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電影攝影藝術 |
攝影藝術須掌握必要的技術設備並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進行。它以光學鏡頭、攝影機和膠片為主要工具和材料,經過曝光、洗印、放映等主要工藝過程,在銀幕上呈現為一系列活動的影像。這個影像系列,可以再現對象的主體形態、輪廓形式、表面結構、空間透視、色彩層次、運動速度和節奏,具有四維(長、寬、高、時間)的特性。
攝影藝術通過各種藝術和技術手段的有機組合,同電影藝術其他創作部門一起,共同塑造人物,敘述情節,刻畫環境,烘托氣氛,揭示主題,創造綜合的銀幕形像。
演變及發展
最初在銀幕上出現的活動影像,是用固定鏡頭拍攝的,只能展現一個空間。1896年春,法國人A.普洛米奧發現把攝影機放在船隻上拍攝,可以“使不動的東西發生運動”,開創了運動攝影的先例。同年秋,英裔法國人W.K.L.狄克遜又採用在固定拍攝點鏇轉攝影機搖拍的方法,取得了不斷變化角度的畫面效果。擔任過盧米埃爾的攝影師的J.威廉遜,1899年在拍攝報導片《享萊的賽船》時,從七八個不同角度連續地拍攝船隻出發、競賽中的船隊、勝利到達終點等鏡頭,並在移動的船隻上拍攝觀眾,形成了簡單的蒙太奇效果。英國人G.A.斯密士1901年拍攝的《小醫生》里,開始出現了大特寫。G.梅里愛在1896~1905年間拍攝的戲劇短片裡,廣泛嘗試了倒拍、停機待拍、變化攝影頻率等技巧。拍攝距離、方位、角度的變化,推、拉、搖、移等不同運動形式的出現,使電影攝影能更加逼真地再現物質世界變化萬端的運動形態,使銀幕造型更加接近於生活的本來面貌。最初的電影攝影,只是對客觀對象的機械記錄,只是一種“新奇的雜耍”,而不是對現實生活的形像的藝術再現。到了20世紀20年代,美國D.W.格里菲斯等人,吸取融匯貫通並在實踐中發展了電影先驅者們發現的各種電影手段,拍攝了《一個國家的誕生》、《黨同伐異》等影片。它們以鮮明的藝術形像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征服了觀眾,使電影開始步入藝術的行列,被稱為第七藝術。電影攝影也逐步擺脫了客觀攝錄生活或戲劇場面的地位,開始從特定的劇情內容出發,有意識地運用各種藝術、技術手段,創造了富有藝術表現力和美學價值的電影造型形像。電影攝影藝術逐步成為有著獨特的造型手段和藝術形式的新型藝術。
地位和作用
電影攝影藝術在電影集體創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為,一部影片的藝術形像必須通過電影畫面來表現;有聲電影的藝術形像,在畫面和聲音的統一中,主要是通過畫面表現出來的;電影各創作部門的勞動、它們在藝術上的成功或失敗,最後都將通過畫面(有聲電影則還通過聲音)來進行檢驗;電影攝影師,也就是電影畫面的作者,運用各種攝影藝術和技術手段,將導演對影片的總體構思和處理、演員的表演、電影美術師的人物和環境造型等,通過電影畫面體現出來,傳達給觀眾。攝影師創作的電影畫面的造型質量,直接影響著各電影創作部門的銀幕效果,影響著影片的總體質量。電影攝影藝術,是電影創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劇本的關係
電影攝影藝術,作為電影藝術集體創作的組成部分,與其他創作部分是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電影文學劇本是電影藝術創作的基礎,也是攝影創作的基礎。電影攝影師的工作,往往是從閱讀、研究劇本開始的。劇本提供的主題思想、人物性格、情節結構、風格樣式等,對攝影創作起制約作用。但攝影師並非是把劇本提供的文學形像客觀地“翻譯”成銀幕形像,而須進行能動的再創造。攝影創作同其他藝術創作一樣,需要從生活中汲取素材,進行形像思維,從事藝術加工。攝影師研究劇本的過程,也是收集生活素材,剖析、概括生活現象的過程。攝影師的生活積累、他對生活的認識和態度,直接影響著他對劇本的理解和把握,影響著攝影創作的全過程及最後的銀幕效果。與導演的關係
電影攝影創作,必須在導演對影片的總創作意圖下進行。攝影師是導演造型意圖的主要體現者。他同導演一起探討影片的造型形式,選擇演員,確定外景場地;協助導演撰寫分鏡頭劇本,以作為自己進行全片的造型構思、分場造型設計和人物造型處理的主要依據。攝影師在拍攝現場同導演的密切配合,是影片造型質量的重要保證。攝影師應該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調動自己的表現手法去體現並完善導演的創作意圖。與美術師的關係
電影美術師是攝影師的親密合作者。他們共同對影片的造型質量負責。攝影師跟美術師共同研究、確定影片的造型構思、分場氣氛設計以及具體環境的製作方案。美術師根據影片總造型意圖繪製的分場氣氛和人物造型圖,是攝影師進行畫面造型的重要依據。攝影師應充分理解、尊重美術師的創作意圖,並努力在電影畫面里體現出來。與演員的關係
電影演員是電影人物形像的體現者。但演員的表演必須通過畫面造型才能傳達給觀眾。攝影造型處理直接影響著表演的銀幕效果。電影攝影藝術應調動自己的手段去豐富、渲染、強調、烘托演員的表演,努力避免和彌補演員表演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完成電影人物形像的塑造。以照明師的關係
電影照明是攝影藝術創造電影造型形像的重要手段。照明師是攝影師的重要助手。攝影師應努力讓照明師領會自己的造型意圖,與之共同商討每場戲的光線、氣氛和照明方案,並取得臨場的密切配合。化妝、服裝、道具等攝製部門,都同攝影藝術有著密切的關係。攝影師取得他們的和諧合作,是保證影片造型質量的必要條件。攝影師職能
影視藝術 |
攝影闡述
是攝影師根據自己對劇本和導演意圖的理解所提出的影片造型的設計藍圖、指導實際拍攝的依據、同其他創作部門相互協調的方案。一般需包括影片主題思想的把握、風格樣式的認識、全片造型基調的確定、人物性格的剖析和造型設計、總體環境形像的造型構想、隨著情節的發展對不同場面造型形式的不同處理以及一些特殊的攝影手段的運用等。在一部影片拍攝前,攝影師還要做大量準備工作,如參與討論分鏡頭劇本,選擇外景場地,商議美術設計,為主要演員試鏡頭,掌握重場戲的現場等。此外,攝影師還要進行大量的技術試驗,其中包括測定膠片的性能,了解攝影和各種鏡頭、濾光器的光學性能及其藝術效果,試驗布景、服裝、道具的色彩配置等。表現手段
進入拍攝階段,攝影藝術將充分利用它的表現手段來塑造電影造型形像,攝影藝術的表現手段(也叫攝影造型手段)主要有光學表現手段、光線表現手段、色彩表現手段和動向表現手段等。光學表現手段
攝影師運用光學透鏡的組合及其附加裝置(濾光器、鏡頭紗等),可使影像獲得不同的藝術效果。最初的電影攝影機只配有一個光學鏡頭。隨著光學物理的發展,攝影鏡頭的性能日益完善,不同型號、不同規格的鏡頭也日益齊備,鏡頭不僅起成像、曝光的作用,而且越來越積極地參加造型形像的創造和藝術氣氛的渲染。長焦距鏡頭和短焦距鏡頭(廣角鏡頭)的出現,改變了電影畫面的空間關係、透視關係和節奏感,通過假定性的銀幕空間造成不同的藝術效果。變焦距鏡頭的適當運用,不僅省略了笨重的移動工具,而且造成了強烈的電影節奏。各種附加裝置的使用,更能造成各種藝術氣氛來烘托特定的劇情內容。光線表現手段
攝影師運用光線再現被攝對象的立體形態、輪廓形式、明暗層次和色彩對比,並通過對這些造型因素的處理,可以深刻刻劃人物性格,創造環境氣氛,渲染特定的情緒。在所有的攝影造型手段中,光線是最基本的手段,攝影師運用的光線大體有三種方式,一是自然光。即在自然光線條件下,對自然光源的角度(頂光、斜光、平光、腳光等)、方位(正面光、側面光、逆光等)、色溫、強弱等進行選擇;二是人工光輔助下的自然光。在自然光線條件下,用人工光(反光板、照明燈)來控制景物明暗的比例或修飾某些細部;三是人工光。在沒有自然光源的條件下全部用人工光布光。無論何種方式,攝影師一般都應力求真實地再現劇情規定的光線形態。根據內容要求,光線也可創造虛幻、夢境等特殊氣氛。有時,光線還可以作為戲劇因素在電影中出現。色彩表現手段
電影藝術在誕生後的很長時期內,處於一種“色盲”狀態,觀眾只能通過單色調的明暗層次的差異來想像對象固有的色彩。20世紀30年代彩色片的問世,是電影史上一次重大的技術革新,從此人們可以在銀幕上看到豐富多彩的色彩世界。開始,電影創作者們只滿足於在膠片上還原生活中的色彩,往往迷戀於五光十色的色斑堆砌。隨著彩色電影創作實踐的發展,人們對色彩在影片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將色彩看作是有助於深刻表達作品思想內容的一種手段,看作是從情緒上感染觀眾的一種重要造型因素。因此,電影創作者在力求準確還原色彩的基礎上,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對影片色彩總譜的思考和體現上,包括色彩基調的確定、色彩氣氛的構想、場與場之間或鏡頭與鏡頭之間色彩蒙太奇的構思以及不同色彩處??高感光度彩色膠片的發明,不僅使銀幕上的色彩更加逼近生活中固有的色彩,也為電影創作者們更充分地發揮色彩手段的造型功能開闢了廣闊的天地。動向表現手段
電影攝影與繪畫、雕塑等其他造型藝術的主要區別,在於它的運動性。不僅動體在畫面里以不同形式的運動使畫面構圖不斷發生變化,而且電影攝影機不同形式的運動也使多構圖畫面不斷變化著。電影攝影機的推、拉、搖、移和升降等不同的運動形式,擴展了電影畫面的視野,造成了各種空間關係和透視關係,也產生了不同的節奏感。動向表現手段,有助於描繪事件發生、發展的真實過程,表現事物在時空轉換中的因果關係和對比關係,展示場面的規模、環境和氣氛,創造不同的節奏和情勢;有利於表現人物在動態中的精神面貌,顯示人物的主觀視象和主觀感受;也可為演員表演的連貫性提供有利的條件。風格及流派
攝影師所處的國度、時代不同,他們之間的個性、愛好、修養的差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攝影風格。有的追求淡雅,有的強調濃重;有的善於細膩,有的偏愛粗獷;有的側重靜態構圖,有的擅長運動鏡頭。在攝影風格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攝影流派。在電影萌芽時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攝影傾向:一種以盧米埃爾兄弟為代表,主要在現實中去捕捉生活現象,銀幕上展現的就是人們身邊的瑣事;一種以G.梅里愛為代表,主要記載舞台上已經加工的虛構的生活圖畫。沿著這兩種創作方式,發展成後來的紀錄片和故事片兩種片種。這兩種傾向反映到故事片攝影中來,又逐步形成兩種不同的流派:繪畫派和紀實派。
繪畫派繪畫派攝影追求電影的繪畫性和假定性,把電影畫面看作是“活動的繪畫”。他們注重借鑑繪畫的構圖原則,講究畫面的整體布局,構圖嚴謹、完整,即使是運動鏡頭,也很注重對象的位置。在光線處理上,雖尊重自然光源的真實效果,但又往往從特定的劇情內容出發,充分運用光線的假定性和裝飾性。對人物用光,注意主、副光的配合,用輪廓光突出人物,用裝飾光修飾細部。這種攝影流派,還十分重視繼承本民族的繪畫傳統。如蘇聯攝影學派,強調對俄羅斯繪畫傳統,特別是19世紀巡迴畫派的借鑑;墨西哥攝影學派的作品裡很明顯可以看到墨西哥傳統版畫的風采。繪畫派創作了許多優秀影片,從造型來說,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紀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開始,逐步形成同繪畫派截然不同的紀實派攝影。它強調遵循逼真性的電影美學原則,力求畫面的真實感、自然感和生活化。因此,在畫面結構上,它不拘泥於均衡、和諧等一般的構圖原則,較多運用不規則的、開放性的畫面布局,以喚起觀眾在生活中的實際感受,而且採用大量的運動鏡頭,形成縱橫自如的多層次、多景別的鏡頭結構。有時,事先不精確設計鏡頭,而運用新聞紀錄片常用的採訪攝影或多機攝影,以獲得一幅幅逼真的生活圖景。在光線處理上,紀實派強調畫面中固有光源的真實再現,不墨守幾種基本光效,也不追求肖像光的精細雕鑿,而重視環境光整體氣氛的逼真感。由於多採用實景拍攝,布光方法大多以自然光為主,只是適當用人工光輔助,在總體造型上,紀實派總是力圖在畫面上不留或少留下攝影的痕跡。60~70年代,這一攝影流派在國際影壇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繪畫派和紀實派產生於不同的年代,基於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礎,有著各自不同的美學追求。但它們又是相互促進、相互突破、交錯發展的。
電影攝影是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藝術,它也必然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及新電影技術的逐步發現,不斷改變著自己的面貌。它的技術手段越完備,藝術手段也越豐富,表現形式也越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