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邱山

雲邱山

關王廟鄉大河村境內的雲邱山是晉南勝景之一,有五龍宮、八寶宮等著名景點,有“河汾一帶第一名勝地”美譽。

鄉寧境內雲邱山
Yunqiu Mountain
雲邱山
雲邱山位於關王廟鄉大河村、坂兒上村境內,此山層巒疊嶂、奇峰嶙峋、峭壁千仞、氣勢磅礴歷代就是晉南勝景之一,古有“南有武當,北有雲邱”之說。山上有梯子崖,一線天、回心石、臘台、天梯等自然絕景;有五龍宮、八寶宮、一二三天門、玉蓮洞、祖師頂、玉皇頂、多寶靈崖寺、和尚崖石刻、泰王廟及洞冶井等文物古蹟遍布山上山間,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是我縣一處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雙重文化遺產,唐至現代, 素有“河汾一帶第一名勝地”之稱譽。
在這塊神秘的熱土上,蘊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諸如:黃河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豬首文化、晉文化、鄂文化、生殖文化、仰韶文化、祭祀文化等。 豐富的文化資源與自然風光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資源優勢。從東往西,從南到北都有可開採的旅遊項目。
東部有秦王山、斷山嶺、原始森林、七郎廟、紅石洞、澗底古民居等景點,直接填補著臨汾——壺口旅途中的景點空白;
南部有久負盛名的雲邱山、馬匹峪、韓山、尖山、林山、黃華峪、華靈廟、古戲台、朱子家訓、摩崖石刻、古樹等石山森林區景觀;西部有黃河峽谷、古碼頭、古民宅、清代長城、神仙橋、萬寶山、世外桃園、鸛雀窩、仰韶遺址、春秋古墓、樹化石群等黃河勝景;
北部有高天山原始森林、雲泰山、植物種植園、古祭壇、夏代古墓群、宋家溝水庫、摩托垣等黃土高原風光;中部有結義廟、壽聖寺、千佛洞、柏山荀祠、南山公園、印台山、溫泉、古鄂名勝等景觀。加之現有的農建工程、造林工程、水利工程、畜牧工程、作物種植基地、風土民情,以及名特優產品,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輝映亮點的水、陸並舉的旅遊資源,具備了強盛的市場競爭能力。
奇特的旅遊資源亮點閃閃發光,以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優美的自然風景為一體的雲丘山景區,作為理想的休閒地、山西名山,越來越多地吸引著四方遊客,每年二、三月間,人們風起雲湧,朝山遊覽,僅農曆二月十五遊覽人數竟達四萬餘人。
人們嚮往雲丘山的主要原因在於:雲邱山地處呂梁山與汾渭地塹交匯處,面積35平方公里,從南北望,若天頂高榘,接北斗而傲蒼穹,古日“崑崙”,俗稱“北頂”,雲丘,頂托“天池”接“北斗”,懷抱“中土”貫“中社”。
上古先民以其為“高榘”(圭臬),觀斗建,劃分至,制定了夏曆,建立了先進的天文歷史觀測傳統。
雲邱,雄居汾水之陽而擁厚土汾陰,神塔高豎其陽而牝門幽隱其陰,歷為三晉男女春日放野,狂歡祈生之著名場所,每年二、三月間的傳統廟會,就是中和文化傳統的延伸。
雲邱,比肩武當山,齊名白雲觀,是中華道教的北方叢林,龍門派的又一祖庭,元代受創的再生之地。
雲邱,自三代起就是唐堯、虞舜和夏禹的望岳。景區特殊的哈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環境形成了奇峰異景,人文景觀30餘處,自然景觀50餘處,如神塔疊翠、玄門結脆、張公背婆、老君葫蘆、雙虎守院、栓馬石樁、金雞報曉和仰天巨神等自然景觀。特別是蠟台夜光、石穴藏冰、鬼石自拍、桑楸換樣、青鳥定風,禮泉揖讓、地牛吼雨、毛頭踏雪、閆王勾魂等自然奇觀更是神秘莫測,讓人稱奇。
博大精深的文化積澱又給雲邱山增添了精靈,從隋唐起就有佛徒在此鑿窟造像,所遺玉天洞隋唐佛教文化之精品、多寶靈岩寺佛塔為晉西南僅見之明代浮圖、玉蓮洞為宋元道徒修行之聖地、唐代(佛)經刻、摩崖造像、宋代龍公龍母石刻、明代浮圖、元代道宮、明清古建,無不引人入勝。
八寶宮、五龍宮、一、二、三天門、祖師頂、玉皇頂點綴山巔,繪製了一幅“天人合一”之立體畫卷,流芳溢彩,引人注目。
雲邱與武當山齊名,歷史上譽有“藐姑射山最秀之峰巔”之稱和“河汾一帶第一名勝地”之譽。雲邱,山奇險、水清秀、春花、夏冰、秋紅、冬雲、地靈、人傑,是尋覓傳統文化遺蹤,領略天然奇景神韻的最佳境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