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電影心理學
film psychology
依據心理學原理和範疇研究電影視像特性、電影創作與觀眾感受的電影理論分支,心理學與電影美學的交叉學科。
發 展
電影心理學 |
1932年,德國心理學家魯道夫·愛因漢姆的《電影作為藝術》從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出發,系統研究了電影影像的物理特徵、視覺表現手段的發生學元素和電影作品的藝術特性,強調“心理結構能力說”和關於“審美主體的能動性”的觀點,提出了“局部幻象論”和“形象偏離說”,為無聲電影的藝術合理性辯護。(參見“局部幻象論”)
1940年,法國作家安德烈·馬爾羅的《電影心理學概論》論述了電影的本性、蒙太奇表現手段和明星制的心理學依據。
40年代末期,法國電影理論家讓·馬扎萊的《電影與心理》和莫里斯·梅洛—龐蒂的《電影與新型心理學》對一般主觀鏡頭的分析,是電影心理學的重要論述。
1963年,法國電影理論家讓·米特里的《電影美學與心理學》(第一卷)問世,這部百科全書式的巨著對影像、全景鏡頭、主觀鏡頭、景深鏡頭、移動鏡頭、結構、彩色和音樂諸元素作出了心理學的解釋,尤其以心理學為依據論述了蒙太奇的合理性,提出了電影作品的“形象—符號—藝術”三個層次。蘇聯電影理論家謝·金茲堡的《電影理論概述》從視知覺角度探討了運動和深度的心理學原理。以感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或精神分析學為依據,研究觀眾心理和影片心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