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針道... 8
一、人體:形氣之辨... 8
二、疾病:正氣不平... 10
三、醫生:無為而治... 13
第二章 針理... 15
一、經脈原理... 15
二、分形原理... 18
三、應象原理... 20
四、調氣原理... 22
第三章 診法... 24
一、脈診... 24
二、按診... 28
三、望診... 30
四、問診、聞診... 30
第四章 斷法... 31
一、斷病位... 31
二、斷病性... 34
三、斷病勢... 35
四、斷病因... 37
第五章 選經... 39
一、手三陰經... 40
二、足三陰經... 41
三、手三陽經... 43
四、足三陽經... 45
第六章 選穴... 47
一、傳統腧穴理論... 48
二、分形理論... 50
三、局部選穴... 59
四、選層... 60
附:選穴舉要... 61
第七章 配穴... 61
一、配穴的基本思路... 62
二、從經配穴... 62
三、從部配穴... 67
第八章 取穴... 69
一、上肢部... 70
二、下肢部... 77
三、頭頸部... 83
四、背部... 84
五、胸腹部... 85
第九章 手法... 86
一、先利其器... 86
二、指力根基... 87
三、治神調氣... 88
四、補瀉留疾... 90
五、氣至得氣... 92
第十章 治法... 95
一、頭部諸疾... 95
二、胸部諸疾... 97
三、腹部諸疾... 99
四、小腹諸疾... 101
第十一章 治法II 102
一、上部諸病... 102
二、下部諸病... 105
三、虛實治法... 107
第十二章 雜談... 111
一、經絡是什麼... 111
二、腧穴是什麼... 114
三、穴法與手法... 116
四、軟外與神內... 117
五、針刺諸問瑣錄... 118
附文1 自學針灸入門必讀... 119
附文2 形氣之辨,對話中西... 122
附文3 小議針灸的劍宗與氣宗... 124
附:醫案索引... 126
後記... 127
自序:針灸路上的困惑與求索
轉眼間,在針灸路上行走了二十年。這本針灸小書行將出版之際,直想把路上的風雨悉數傾訴,一吐為快。
對針灸的興趣,源自幼年的經歷。祖父是醫生,之前在鎮上,後來到村里。那時對中西醫完全沒有概念,只是覺得從瓶瓶罐罐里數好藥片,包成小包發給病人,是件很愉快的事。不過,更有意思的,還是長長一根針,扎到頭上腿上,就能治病。祖父去世很早,沒來得及把自己的經驗心得留下來。但播下的這顆針灸種子,已經在心底慢慢發芽。
真正走進針灸的大門,是高考之後。至今猶記手捧錄取通知書時,內心強烈的喜悅,這是當年自己能去的最好的大學,和最喜歡的專業。大學時代,學習只為一個目標,想做個好醫生。無奈資質平庸,學習又不得法,只是花了不少苦功笨力,背經典,背歌訣。直到畢業考研,對針灸的興趣已經消磨殆盡,堅決改投方劑門下。
回想起來,大學時代的針灸學習,為日後儲備了必要的專業知識,但留下更多的,其實是一處處難解的困惑。
困惑一:經絡到底是什麼?
作為整個針灸學理論體系的根基,經絡理論,是長期籠罩心裡的一團迷霧。是神經?是血管?是淋巴?是組織液?是細胞膜?是組織間隙?是鳳漢體?是大腦皮質的記憶?連你自己都沒法從心裡說服自己,教我如何能信你?
困惑二:針灸學的理論體系有結構性缺失。
針灸專業開設的核心課程,包括經絡學、腧穴學、刺灸法和針灸治療四門。與中醫學相比,經絡學約等於中醫基礎理論,腧穴學約等於中藥學,治療學約等於中醫內外婦兒。多出的刺灸法為針灸特有。可見,作為學科,針灸學有兩部分內容明顯缺失,一是診斷學,二是處方學。沒有診斷學,如何判斷病變經脈所在?如何選經取穴?沒有處方學,配穴都基於幾條原則,或是經驗,這能可靠嗎?
困惑三:有效的方法穴位怎么會那么多?
同一個病,用毫針、梅花針、火針、三棱針、腕踝針、腹針、耳針、反射區、筋膜鏈,各種各樣的方法、理論,都可以治,而且講出來的效果都那么好。同一個病,有幾十甚至上百個穴都能治,講的效果同樣也都很好。但問題是,誰能告訴我,對眼前的這位患者,該用哪種方法,選哪個穴?
更多的困惑,不再一一列舉。為惑所困,終於放棄了針灸,改學方藥。不過,命運有時偏偏喜歡捉弄人。工作後,陰差陽錯,無疾做了老師,進了針灸教研室。當時心裡的想法就是一個:自己讀書時學的稀里糊塗,如今做老師,總不能還是照樣糊塗地教學生吧?正是在這個想法的激勵下,磕磕絆絆,一路走到今天。
最初的振奮,來自黃龍祥老師的著作《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回顧歷史,第一次對經脈有了全新的、清晰的認識。經脈是什麼?經脈是古人對人體特定部位間存在特定聯繫這一現象的形象化理論表達。有了這一點認識,以往看似雲山霧罩,迷霧重重的經絡學說,倏忽間撥雲見日。
進一步的深入學習,是跟從趙京生老師讀博之後。引領走入學問殿堂,師恩重於山,終生銘記。指點、教誨、啟發、棒喝,數不勝數。趙師對兩種經脈理論的分別,對脈診法的強調,對針刺手法立意的凝練,都對無疾的影響既深且遠。也正是從那時起,脈診法才進入自己的視野,並開始嘗試用於針灸臨床。
如果說理論上的學習和研究,為個人針灸實踐打下了根基,那么臨床上的“開悟”,是在左常波老師的講授中完成的。一整套關於“緯”的學說,在當時的無疾聽來,有如石破天驚:針灸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的!腳脖子、腿肚子,這些俗稱對針灸選穴竟然居功至偉。此外,在董氏奇穴體系的映照下,傳統針灸理論的面貌顯得更加清晰。沒有參照,就很難發現。
最後一次重要啟發,來自許躍遠老師的脈診課程。長久以來,困惑於如何將脈診法套用於針灸臨床。課堂上學到的以五臟為核心的脈診法,用於指導方藥大體沒問題,但在針灸診療上,明顯不適用。所幸許老師的脈診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將人體各部完全對應到寸口脈上。對針灸臨床來說,將這兩種脈診法參合套用,終於可以應對絕大多數情況。
學習至此,剩下的主要就是一點一滴的臨證積累,體悟總結。慢慢的,慢慢的,一個朦朦朧朧的診療思路逐漸成形:診脈,了解周身氣機狀態;針刺調氣,以為呼應;再診脈,觀其動靜,直至氣平。一次與好友交流中,靈光乍現,將這一思路凝練為8個字: 傾聽脈語,憑針達意。思路一旦清晰,方向隨之明確,眼前的路也就一點點開闊起來。
多年頑固的失眠,精神的長期抑鬱,屢攻不克的痘疹,數十年的腹瀉便秘,又或者眩暈突發,耳聾暴起,鼻衄如泉,痛經欲死,乃至高達44℃的發熱驚風。當脈診成為診察氣的途徑,患者體內本不可見的氣,於是實時呈現出來。而憑藉一根細小的針,醫生的心意也可以很好地傳遞給患者。一來一往之際,哪還有病魔,對抗又何必?只剩下傾聽,只需要達意。
現代針灸臨床,與兩個西醫學科漸行漸近,一是神經內科,一是軟組織外科。無可否認,這種局面的出現,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為針灸學科在新形勢下的發展。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在現代醫學理論模式下尋得適合自己生長的領域,一定不是壞事。不過,進一步看,這兩種方向下,針灸的理論基礎,已經基本脫離了經絡傳統,唯解剖學馬首是瞻。揚棄不一定是壞事,任何時代要進步,都離不開對傳統的揚棄。只不過,在揚棄之前,我們是否有必要甄別一下,經絡這個虛而不實的概念,是否還有哪些可取之處,可以為今天的我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甚至依然可以作為理論的基礎呢?虛化,而非實化,對人體和疾病的認識究竟還有沒有意義?
當神內、軟外在針灸界大行其道,各種針具、微針系統、奇穴理論風起雲湧,傳統針灸,你還能做什麼?當起效快捷成為針灸最重要的臨床優勢,傳統針灸,你的地盤還剩下幾座山頭?當經脈理論飽受質疑,賴以生存的基礎遭受業內外的摒棄,傳統針灸,你還憑什麼活下去?如果這些問題也能引起您的共鳴,不妨翻開這本小書,或許能發現一些傳統針灸的有趣之處,有用之處,有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