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志·化學工業志

1957年,全市化學工業總產值為22618.6萬元, 1966年至1976年,青島市化學肥料、石油加工兩個新興生產部門得到較快發展。 1990年化學工業總產值225396萬元,是1997年的2.6倍,

青島市志·化學工業志》 1999年4月12日成立編纂委員會,於1999年12月完成了16萬字的志書前半部試寫稿。2000年5月上旬完成12餘萬字的概述及後半部試寫稿,經修改,報青島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出版。上限自1919年始,下限至1990年,為彰明個別事物的因果,適當上溯或下延。
全書除概述、附錄、編後記外,共設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工業、無機酸鹼鹽工業、有機化工原料與石油煉製工業、精細化學工業、橡膠製品工業、化工科研與化工教育、化工管理7篇,計19章、57節。 青島市化學工業萌芽於20世紀第二個10年。20年代中期後橡膠工業興起,隨之民族資本數家工廠建立。1935年後,日本資本大舉進入青島市橡膠工業,使橡膠工業成為日資在青島僅次於紡織、機械業的第三大產業。20世紀40年代,隨著青島市紡織工業的發展, 化學工業也初步形成。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官僚資本化工企業被收歸國有,成為全民所有制企業,至1950年先後恢復生產。1957年,全市化學工業總產值為22618.6萬元, 比1952年增長2.26倍。1958年,國家開始進行全面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化學工業受到高度重視和支持。1964年至1966年,農藥工業在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的同時,開發投產多種新產品。1966年至1976年,青島市化學肥料、石油加工兩個新興生產部門得到較快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青島市化學工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從單純追求產量、產值、速度,逐步轉向以講求經濟效益為主的軌道,企業從單純生產型逐步轉向生產經營型;堅持走“支援別人,發展自己”的道路;大力引進採用國內外新技術;推行以利潤包乾為核心的經濟體制改革。1990年化學工業總產值225396萬元,是1997年的2.6倍, 占全市同口徑總產值的14.43%,居全市工業部門第一位,占全省化工同口徑總產值的30.93%,列第一位。 《青島市志·化學工業志》比較真實、準確、全面地記述了青島近百年來化工行業的發展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