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澤-震澤
古震澤的形成
震澤與洞庭、彭蠡同是在燕山運動時形成的。古震澤地區在近萬年前遭遇隕石大撞擊,四周地層發生強烈的褶皺,中間斷落下沉降為凹地,初步形成了震澤的原始湖盆,以後被海水浸淹成為一個大海灣。到第四紀冰後期,氣候轉暖,水量增多,河流搬運泥沙的作用日漸顯著,長江和錢塘江所挾帶的大量泥沙不斷地在河口地段堆積,逐漸形成了兩大古河口沙嘴。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大沙嘴相對伸展,終於使其間開曠的海岸封閉起來。從此,震澤開始與大海隔開,封淤成一個碟形的古瀉湖。因此,古震澤是由構造運動和瀉湖封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古震澤初形成時範圍很大。根據歷史及地質調查資料分析,它的北岸大致在常州經江陰至常熟一線,南達杭州灣北岸,東至崑山、金山一帶,西臨溧陽、宜興、長興的丘陵地區。以後,由於長江三角洲的不斷東伸,大量泥沙沉積下來,使原來相連的古瀉湖逐漸淤積,形成介於長江與錢塘江之間的太湖平原,也就是長江三角洲的主體。後來隨著陸地的不斷沉降,而沉降中心即在太湖及其周圍地區,形成四面略高而中部低洼的盆地,接納發源於茅山、天目山荊、苕二溪的來水,瀦水成湖,並在與外海隔絕以後,轉入湖水淡化過程,慢慢地形成為內陸淡水湖泊。
太湖的入海水道——三江
《尚書·禹貢》有“淮海惟揚州,……三江既入,震澤底定”的記載,雖未明確三江所指,但其意已說明三江為震澤尾閭排泄入海之道,這三條水道暢通了,震澤就不致有壅塞之害。後世學者如晉庾闡、顧夷及唐代張守節等,鹹認為三江即指太湖下游入海的三條水道婁江、松江及東江。北支婁江即今瀏河,經崑山、太倉到瀏河口入海;中支松江即今吳淞江,近代又稱蘇州河,從吳江向東進入上海後入海;至於南支東江,早已淤塞,究在何處,成為千年來註疏家爭論所在。近年來通過微地貌的調查和沉積物的分析,在今蘇州東南三十里古三江口處發現太湖尾閭地帶存在著三個顯著的線型低砂地帶向著太湖輻集,其中兩個與吳淞江、瀏河符合,另一個則由澄湖、白蜆湖及淀泖地區向著東南至海鹽附近有一個低洼地帶,比附近地面約低數十厘米至一米,根據這一地貌上的表現,顯示了太湖尾閭東江的所在,系由淀泖湖區南流至海鹽的蘆瀝浦(今平湖廣陳以東)附近入海。
三江古代均為水量浩瀚的大江,尤以中支松江為最寬。據《松江舊志》稱,唐時河口處寬二十里。宋時青浦縣河段尚“面闊九里”②。當時太湖接受西部山區的來水,足以通過三江排入大海,故古代太湖平原很少泛濫。湖區面積遠較目前為小,今太湖以東,以北諸湖盪大都不存在。據成書於戰國至東漢時期的《越絕書·吳地傳》記載:“太湖周三萬六千頃”,漢制每頃當今七十畝,共折含二百五十二萬畝,一千六百八十平方公里,只相當於今日太湖面積的百分之七十。
三江的阻滯與太湖的變遷
唐宋以後,由於長江三角洲的下沉以及泥沙在河口地帶大量堆積,原來宣洩太湖水入海的三江,也在海潮的倒灌下“向之欲東導于海者反西流,欲北導於江者反南下”。東江和婁江相繼淤塞,吳淞江也日趨束狹,堵塞了太湖水的入海去路。於是發生泛濫,使太湖中部平原窪地沼澤化。不僅太湖本身水體面積擴大,並在其東、北部先後形成了大小零星的湖泊,今太湖以東的澄湖(舊作陳湖),傳說為唐天寶六年(747年)陸地下陷而成,故一作沉湖⑤。澱山湖(又名薛淀湖)最早的記載見於北宋郟僑的《水利書》,都是在東江湮沒以後形成的。蘇州與崑山之間的陽澄湖則與婁江的湮塞有關。這就是說,三江的淤塞與阻滯,使太湖的面積擴大,並在其尾閭一帶出現了湖泊廣布的局面。
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蘇州、平望間吳江長堤的修建,使吳淞江源受阻,流水不暢,以致下游日益淤塞①,水勢“轉於東北,迤邐流入崑山塘”。經過不斷沖蝕,使北支婁江至十三世紀末形成瀏河。明永樂初(1403年),夏原吉“掣淞入瀏”,以增加瀏河水勢,瀏河代替吳淞江成為太湖的“入海大道”③,鄭和下西洋即多由瀏河口入海。中支吳淞江淤塞更加嚴重了,到明天順二年(1458年)另闢新道,形成了今日的蘇州河,其故道則為今日殘存的“虬江”。南支東江自被封塞後,最初其水經淀泖湖區改向東流,經今閔行以東,從閘港經下沙至新場以東入海;一部分從閘港折向北流注入吳淞江,成了吳淞江的支流。以後隨著吳淞江故道的淤廢而日益擴大,成為黃浦早期的雛形。明永樂元年(1403年),夏元吉疏浚范家浜,上接黃浦引淀泖之水,自今外白渡橋至復興島東的古南蹌口入吳淞口,而成今日黃浦江入海的河道。入清以來,瀏河日益束狹淤淺,黃浦江不斷擴大,成了太湖入海的主要泄水道。
《史記·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對於五湖,歷來各家解釋不一。有以五湖即指太湖,如張勃《吳錄》:“五湖者,太湖之別名,以其周行五百餘里,故以五湖為名”;有以五湖乃指以太湖為主的湖群,如韋昭即以為:太湖邊有游湖、莫湖、胥湖、貢湖,就太湖為五湖”,他所指的這幾個湖都在太湖東岸的灣口;另一說:“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為五”。其中除太湖東岸灣口的胥湖外,蠡湖(一名漕湖)在今無錫市南;洮湖即今金壇縣南長盪湖;滆湖即今太湖西北、常州市西南的滆湖。酈道元《水經注》的五湖還包括射貴湖,又名芙蓉湖,在今常州、無錫、江陰之間,已於明宣德(1426—1435年)年間湮廢。由此可見,古代所謂五湖最初可能系指太湖,後來泛指太湖湖群而言。
太湖自唐、宋三江日漸淤塞以後,每當洪水季節,常因排泄不暢而釀成洪澇災害。據統計,從北宋鹹平三年(1000年)開始,有關“太湖溢”的記載即達三十一次,其間十一、十四、十五、十七世紀都在五次以上。1931年7月的一次大水,受淹農田達五百九十二萬畝,損失極為嚴重。
解放以來,對太湖流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綜合治理,興建塘壩水庫,增闢新的入湖水道,並在平原圩區拓浚河道,建設閘壩,發展機電排灌等,基本上做到了排、引、航運相結合,從而根本改變了過去水系紊亂、宣洩不暢的狀況。太湖地區一千四百三十多萬畝農田,糧食畝產一千二百多斤,總產量比解放前增加三倍多,每年為國家提供商品糧達七十億斤,美麗富饒的太湖獲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