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前

雷雨前

雷雨前,作者茅盾(1896—1981),我國現代傑出的作家,“五四”新文學運動先驅之一。原名沈德鴻,字雁冰,“茅盾”是1926年發表第一部小說《幻滅》時用的筆名。他寫出了許多著名的文學作品,如小說《蝕》、《三人行》、《子夜》、《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腐蝕》、《霜葉紅於二月花》等,劇本《清明前後》、散文《白楊禮讚》等。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國民主革命的艱苦歷程,繪製了規模宏大的歷史畫卷,為我國文學寶庫創造了珍貴財富。

基本信息

原文

雷雨前

茅盾

雷雨前雷雨前
清早起來,就走到那座小石橋上。摸一摸橋石,竟象還帶點熱。昨天整天裡沒有一絲兒風。晚快邊響了一陣子乾雷,也沒有風,這一夜就悶得比白天還厲害。天快亮的時候,這橋上還有兩三個人躺著,也許就是他們把這些石頭又困得熱烘烘。

滿天裡張著個灰色的幔。看不見太陽。然而太陽的威力好象透過了那灰色的幔,直逼著你頭頂。

河裡連一滴水也沒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烏龜殼似的。田裡呢,早就象開了無數的小溝,——有兩尺多闊的,你能說不象溝么?那些蒼白色的泥土,乾硬得就跟水門汀差不多。好象它們過了一夜功夫還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熱氣吐完,這時它們那些扁長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煙一樣的東西往上冒。

站在橋上的人就同渾身的毛孔全都閉住,心口泛淘淘,象要嘔出什麼來。

這一天上午,天空老張著那灰色的幔,沒有一點點漏洞,也沒有動一動。也許幔外邊有的是風,但我們罩在這幔里的,把雞毛從橋頭拋下去,也沒見他飄飄揚揚鍍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氣的大筒里似的,人張開兩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進來只是熱辣辣的一股悶。

汗呢,只管鑽出來,鑽進來,可是膠水一樣,膠得你渾身不爽快,象接了一層殼。

午後三點鍾光景,人象快要乾死的魚,張開了一張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條縫!不折不扣一條縫!象明晃晃的刀口在這幔上划過。然兒划過了,幔又合攏,跟沒有划過一樣,透不進一絲兒風。一會兒,長空一閃,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縫。然兒中什麼用?

象有一隻巨人的手拿著明晃晃的大刀在外邊想挑破那灰色的幔,象是巨人已在咆哮發怒越來越緊了,一閃一閃滿天空瞥過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邊來了巨人的憤怒的吼聲!

猛地閃光和吼聲都沒有了,還是一張密不通風的灰色的幔!

空氣比以前加倍悶!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會猜想這時那幔外邊的巨人在揩著汗,歇一口氣;你斷得定他還要進攻。你焦躁地等著,等著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閃電光,那隆隆隆的怒吼聲。

可是你等著,等著,卻等來了蒼蠅。它們從齷齪的地方飛出來,嗡嗡嗡的,繞住你,叮你的塗一層膠似的皮膚。戴紅頂子象個大員模樣的金蒼蠅剛從糞坑里吃飽了來,專揀你的鼻子尖上蹲。

也等來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經,或者老秀才讀古文。蒼蠅給你傳染病,蚊子卻老是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來拿著蒲扇亂撲,可是趕走了這一邊的,那一邊又是一大群乘隙進攻。你大聲叫喊,它們只回答你個哼哼哼,嗡嗡嗡!外邊樹梢頭的蟬兒卻在那裡唱高調:“要死呦,要死呦!”

你汗也流盡了,嘴裡幹得像火燒,你手裡也軟了,你會覺得世界未日也不會比這再壞!

然而猛可地電光一閃,照得角里都雪亮。幔外邊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轟隆隆,轟隆隆,他勝利地叫著!呼——呼——擋在幔外邊整整兩天的風開足了超高速度撲來了!蟬兒噤聲,蒼蠅逃走,蚊子躲起來,人身上像剝落了一層殼那么爽。

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長空飛舞。

轟隆隆,轟隆隆,再急些!再響些吧!

讓大雷雨沖洗出個乾淨清涼的世界!

作者背景

這篇作品寫作的時代背景是:中國革命已經從大革命失敗時的低潮轉入30年代前半期,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浪潮不斷掀起、不斷深入。作品反映了當時國民黨反動派白色恐怖的黑暗統治,表達了革命者奮力摧毀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昂揚鬥志,對革命充滿勝利的信心。

內容賞析

《雷雨前》發表於1934年,登在《漫畫生活》月刊第1期(1934年9月20日出版)。關於《雷雨前》的寓意、藝術構思和寫作手法,茅盾先生曾說過:“我願意推薦《雷雨前》和《沙灘上的腳跡》;這兩篇也是象徵意義的散文,但所象徵者,和《白楊禮讚》與《風景談》之所象徵,時代不同,背景也不同,方法也不同,可以說,《白楊禮讚》等兩篇只是把真人真地用象徵手法來描寫,而《雷雨前》等兩篇,是用象徵的手法描寫了30年代整箇中國的政治與社會矛盾。”(《茅盾散文速寫集》)

閱讀這篇作品,可注意了解自然、逼真的象徵手法的運用。文中不著一字,甚至連暗示性的詞句也沒有,一切都以自然界的事物的本來面目為基礎,抓住其特徵用比擬、誇張等修辭手法作形象概括,並在其自身運動中和相互衝突中顯現其象徵寓意。如寫“清早”的氛圍:悶熱、無風,露宿的人、灰白的幔,河乾、土硬還像在“吐”“熱氣”。這都是從視覺、觸覺得來的實際感受。寫“這一天上午”的氛圍:幔外也許有風而幔紋絲不動所造成的“熱辣辣的一股悶”,汗膩膠著皮膚像結成了一層殼,真實地再現了隨時間推移,熱悶增強、壓抑鬱悶的氣氛也隨之增濃的真切情景。“午後三點鐘光景”,到“人像快要乾死的魚”時,“天空那灰色的幔”才“裂了一條縫”!但這“黑暗王國的一線光明”轉瞬即逝,那幔和密雲不雨的情勢也極其頑固:“空氣比以前加倍悶!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把鬱悶膩熱的氛圍渲染到極點。這一系列逼真的描述給人以身臨其境、身受其害的真切感受,所激起的撲息悶熱、改變環境的渴求也愈來愈烈,使處在國民黨反動派製造的白色恐怖之中的讀者自然地由自然環境聯想到重壓的政治環境,自然地接受了作品的象徵性寓意,也很自然地了解“執刀巨人”這一象徵性形象,會讚賞和支持其奮力砍幔的舉動,甚至也和他一起“咆哮發怒”,這是在逼真描寫中寓以象徵意義的成功之處。

作品藝術形象的象徵意義:開頭以雷雨前悶熱難忍的窒息氣氛,象徵國民黨統治之下的黑暗社會現實,接著指出由於反動統治,即“滿天裡張著個灰色的幔”,因而引起革命力量的反抗,即“巨人的手拿著明晃晃的大刀在外邊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在激烈的鬥爭中,儘管幫凶們紛紛出來搗亂,然而革命者不畏強暴,迎著黑暗勢力搏擊,“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文章結尾表明美好社會必將到來,“讓大雷雨沖洗出個乾淨清涼的世界!”

作品的語句精練、有力。“你會覺得世界末日也不會比這更壞!”這句雙關語有深刻的含意,分外打動人心,分外能反映人民要求推翻反動統治的渴望,分外激勵讀者和巨人一起去破壞由幔和可惡的蟲豸們組成的讓人透不過氣的“雷雨前”的處境。作品中用短促遒勁的語句,寫形勢巨變,有震撼人的力量。“猛可地”一語很有氣勢;“電光一閃”一語給人以強烈的快感;“轟隆隆,轟隆隆”,雷聲威猛,“呼——呼——”風力強勁,“蟬兒噤聲,蒼蠅逃走,蚊子躲起來”和“人身上像剝落了一層殼那么一爽”相對照,局勢突變,痛快之極。最後用分行詩句方式點出散文的“眼”:

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長空飛舞。

轟隆隆,轟隆隆,再急些!再響些吧!

讓大雷雨沖洗出個乾淨清涼的世界!

這畫龍點睛之筆遒勁、灑脫,似閃電、如雷鳴!喊出了讀者的心聲,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作者寫“雷雨前”那密雲不雨的鬱悶膩熱和雷雨將作的霹雷閃電的氣勢與氛圍,使人想起曹禺的劇作《雷雨》;寫執刀巨人搏擊灰色的幔,寫蒼蠅、蚊子和蟬兒的蠢動,並以作者自己的口氣呼喚大雷雨,使我們想起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文學史上的這些大作家們,都運用了象徵手法,都各以其獨特的創作與審美觀點把現實生活提供的素材精心提煉,把我們帶到他們精心構造的藝術境界,給人以思想薰陶,給人以美的享受。

寫“清早”的氛圍:悶熱、無風,露宿的人、灰白的幔,河乾、土硬還像在“吐”“熱氣”。這都是從視覺、觸覺得來的實際感受。

寫“這一天上午”的氛圍:幔外也許有風而幔紋絲不動所造成的“熱辣辣的一股悶”,汗膩膠著皮膚像結成了一層殼,真實地再現了隨時間推移,熱悶增強、壓抑鬱悶的氣氛也隨之增濃的真切情景。

“午後三點鐘光景”,到“人像快要乾死的魚”時,“天空那灰色的幔”才“裂了一條縫”!但這“黑暗王國的一線光明”轉瞬即逝,那幔和密雲不雨的情勢也極其頑固:“空氣比以前加倍悶!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把鬱悶膩熱的氛圍渲染到極點。即從第一至第三個意段,寫清早還在發熱的石橋、被雲遮住的太陽、龜裂的泥土,寫午後三點鐘對降溫無濟於事的電閃、雷鳴。

這一幅幅關於天氣景象的圖畫,表現了郁悶窒息、密雲不雨的天氣景象,因此作者渴望“讓大雷雨沖洗出個乾淨清涼的世界!”

象徵意義

文中“灰色的幔;蒼蠅、蚊子、蟬兒;風雷閃電;執刀巨人;大雷雨”各象徵了什麼?

提示:

灰色的幔:國民黨統治和一切反革命力量

蒼蠅、蚊子、蟬兒:反動官僚、幫閒文人

風雷閃電:一切革命力量

執刀巨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大雷雨:革命高潮,推翻反革命統治的的大決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