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述
迷惑龍(學名Apatosaurus),之前被稱為雷龍,是梁龍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約一億五千萬年前的侏羅紀。它們是陸地上存在的最大型生物之一,臀部約4.5米高,長約23米,體重至少有23公噸。它們的名字是希臘文的「騙人的蜥蜴」,這是因它的人字形骨很像滄龍。迷惑龍有著長頸及尾巴,它們的頸椎比梁龍較短、較重,而腿部骨頭較梁龍的結實、較長,被認為是比梁龍更粗壯的恐龍。在正常的移動時,尾巴會離開地面。迷惑龍的前肢有一個大爪,而後肢的前三個腳趾擁有趾爪。
迷惑龍的化石發現於美國的科羅拉多州、俄克拉何馬州、與猶他州,以及懷俄明州的Bone Cabin採石場與Nine Mile採石場。但迷惑龍的頭顱骨是在1975年首次被發現,足足比命名遲了一個世紀。莫里遜組發現的迷惑龍化石,來自於第2到第6地層帶。
迷惑龍可能是所有恐龍中最受寵的一群,曾經廣為人知的名字是雷龍(Brontosaurus),今天它失掉這個熟悉的名字,主要因為古生物學家在命名上如此的嚴謹與吹毛求疵。迷惑龍(Apatosaurus)的得名是因發現一個非常大的恐龍脛骨,令研究者十分迷惑,而於1877年命名為Apatosaurus,原意就是「迷惑」的意思。之後,1883年另一群研究者發現幾個零碎的恐龍骨骼化石,推測這個恐龍體型巨大,行進時可能如雷聲隆隆,故取名雷龍(Brontosaurus)。然而根據後續發現的其它化石說明迷惑龍與雷龍是同一種生物。依據古生物學的命名優先權,迷惑龍命名在先,故取消雷龍的命名以「迷惑龍」稱之。
迷惑龍喜歡群體活動,當一大群阿普吐龍從遠處走來時,一定是塵土蔽日響聲如雷——這就是它以前的名稱(雷龍)的由來。迷惑龍一定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吃東西,而且還很狼吞虎咽。食物從長長的食營一直滑落到胃裡,在那兒,這些食物會被它不時吞下的鵝卵石磨碎。
命名過程
1877年,古生物學家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CharlesMarsh)根據發現的部分化石建立了迷惑龍屬(Apatosaurus),屬名來自希臘語中的“ἀπάτη”(意為“騙人、欺騙”)和“σαῦρος”(意為“蜥蜴”),合起來是“騙人的蜥蜴”,因為迷惑龍化石中的人字形骨與其他恐龍不同,反而與著名的海生爬行動物滄龍相似。迷惑龍的模式種名為埃阿斯迷惑龍(A.ajax),種名來自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大埃阿斯。1903年,古生物學家埃爾默·里格斯(Elmer S. Riggs)指出,雷龍與迷惑龍非常類似,應為同種動物。按照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的規定,最早建立的迷惑龍屬具有命名優先權,所以雷龍變成無效名,被歸入迷惑龍屬,名為秀麗迷惑龍(A.excelsus)。由於雷龍這個名字相當霸氣和受歡迎,所以大眾繼續使用這個名字,雷龍也因此成為迷惑龍的非正式名稱。1989年,美國郵政管理局發行了一套恐龍郵票,其中就包括雷龍。當時許多學者指出,雷龍是無效名,但是美國郵政管理局解釋道,雖然科學家使用迷惑龍這個名稱,但是大眾更熟悉雷龍。
1915年,在猶他州發現的一具包括有頭骨的恐龍化石暗示,秀麗迷惑龍的頭骨應該是較長的,但是這一觀點因為遭到了很多權威學者的反對,最終不了了之。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古生物學家根據大量的研究材料和發現才終於確定,秀麗迷惑龍長有著狹長扁寬的頭骨和棒狀的牙齒。它們終於找回了屬於自己的腦袋。
到21世紀,迷惑龍屬內已經有了四個有效種,它們分別是:模式種埃阿斯迷惑龍(A.ajax)、秀麗迷惑龍(A.excelsus)、路氏迷惑龍(A.louisae)及小迷惑龍(A.parvus)。在雷龍被併入迷惑龍屬後,質疑的聲音就一直存在,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古生物學家羅伯特·巴克(RobertT.Bakker)。巴克在20世紀90年代系統研究北美洲侏羅紀的大型蜥腳類恐龍時指出,雷龍很可能是有效屬。不過他的觀點並沒有得到同行的普遍支持。
2010年,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學的伊曼紐爾·特紹普(EmanuelTschopp)、奧克塔維奧·馬特烏斯(OctavioMateus)及英國牛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羅傑·班森(RogerB.J.Benson)組成了一個研究團隊,他們計畫通過研究15年來最新發現的化石,對蜥腳亞目恐龍進行系統發育學分析。在之後的5年時間裡,研究團隊無數次走訪了美國和歐洲的各大博物館,他們一次次在庫房中尋找所需要的化石材料。研究團隊最終分析了81個蜥腳亞目恐龍的化石個體(其中49個屬於梁龍科),總結羅列出了477個不同的生理學特徵。在研究中,團隊辨別出了迷惑龍屬內不同種間的差異。就這樣,在經過充足的分析對比之後,雷龍重新成為梁龍科,梁龍亞科下的獨立屬。2015年4月,來自葡萄牙和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在4月7日的《PeerJ》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梁龍科的物種級系統發育分析與分類學修正》(Aspecimen-levelphylogeneticanalysisandtaxonomicrevisionofDiplodocidae(Dinosauria,Sauropoda))的論文,這篇長達298頁的論文的核心就是,雷龍重新變成了有效屬。
分類與種
與梁龍、重龍同是梁龍科的成員,但迷惑龍與它們的關係較遠,所以與春雷龍、原雷龍共同分類在迷惑龍亞科之下。到21世紀迷惑龍屬有了四個有效種,埃阿斯迷惑龍(A.ajax)、秀麗迷惑龍(A.excelsus)、路氏迷惑龍(A.louisae)及小迷惑龍(A.parvus)。但是在雷龍被併入迷惑龍屬後,質疑的聲音就一直存在。2015年,由於雷龍重新成為梁龍科梁龍亞科下的獨立屬,雷龍屬下包括有三個種:秀麗雷龍、小雷龍(B.parvus)及胸飾雷龍(B.yahnahpin),迷惑龍屬下包括二個種:埃阿斯迷惑龍(A.ajax)和路氏迷惑龍(A.louisae)。埃阿斯迷惑龍
(A.ajax):模式種,由古生物學家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在1877年所命名,種名是以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埃阿斯為名。它們為迷惑龍屬的原型標本,已發現兩個部份頭顱骨,包含一個部份頭顱骨。
路氏迷惑龍
(A.louisae):是由WilliamHolland在1915年所命名,種名是以安德魯·卡內基(AndrewCarnegie)的妻子LouiseCarnegie女士為名,安德魯·卡內基在美國西部發現挖掘地點以供發現完整的恐龍化石。路氏迷惑龍的化石為一個部份頭顱骨,發現於科羅拉多州。
其它種
另外,A.yahnahpin是在1994年由Filla、James以及Redman等人所命名。在1998年,羅伯特·巴克(RobertT.Bakker)將A.yahnahpin改列為原雷龍的模式種Eobrontosaurusyahnahpin。化石為一個部分骨骸,發現於懷俄明州。
形態特徵
身形大小迷惑龍可能重量達26噸,而大約體長21—23米,它的脖子6米長,實際上比體軀還長。它的尾巴大約長達9米,它站立到臀部,大約4.5米高。而它身體後半部比肩部高,但當它以後腳跟支撐而站立起來,它真像是高聳入雲。它可能生活在平原與森林中,並可能成群結隊而行。它可能受到Megalosaurus(巨龍)的攻擊而為其假想的獵物。
化石證據
早期學者認為迷惑龍過於巨大,很難在旱地上支撐著自己的身體,故有科學家指出蜥腳下目恐龍是生活在部份身體沉在水中的地方,如沼澤。但研究並不支持此一說法。事實上,就如其親屬梁龍一樣,迷惑龍是植食性的動物,有著長頸及長尾巴作為平衡。化石腳印指出它們可能生活成群。為了消化食物,迷惑龍可能會吞下胃石,就像現今的鳥類一樣,因為它缺乏臼齒來磨碎植物纖維。
在2008年,科羅拉多州的一個採石場發現了未成年迷惑龍的足跡化石。從這些足跡化石顯示,這些未成年迷惑龍可能以後肢在奔跑,類似現代冠蜥的方式。
頸部
迷惑龍能探頭上樹頂或河床。科學家相信迷惑龍不可能提高頸部到90°,若這樣會使血液減慢進入腦部。正常時血液由身體開始列達腦部需要兩分鐘或以上。再者,迷惑龍的頸部脊骨並非十分靈活。
呼吸特徵
由於迷惑龍的巨大體型及長的頸部,生物學家指出它們的呼吸會有問題。若假設迷惑龍像鱷魚一樣沒有橫隔膜,估計30公噸標本的無效腔約184公升。
若以不同的呼吸系統來計算其潮氣量,迷惑龍不可能是爬蟲類,因為爬蟲類的潮氣量(19公升)不能取代它的無效腔。同樣地,哺乳動物的呼吸系統(225公升潮氣量)只可以提供部份新空氣。所以迷惑龍的呼吸系統可能是現今世界所不為人知的,或是像鳥類(904公升潮氣量)的,有著多個氣囊及容許空氣流動的肺部。
再者,若具有鳥類的呼吸系統,迷惑龍只需要約600公升的肺活量,而以哺乳動物而估計值,迷惑龍所需的2950公升則已超越所擁有的體積。迷惑龍的胸部總體積估計是1700公升,可以容納500公升四心房的心臟及900公升的肺部。而餘下的300公升則是供其它組織之用。若迷惑龍真的有著鳥類的呼吸系統及爬蟲類靜止的新陳代謝,它只需每日消耗約262公升的水。
現時仍未知迷惑龍要吃多少食物才能滿足它的巨大體型。但有可能迷惑龍是不斷的吃,只是在讓身體體溫下降、飲水或除去寄生蟲時才會停止。有揣測指出迷惑龍是站立睡覺的。它們可能是以其巨大體型及族群行為去制止捕獵者。
頭部與嘴唇
迷惑龍最初被認為擁有類似圓頂龍的頭部,直到發現了頭顱骨化石,才知道它們的頭部長而低矮,牙齒為釘狀。羅伯特·巴克(RobertBakker)則認為迷惑龍可能有著像駝鹿一般厚的嘴唇。
尾巴
在1997年,一項就迷惑龍尾巴的計算機仿真發現,它的尾巴是非常長及尖端細,彷似一條鞭子。因而認為蜥腳下目恐龍可以發出200分貝的聲響,可以與大炮相比。
相關文化
郵票在1989年,美國郵政管理局發行了一套恐龍郵票,包含:暴龍、劍龍、無齒翼龍(被誤拼為Pteradon)、以及雷龍。美國郵政管理局宣稱,雖然科學界使用迷惑龍這名稱,但一般大眾對於雷龍比較熟悉。當時的雷龍還屬於迷惑龍屬。
電影
自從電影發明以來,迷惑龍就常在電影中出現。在1925年的特效電影《失落的世界》(TheLostWorld)中,一隻迷惑龍與異特龍發生打鬥。在1933年的特效電影《金剛》(KingKong)中,一隻迷惑龍藉由揮動尾巴,殺死了幾個人類。在2005年版本的《金剛》中,一群逃竄的迷惑龍踩死了很多人類。
動畫
在1940年的動畫電影《幻想曲》(Fantasia)的「春之祭」段落中,出現了迷惑龍。90年代的動畫系列《歷險小恐龍》(TheLandBeforeTime),也有迷惑龍出現。在動畫《摩登原始人》(FredFlintstone)中,迷惑龍成為採石場的挖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