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1955年,中國青年代表團準備參加由蘇聯發起、社會主義陣營廣泛參與、在波蘭舉行的第五屆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聯歡節的主題是和平、友誼、團結。當時世界青年聯歡節向全世界徵集歌曲,團中央配合這個聯歡節,當時也搞了征歌活動,《青年友誼圓舞曲》就是在這次征歌活動中創作出來的。當時,曲作者天戈和詞作者江山同在北京民眾藝術館工作,都才二十幾歲。天戈先寫的曲子,江山用一個晚上就填好了詞,倆人又一塊修改定稿。
![跳起歡快的圓舞曲](/img/a/62d/nBnauM3X1ITOwYjM4ADN1QTO4ITMwEjNzEzNwADMwAzMxAzLwQ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青年友誼圓舞曲》後經《歌曲》雜誌發表,不到半年就很流行了,各地民眾藝術館紛紛轉載,印活頁歌譜,傳唱開來。隨後譯成六種文字的《中國建設》刊物將其介紹到國外。
舞曲特點
![隨著圓舞曲的旋律翩翩起舞](/img/8/a6e/nBnauM3X1ITN2UDMwATMzkzM4QTM0ETO3YDM0QTNwAzMxAzLwE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舞曲樂譜
![《青年友誼圓舞曲》樂譜](/img/c/22f/nBnauM3XyMzMyYzN1IDN1QTO4ITMwEjNzEzNwADMwAzMxAzLyQ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