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鈞

【震鈞】(1857~1920)清代學者。滿族。姓爪爾佳氏,字在廷(亭),漢姓名唐晏。出身滿族官宦世家,其祖隨多爾袞入關即世居北京,至震鈞時,居京師已12世。庚子以後,任江蘇江都知縣,宣統二年(1910)執教於京師大學堂。不久入江寧將軍鐵良幕府,並任江寧八旗學堂總辦。辛亥革命後長住南方。博學多聞,善畫墨梅及蘭竹。由於世居京師,習聞瑣事,著有記述北京歷史掌故的《天咫偶聞》10卷,是具有較高史料價值的地方歷史文獻。又著有《渤海國志》、《庚子西行紀事》、《西漢三國學案》、《八旗詩媛小傳》、《國朝書人輯略》等。

【震鈞】(1857~1920)清代學者。滿族。姓爪爾佳氏,字在廷(亭),漢姓名唐晏。出身滿族官宦世家,其祖隨多爾袞入關即世居北京,至震鈞時,居京師已12世。庚子以後,任江蘇江都知縣,宣統二年(1910)執教於京師大學堂。不久入江寧將軍鐵良幕府,並任江寧八旗學堂總辦。辛亥革命後長住南方。博學多聞,善畫墨梅及蘭竹。由於世居京師,習聞瑣事,著有記述北京歷史掌故的《天咫偶聞》10卷,是具有較高史料價值的地方歷史文獻。又著有《渤海國志》、《庚子西行紀事》、《西漢三國學案》、《八旗詩媛小傳》、《國朝書人輯略》等。
他“少好攻雜藝,而性尤嗜茶。”對於品茶,當然也包括潮汕工夫茶,都有所研究。
先報震鈞的家門:生於世族大家,清鹹豐七年生,卒於民國九年,年六十有四。庚子之役後任江蘇江都知縣;宣統二年執教於京師大學堂。不久,入江寧將軍鐵良幕府,並任江寧八旗學堂總辦。辛亥革命後一直居於南方。
次談其學業:震鈞生於“末世”,故此,一生頗多“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覺,於是寄情於書畫,潛心於著述。我們所知的著作有《庚子西行紀事》《渤海國志》《兩漢三國學案》《八旗書人輯略》和《天咫偶聞)等十種之多。
《天咫偶聞》十卷,是震鈞在光緒二十一年“信手條記……追溯舊事”,歷時八年,至光緒二十九年才付印的著作,是一部具有一定史料價值的作品。有人說此書可“繩《夢華》《夢粱》二錄之前蹤”。其中對於史事紀實、典章變革、地方掌故、名人舊居和貴戚逸事等等都有所敘述。
《天咫偶聞》卷八有《茶說)一章,是他有感於“京師士大,無知茶者,故茶肆亦鮮措意於此”,因而將他在“南頗留心此事,能自煎茶”並寫成《茶說》錄於此。全文近二千字,分別從擇器、擇茶、擇水、煎法、飲法五部分敘述。這篇在揚州寫成的《茶說》,雖未出現“潮汕工夫茶”字眼,但從行文上看,都與歷來敘述工夫茶道文章相同。這篇《茶說》,為我們提供了幾個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其一,震鈞聲明,《茶說》來自《茶經》,而有感於“煎茶之法,失傳久矣”。那就說明,《茶經》與工夫茶有淵源關係。
其次,從《茶說》可知,當日的楊州“工夫茶”飲法已不太流行;而同時的潮汕,卻是工夫茶風靡潮汕各地。
其三,霍鈞是否來過潮汕?是否見到期汕工夫茶的飲法?可惜我們沒有資料能回答這一問題。
震鈞在《茶說)中強調飲茶的環境和精神追求,認為工夫茶“可自怡,如果良辰勝日,知己三二,心暇於閒,清談未厭,則可出而效技,以助佳興;若俗冗相纏,眾言囂雜,既無清致,寧俟他辰。”這也是今天的工夫茶茶客仍很重視的。
《天咫偶聞》的流通本有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校點本,有興趣的茶客何妨一讀《茶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