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 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稱煙霞(Haze)。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霾一般呈乳白色,它使物體的顏色減弱,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而黑暗物體微帶藍色。組成霾的粒子極小,不能用肉眼分辨。當大氣凝結核由於各種原因長大時也能形成霾。在這種情況下水汽進一步凝結可能使霾演變成輕霧、霧和雲。霾主要由氣溶膠組成,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時候出現。
而灰霾又稱大氣棕色雲,在中國氣象局的《地面氣象觀測規範》中,灰霾天氣被這樣定義:“大量極細微的乾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千米的空氣普遍有混濁現象,使遠處光亮物微帶黃、紅色,使黑暗物微帶藍色。”在中國的部分區域存在著4個灰霾嚴重地區:黃淮海地區、長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成因
霾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其形成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水平方向靜風現象的增多。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大樓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係數,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靜風現象增多,不利於大氣污染物向城區外圍擴展稀釋,並容易在城區內積累高濃度污染。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溫現象。逆溫層好比一個鍋蓋覆蓋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現了高空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污染物在正常氣候條件下,從氣溫高的低空向氣溫低的高空擴散,逐漸循環排放到大氣中。但是逆溫現象下,低空的氣溫反而更低,導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時排放出去。三是懸浮顆粒物的增加。近些年來隨著工業的發展,機動車輛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懸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導致了能見度降低,使得整個城市看起來灰濛濛一片。霾的形成與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關,城市中機動車尾氣以及其它煙塵排放源排出粒徑在微米級的細小顆粒物,停留在大氣中,當逆溫、靜風等不利於擴散的天氣出現時,就形成霾。據研究,在中國存在著4個霾天氣比較嚴重地區:黃淮海地區、長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分級
1、輕微霾:空氣相對濕度小於等於80%,能見度大於等於5公里且小於10公里;
2、輕度霾:空氣相對濕度小於等於80%,能見度大於等於3公里且小於5公里;
3.中度霾:空氣相對濕度小於等於80%,能見度大於等於2公里且小於3公里;
4.重度霾:空氣相對濕度小於等於80%,且能見度小於2公里。
區別
一般主要是比較和霧的區別
相對濕度
區別在於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一般相對濕度小於8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相對濕度大於9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相對濕度介於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較厚,可達1~3公里左右。霾與霧、雲不一樣,與晴空區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從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由於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
而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霧的存在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以內,就將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或凝華)物的天氣現象稱為霧(Fog);而將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在1000~10000米的這種現象稱為輕霧或靄(Mist)。形成霧時大氣濕度應該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就其物理本質而言,霧與雲都是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所以霧升高離開地面就成為雲,而雲降低到地面或雲移動到高山時就稱其為霧。一般霧的厚度比較小,常見的輻射霧的厚度大約從幾十米到一至兩百米左右。霧和雲一樣,與晴空區之間有明顯的邊界,霧滴濃度分布不均勻,而且霧滴的尺度比較大,從幾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飄浮的霧滴。由於液態水或冰晶組成的霧散射的光與波長關係不大,因而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危害
1.影響身體健康。灰霾的組成成分非常複雜,包括數百種大氣顆粒物。其中有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如礦物顆粒物、海鹽、硫酸鹽、硝酸鹽、有機氣溶膠粒子等,直徑小於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即粗顆粒物,直徑小於2.5微米的即常說的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可吸入肺),它能直接進入並粘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由於灰霾中的大氣氣溶膠大部分均可被人體呼吸道吸入,尤其是亞微米粒子會分別沉積於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此外,由於太陽中的紫外線是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惟一途徑,紫外線輻射的減弱直接導致小兒佝僂病高發。另外,紫外線是自然界殺滅大氣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灰霾天氣導致近地層紫外線的減弱,易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傳染病增多。
2 . 影響心理健康。陰沉的霧霾天氣由於光線較弱及導致的低氣壓,容易讓人產生精神懶散、情緒低落及悲觀情緒,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3.影響交通安全。出現灰霾天氣時,室外能見度低,污染持續,交通阻塞,事故頻發。
4.影響區域氣候。使區域極端氣候事件頻繁,氣象災害連連。更令人擔憂的是,灰霾還加快了城市遭受光化學煙霧污染的提前到來。光化學煙霧是一種淡藍色的煙霧,汽車尾氣和工廠廢氣里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這些氣體在陽光和紫外線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光化學煙霧。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劑,如臭氧、醛類、酮等,毒性很大,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嚴重時會使人出現呼吸困難、視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現象。
5.由於霧天日照減少,兒童紫外線照射不足,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對鈣的吸收大大減少,嚴重的會引起嬰兒佝僂病、兒童生長減慢。
6.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霧霾天氣空氣中污染物多,氣壓低,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比如霧大的時候,水汽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人們在戶外活動和運動的話,人體的汗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人們胸悶、血壓升高。
防護
1、在中度霾天氣條件下:應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適度減少運動量與運動強度,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2、在重度霾天氣條件下:儘量避免戶外活動,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能見度低劣時更要注意交通安全。
3、在霾天氣下普通市民應做到:老人孩子少出門,行車走路備加小心,鍛鍊身體有講究。老人孩子少出門:中等和重度霾天氣下,近地面空氣中積聚著大量有害人類健康的氣溶膠粒子,它能直接進入並粘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因此,抵抗力弱的老人兒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易感人群應儘量少出門,或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時戴口罩防護身體。鍛鍊身體有講究:中等和重度霾天氣易對人體呼吸循環系統造成刺激,尤其是在早晨空氣品質較差,人們在進行鍛鍊時容易扭傷身體及誘發心梗、肺心病等。通常來說,若無冷空氣活動和雨雪、大風等天氣時,鍛鍊的時間最好選擇上午到傍晚前的空氣品質好,能見度高的時段進行,地點以樹多草多的地方為好,霾天氣時也應適度減少運動量與運動強度。
4、應對霾的長期危害:長時間持續不斷的霧霾天氣不僅當下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還會造成長期的健康隱患。鍾南山提醒必須高度警惕霧霾的危害。他的初步結論是霧霾污染會對人體呼吸系統、腦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產生威脅,特別是會導致肺癌,“再像這樣發展下去,腫瘤可能成幾何基數增加!現在要預測到未來會發生這種情況,及早採取措施。”但是環境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很多市民都開始注重飲食養生,從飲食上進行調節,最大程度降低健康隱患。
5、工業口罩、醫用口罩對細顆粒物都有一定防護效果。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口罩有這么幾類,一是普通的棉布、棉紗口罩,這類口罩能夠濾除花粉之類的大顆粒物,對於PM2.5這樣的細顆粒物沒有什麼防護作用;二是活性炭口罩,這種口罩添加了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層,但活性炭層只是增加了對異味的濾除作用,並不能增加對顆粒物的防護效果;三是工業用的防塵口罩,這類口罩對於細顆粒物的防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呼吸阻力很大,長時間佩戴,會引起頭暈、噁心等症狀;還有一類是醫用口罩。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或老人、兒童等體質較弱人群宜佩戴阻力小、頭戴式的口罩。
治理
霧霾主要來源於燃煤、機動車和揚塵,群防群控才能儘快消減霧霾。
當前政府主導“治霾”的基本思路。第一,將“治霾”上升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任務;第二,在全國範圍內劃定“治霾”的重點區域,主要是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第三,在這些重點區域採取超常規的重點策略,即跨區域聯防聯治。
一方面,需要相關方面推動依法治霾成為頂層設計,助推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讓綠色GDP換回藍天;另一方面,必須想方設法在推動剛性執行上下功夫,防止責任落地的虛無化,從立法到規劃、執行、監管、評估,都應做到具體化、精細化。
可以通過拆改鍋爐建設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淘汰黃標車治理尾氣、控拆遷工地揚塵、嚴查渣土車等方式治理大氣污染。
事件
2017年1月17日晚間,一張“關於暫停霾預報預警業務的通知”圖片在微博上流傳。圖片中的文字寫道:“各省轄市氣象局,各直管縣(市)氣象局,省氣象台:2017年1月17日18:36分接中國氣象局預報司電話通知,要求立即停止霾預報預警工作。請各單位接到本通知後,即刻停止製作和發布霾預報預警產品。對於出現能見度小於10KM的情況,可根據相對濕度,按照霧開展預報預警工作”,落款人為“科技與預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