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台仰韶文化遺址

青台仰韶文化遺址

青台仰韶文化遺址位於鄭州滎陽市廣武鄉青台村東。遺址面積100萬平方米。1922年瑞典人T.J.阿爾納發現,1981、1982年鄭州市博物館進行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700平方米。出土房基30餘座、陶窯7座、灰坑200餘座、成年人墓葬180餘座、兒童瓮棺500餘座,同時出土了一大批相當珍貴的文化遺物。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位置

青台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廣武鎮青台村東,臨近唐崗水庫,遺址突出地面形成高地,面積10餘萬平方米,屬仰韶文化遺址。青台遺址在史前遺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為研究仰韶文化不可缺少的資料。

所屬年代

國家文物局1983年對青台仰韶文化遺址1981年發掘出土的二、三期木炭標本測定結果表明,二期文化遺存的年代距今(1983年)5330±120年,三期距今(1983年)5120±120年,屬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遺存。

從文化類型看,青台仰韶文化遺址是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延續到晚期的文化遺存,它是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中帶有鄭州地區特點的文化遺存。它的一期約相當於或稍早於廟底溝早期,二期約與秦王寨類型早期相近,三期則與秦王寨類型晚期相同。

發掘過程

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學者就發現了這片史前遺址。

民國年間,瑞典人T·J·阿爾納曾在遺址南部發掘,其所著《河南石器時代之著色陶器》中有記載。

1934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郭寶鈞和他的同行,對青台仰韶文化遺址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掌握了大批第一手資料。可惜這批發掘資料還沒有來得及進行詳細的整理和研究,即爆發了日本侵華戰爭。在戰亂中,這批資料被研究者倉皇掩埋地下,但是戰爭結束後,這批埋藏地下的古遺物卻謎一樣地消失了。

1951年夏初,考古大師夏鼐率領中國考古界宿將王仲殊、安志敏、石興邦等來到青台仰韶文化遺址進行調查,根據地面出土器物判斷,這裡是一處仰韶時代的文化遺存。爾後他們進行了發掘,取得重大的收穫,並將發掘成果發表在1951年第2卷第9期的《科學通報》上。

1981年3月,國家文物局批准鄭州市博物館成立青台仰韶文化遺址發掘隊,由張松林為領隊,進行了全面發掘。

1987年9月至1988年6月鄭州市文物工作隊與滎陽縣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對青台仰韶文化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文化遺存

青台仰韶文化遺址所包含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存十分豐富,發現有房基、窖穴、陶窯、墓葬等,隨之出土的陶、石、骨、蚌、玉、角等類器物保存都比較完好。根據地層關係和出土器物進行分析,這片遺址距今約5000多年,應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遺存。

遺址可分為3期:一期陶器多為紅色和灰色,彩陶數量較少,彩繪圖案簡單,僅見一種紅色彩帶,均施於缽和盆的口部,陶器造型有釜形鼎、罐、尖底瓶、盆、缽、碗等。二期陶鼎的樣式增多,出現了盆形鼎、罐形鼎,腹部圓鼓,足多為鴨嘴狀;尖底瓶腹部內收,口平內折;還出現了繩紋夾砂陶缸。三期陶器中多罐形鼎,鼎足除鴨嘴狀外,還有圓柱狀等;缽的形狀不僅有了變化,同時出現了灰陶缽,盆腹變深,小平底;尖底瓶減少,為缸和大口尖底瓶取代。灰陶比例明顯增多,占了主導地位。彩陶除二期使用的圖案外,新出現了紅衣黑彩的波浪紋、S紋、X紋等。

發掘出土30餘座房基。一期坐南朝北,東西成排,共9間。其營造程式是,首先在生土上修整地平,再墊土夯實,抹一層砂礓粉末作地面,四周樹立木柱,因未經燒烤,故出土時僅能看到排列密集的柱洞和殘存的砂礓地面,柱洞內殘存的木柱腐配白色粉末;火池位於房內中部,因經常燒火而成磚紅色。二期是先修整地平,然後多層墊築紅燒土碎塊和粘土,夯實後用砂礓粉末抹平地面,四周樹立密集木柱,用草拌泥驛築牆體,用大火燒烤成磚紅色,使房子成為一個牢固的整體,既防潮又結實。門向朝東,火池位於房內近門處,靠門一側有擋風牆。三期房基的建築方法和程式與二期基本相同。

在青台仰韶文化遺址上,發現了距今5500年的絲織物殘片,是人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絲織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