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測震
靈山地震台測震觀測位於地處北東向的防城-靈山活動性大斷裂帶上,台基岩性為泥盆系中統崗嶺階中厚層灰岩。1972年9月,自治區地震隊派出流動地震台,使用65型單分向短周期熏煙記錄微震儀進行試測,1974年7月改用b73型(維開克拾震器、67型放大器、63a記錄筆)短周期三分向熏煙記錄地震儀,1984年12月b73型地震停止使用。1979年1月增建保溫拾震房,安裝1台dk-1型地震儀,1991年12月停止觀測。1978年12月增設dd-1地震儀觀測直至現在。1998年10月測震數位化開始改造,北京港震機電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edas-3地震數據採集器和fbs-3a地震計投入運行,2002年1月1日開始正式記錄。 (二)地應力
鑽孔應力觀測於1998年10月進行了數位化改造,引入yz-1數字壓磁應力儀與4103型儀進行平衡觀測,為了保證數據的連續性,兩台還配置有ups不間斷電源。於2000年10月後只使用yz-1數字儀,該儀器由於系自動採集,自動記錄,避免了人為干擾的觀測誤差,提高了觀測精度。壓磁應力觀測自1977年以來在參加全國、全區資料質量評比中均獲優秀獎。其中1996年—2001年在省局評比中連續6年獲優秀第一名;1997、1999、2000、2001年在參加全國資料質量評比中均榮獲第三名。 (三)地傾斜觀測
地傾斜觀測自1977年以來在全國、全區資料質量評比中多次獲得優秀獎。
(四)短水準
測量場所跨斷裂為六峰斷裂,為觀測防城—靈山活動性斷裂帶活動變化情況,1975年廣州地震大隊(今廣東地震局)在靈山建設了跨斷層短水準測量線路。1976年10月開始進行觀測,每季度觀測1次。1979年,流動場地移交給廣西地震局。1984年5月開始建設靈山定點水準測量場地,觀測資料正式採用於1990年9月。1990年6月增設基3—基2檢測線路,每月觀測1次。定點觀測截止於1998年6月,1998年7月改為流動觀測,每月觀測1次。
流動水準測量和定點水準測量自從1989年以來在省級評比和全國評比中均獲得優秀獎。
相關詞條
-
靈山島地震台
靈山島地震台是一個無人值守的地震監測台,地震台引進了國際先進的“拾震器”,監測結果由此可直接傳送到市地震監測中心。有了靈山島的地震台,有利於地震監測中心...
-
靈山島
靈山島海拔513.6米,是中國北方的第一高島。總面積7.66平方公里。位於黃島區(原膠南市)東南的黃海之中,距最近的陸地大珠山5.3海里,距積米涯9海里...
建制沿革 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風景名勝 美食 -
無錫靈山大佛
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1997年建造而成。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靈山大佛是無錫的標誌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
大佛落成 大佛特點 景區歷史 景區導航 建造大事記 -
靈山大佛
靈山大佛,5A景區,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靈山大佛是無錫的標誌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基本簡介 大佛落成 景區歷史 景區導航 建造大事記 -
欽州虛擬地震台
欽州虛擬地震台系通過計算機系統,建設虛擬地震監測台網,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在欽州市境內的靈山地震台,欽州市6個強震台以及周邊地市的地震台聯網。
-
中國數字地震台網
中國的數字地震台網建設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1983年5月中國地震局與美國地質調查局開始規劃設計中美合作的中國數字地震台網(CDSN),到1986年建...
國家數字地震台網 區域數字地震台網 火山數字地震台網 流動數字地震台網 參考文獻 -
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
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屬於華南地震區,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廣東兩省及江西、廣西鄰近的一小部分。這條地震帶受與海岸線大致平行的新華夏系北東向活動斷裂控制,另外...
歷史記載 分布情況 活動特點 活動周期 重點區域 -
琅琊台
琅琊台位於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琅琊鎮,東臨龍灣,西靠琅琊鎮,北依車輪山,南有千古名勝琅琊台,與青島隔海相望。區內規劃有環境優雅的多功能區,是旅遊名勝、欣賞...
地理概況 景區景觀 諸侯會盟台 景區旅遊 琅琊台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