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志·園林綠化志

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後,在建碼頭、修道路的同時,營造青島口及各山林。 1957年,在原陽本公園的基礎上建成海泊河公園。 1964年,在中山公園北側進行外地樹種引種試驗,引種樹木30餘種。

青島市志·園林綠化志》編寫工作始於1989年,1997年公開出版。全書以篇、章、 節層次劃分,共分為6篇、14章。首篇為公園,依次為:風景區、城市綠化、園林綠化管理、園林植物、園林科教。上限自1891年青島建置始,下限至1990年。為彰明個別事物的因果,適當上溯或下延。
青島地處植物南北過渡地帶,為亞熱帶之終,溫帶之始。東南西三面臨海,北無高山相阻,空氣濕潤,氣候溫暖,霜凍期短,為園林植物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生長環境。青島市的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師法自然”和西方園林“幾何式園林”兩種風格的有機結合,形成了“人工加自然”的獨特風格。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青島設總兵衙門,在衙門口和各兵營周圍大量栽植國槐、楊樹、 銀杏等喬木樹種, 這是近代青島地區在建築群周圍進行綠化配置的開端。 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後,在建碼頭、修道路的同時,營造青島口及各山林。1903年,掛旗山南側總督官邸建成,按照西方園林藝術的規範在院內修花壇,植草坪,建魚池,是青島市區最早的庭院綠化。 1906年1月,膠澳總督府落成,同年夏,在總督府前建成小型公共遊園,這是青島市最早的公園。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島後,除補植被戰爭損毀的197.2公頃林地外, 先後增建水源涵養林6753.7公頃;經營的官林除補植13 9.1公頃外,新增加492.9公頃;新增防風沙林66.5公頃。 1922年12月10日, 北洋政府收回青島。1923年2月,膠澳商埠督辦公署下設林務局, 編練林警40名負責巡查保護林地。這期間在台東、李村、嶗山開設3處苗圃;造林140公頃,修復林地道路13134平方米;完成林地測量繪圖、在林地內修堤壩、蓄水池、排水溝和造橋樑等工作。整理市區原有公園,改“旭公園”為“第一公園”;在棧橋兩側、 匯泉灣北側、太平角等地建造公園;新建雲南路口的三角綠地。1929年4月, 南京國民政府第一次統治青島。5月22日,改第一公園為“中山公園”。當年還對中山公園進行有計畫的規劃和建設。小青島進行綠化建設後允許遊客乘船登島遊覽。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期間,侵華日軍在青島大量砍伐山林中的成材樹用於戰爭。南京國民政府第二次統治青島期間,從1947年秋開始,因膠濟鐵路中斷運輸,市區燃料緊缺,國民黨軍隊和市民砍樹為炊屢禁不止,市區山林被砍伐一空。至1949年,郊區山林殘存不足133.3公頃, 市區行道樹所剩僅7000餘株;公共綠地僅剩中山公園、海濱公園、市政府前遊園3處,城市綠地總面積僅剩42.8公頃。 新中國成立後,城市園林綠化事業隨著城市建設逐步發展起來。1954年起,在八大關療養區內新辟3處較大的遊園綠地,總面積為21989平方米。1956年,開始建設貯水山公園,山上栽植了黑松、刺槐、楊樹;山下整修了荷花池,池邊植垂柳等樹。修成了公園的主幹道, 並在道兩側栽植雪松。同年,在滄口區劃地6.1萬平方米闢建滄口公園。1957年,在原陽本公園的基礎上建成海泊河公園。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新闢建一批街頭公共綠地,使市區公共遊園面積增加70832平方米。 20世紀60年代初,園林所屬的11.7萬平方米苗圃用於生產救災,占當時苗圃地總數的28%。1963年,貫徹“調整、充實、鞏固、提高”的八字方針,城市園林綠化也相應發展, 先後在河西、匯泉廣場、湖島等地建苗圃33.33萬平方米。1964年,在中山公園北側進行外地樹種引種試驗,引種樹木30餘種。 “文化大革命”期間,城市園林受到衝擊。稀有、珍貴的花卉品種被毀,試驗引種的外地樹木相繼死亡;公共綠地被占用和破壞的有10.3萬平方米,專用綠地和生產綠地被占用430萬平方米。 1977年,中山公園的動物園部分獨立,建成有13種珍貴動物、51種一般動物的專類公園。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青島市城市園林建設逐步進入恢復和蓬勃發展階段。青島植物園自1978年開始規劃建設, 至20世紀80年代末,有各類樹木600餘種,草本植物400餘種。 1984年3月, 青島市人民政府發出《關於封山植樹建園的通告》,決定對市區內觀海山、觀象山、信號山、青島山、太平山、貯水山、嘉定山、北嶺山、樓山、煙墩山等10處山頭實施10個山頭公園的建設。國家投資1382.5萬元,封山育林建園。經過3年的努力, 建成公園總面積約197.76萬平方米。共植樹36.6萬株,其中喬木為16.7萬株,灌木為19.9萬株,栽植綠籬5914.9米,播花、草種251千克,植草坪2.7萬平方米, 綠化景區28處,總投資296.9萬元。共建工程200項,其中園林工程114項,補充工程86項;亭、台、閣25處,長廊、花架12處,景牆、壁畫14處,雕塑、紀念碑及小景40處,人工湖、噴泉、小橋8處,各類遊藝室9處,動物籠舍4處和部分石牆、台階、石桌、石凳。使市區公園由原來的6處增加至16處,綠化面積由1983年底的216萬平方米增加至426.7萬平方米,人均綠地面積由1.84平方米增至3.6平方米。 1986年以後,市內各區城市綠化中的公共綠地、遊園、街心花壇、道路綠化帶的建設發展較快。至1990年,公共遊園綠地由1986年的143處增至459處,增長了2.21倍;公共綠地面積由1986年的356.48萬平方米增至450.84萬平方米,增長了26.5%。城市街道綠化中的行道樹由過去的單一樹種、單一形式、單行栽植髮展為喬木、灌木結合,多樹種、多行列結合的形式。 在園林事業發展的同時,園林職工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職工隊伍的專業技術素質不斷提高。青島解放初期,農林事務所共有職工70人,其中技術員3人、助理技術員2人。 至1990年底,市園林局直屬單位共有職工1977人,其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7人,中級工程技術人員24人, 初級工程技術人員202人。由於“花園式單位”和“綠化先進單位”評選活動的促進,不少機關、企、事業單位也培養了自己的綠化專業隊伍。青島市園林科研工作也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提高科技水平,先後取得多項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省、市級科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