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要下山
1995年,在外面走南闖北十多年的雷賢坤回到了自己家鄉雲和鎮柘園村,山還是那山,人還是那人,村子還是一點變化都沒有,村民每天起早摸黑,卻連吃飽穿暖的基本要求都達不到。雷賢坤心如刀絞,兒時要讓全村人都富裕起來的夢想一遍遍在眼前浮現。
90年代,普遍流行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剛過而立之年的新“村官”雷賢坤想,發動全村修一條機耕路吧。可是柘園村在海拔700多米高的鹿角尖上,修建幾十公里的機耕路在財力、物力上根本行不通。“有這么多錢,我還不如把全村搬到山外去!” 雷賢坤隨即否定了修路的構想,卻被突如其來的想法嚇一跳。於是,“整村搬遷進城,下山脫貧”的大膽構想,就被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雷賢坤提了出來。
同年,時任縣委書記的劉秀蘭到柘園村調研,對柘園村“整村搬遷進城,下山脫貧”的思路十分支持,並且隨即召集了財政、水電、扶貧、農村信用社等部門負責人召開專題現場辦公會,提出了實施“梯次搬遷、生態移民”的新思路,決定對柘園村實行大跨度整村遷移扶貧。
由於柘園村在離縣城不到兩公里的麗浦線上有30多畝耕地,得天獨厚的條件,讓柘園村免去了尋找安置點的麻煩。1997年6月,在雷賢坤的說服下,村里7戶開明的農戶決定做“領頭羊”下山一試,柘園村轟轟烈烈地打響了整村搬遷的“第一槍”。雷賢坤原來就是做木材和房屋拆遷生意的,在村子需要用人的時候,他的施工隊成了村裡的免費勞動力。1998年11月,首批7戶35名柘園村民扶老攜幼,走出深山,在距離縣城2公里的“柘園新村”安家落戶。
讓幾乎從未出過山的農民們放棄故土下山生活,村民顧慮重重,雷寶興一家就是當初不想下山的農戶。雷寶興說:“在山上過慣了,對城裡又不了解,怕在山下被人欺負,更怕沒地方砍柴賣,錢賺不來。”而村民雷穩友則說:“祖祖輩輩都在山裡,我們家不想下山見什麼世面,在山裡生活也很好。”雷賢坤帶著村兩委幹部,一次次踏進思想頑固村民的家,幾乎踏破了他們的門檻。同時,第一批下山的7戶農民生活日漸好轉的喜訊,給別的農戶也帶來極大鼓勵。
2004年12月,第二批27戶農戶90多人再一次下山定居。2007年春節前後,最後一批23戶農戶83人也終於搬遷下山。
我們一定要富裕
柘園村長達9年的大轉移拉鋸戰宣告結束。下山來,如何富起來?一場更大的“戰爭”在“柘園新村”開始了。
雷賢坤想,下山後首先要解決村民的就業問題。雷賢坤與村兩委幹部分兩種情況對村民進行幫扶,對有一定經濟頭腦但沒有資金的,幫忙聯繫農村信用社,給予貸款,鼓勵他們自行創業;對於沒有創業能力的農民,他們就近幫忙聯繫工作。
雷寶興家當年就貸到了5000多元的貸款,搞起了食用菌栽培,最近幾年就賺了10多萬元,蓋起了一直三層半的新房子,還買了機車、電瓶車。“當初叫我下來,我還捨不得呢,早知道下面這么好,我就趕在第一批下來了。”雷寶興樂呵呵地說。
雷賢坤自己則創辦了木製玩具廠,吸納村里富餘的勞動力到他的玩具廠和房屋拆遷隊就業。9年來,在雷賢坤的引導和帶動下,村裡的能人創辦了5家木製玩具企業,這些原本貧困的農民也當上了老闆,除安排本村村民就業外,還吸引外地的勞動力來新村就業。該村年栽培食用菌15萬袋,許多村民靠“搖錢菇”致了富。
目前,柘園新村的人均年收入達到3000多元,是以前在老村時的好幾倍,很多大齡的單身漢也結束了單身生活。兩年前剛娶上媳婦的大齡青年雷梅坤說:“是賢坤書記幫我們跨出了這一步,沒有他和村兩委的下山計畫,我們還在山上過著以前砍柴賣錢的生活呢。”
柘園新村還致力於基礎設施建設,身為黨支部書記的雷賢坤,經常往鎮裡和縣裡趕,積極向上爭取扶持,對新村實行水、電、路、通訊、有線電視、排污、綠化等方面的綜合治理。9年來,柘園新村共投入710萬元用於配套設施建設。
雷賢坤說,整村搬遷已經完成了,但是離我小時候希望全村人一起致富的夢想還很遠,我還有許多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