所獲榮譽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校曾先後獲得國家級“兩個‘有’活動先進集體”、“中學生社會實踐合格單位”,省級“德育試點優秀成果”獎、“省模範集體”、“德育先進學校”,市級“模範集體”、“民主管理先進集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校容校貌先進單位”、“勤工儉學先進集體”等榮譽和稱號。
學校領導

張建國,1959年10月出生,中學高級教師。1977年8月參加工作,在西寧市崑崙中學任教。1992年至1995年任西寧市教育局辦公室主任,1995年起先後任西寧五中、西寧虎台中學黨委書記。2000年任西寧虎台中學校長。2008年9月任青海湟川中學校長兼黨委書記。1996年被青海省教育廳評為“青海省優秀德育工作者”,2003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評為“首屆青海省中國小十佳校長”,2009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個人”。編寫了《陶藝教材》《高中語文校園讀本》《地震》等教材,在《二十一世紀論壇》《青海教育》《西寧教研》等省內外刊物上發表《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物理教學中的STS教育功能》等多篇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