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市優質稻產業化協會

組成情況

靈武市優質稻產業化協會現有個人會員371人,包括加工企業、種子生產行銷企業在內的單位會員5個。會長由市農業局研究員楊國龍擔任,副會長由興唐米業公司楊茂紅等擔任。個人會員覆蓋了靈武市水稻主產區的鄉村和優質稻種植大戶。

工作運行

到2008年的8年中,靈武市優質稻米產業化協會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組織農戶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建立生產基地,聯結加工企業與生產基地農戶之間實行訂單生產。在協會運行過程中,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生產基地建設:在灌區崇興、郝家橋、梧桐樹、東塔、白土崗五鄉鎮建立優質稻生產基地,累計達到30萬畝次,覆蓋面積達到總面積的80%。
2、引進和推廣優質品種。累計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優質稻新品種52個,協調建立優質稻良種繁育基地1500畝。
3、水稻生產技術培訓:年進行專題培訓10場次以上,輻射培訓100場次。邀請區內外專家講課,以課堂教學、現場培訓等方式為主,重點培訓了實用技術、市場行銷知識等。累計培訓人員3.5萬人次以上,發放資料3萬份。
4、質量認證:2001-2004年通過無公害產地認證2.7萬畝,到2008年,認證總規模達到12.1萬畝,並制定了優質水稻生產技術規程。
5、開展信息服務。每年與企業聯合舉辦產品推介、信息發布會、優質米鑑定會。促進了優質稻的產業化發展。
6、協會內部明確任務分工。協會積極發揮中介服務功能,“上聯企業,下聯農戶”,組織會員進行基地生產,蒐集、發布市場信息,組織會員培訓,組織落實優質稻定單;技術會員:負責開展優質稻示範、推廣、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落實示範品種和方點;種子生產、銷售會員:為項目實施提供優質、足量的水稻品種,確保基地生產;企業會員:落實優質稻穀收購、加工、銷售,兌現優質優價,維護農民會員利益,並積極開拓區內外市場,依法經營,文明經商,確保項目實施;農民會員:負責優質稻基地種植,做到分品種種植、收穫、儲藏,保質保量交售優質產品。

工作成效

1、經濟效益:在協會的作用下,到2008年共建立優質稻生產基地達到30萬畝次,年平均畝產650公斤以上,實現畝節本增效190元以上,協調農戶和企業鑑定優質稻定單30萬畝次。累計銷售優質稻15萬噸。僅2008年定單銷售稻2萬噸,銷售產值4000萬元。農民會員生產的優質稻比市場價高出10-15%,企業也獲得了充足的優質原料,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2、社會效益:通過協會運行,農民+基地+企業的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模式更加成熟,農戶和企業利益聯結更加緊密,極大地提高了協會在農民會員中的威信,同時推動了靈武市水稻生產向著規模化、無公害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體會

1、協會是一個較為鬆散的團體,探討如何凝聚會員的力量是協會運行的保證。
2、協會必須不斷創新運行機制,提高服務能力。包括規範協會運行方式,建立和完善經營機制、民主管理機制;市場信息、技術服務網路建設與創新;質量標準與認證、合作知識和專業技術培訓、市場行銷培訓創新等。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協會的生命力。

問題及建議

1、本協會和先進協會組織相比,在管理、運行、利益分配機制,會員素質等諸多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今後應加強這方面的橫向交流和學習,以提高協會的運行水準。
2、本協會是一個純公益性服務團體,沒有資金來源,由於受資金限制,許多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如優質新品種引進、示範、培育、基礎設施建設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協會作用的發揮,建議今後應加強對協會的扶持力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