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就在練兵場的西側山坳,雲林寺隱身而立,它背倚五峰,門臨雙潤,得山環抱之氣,也得寧靜清幽之境,雖不能與靈隱的棲霞寺、天台的靈光寺堪稱,卻也是湘鄂贛三省交界之地的一處名寺。
幾記清鍾穿林越水而來,將我從想入非非中敲醒。日起日落,月圓月缺,雲林寺的木魚聲早已融入自然的天籟,雲林寺的鐘聲一次次地敲響五尖山的寧靜,又一次次地撫平五尖山的寂寥。深山藏古寺,是一縷幽寂的簫音,孤獨地響了千年。
雲林寺創建的具體年月,已經是一團無法索考的歷史煙雲,據臨湘史志載,最早始建於三國時期的吳太元一年(公元251),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歲月悠悠。雖屢經戰火的摧殘,依舊不屈不撓地守住這一方水土。至今樟古、松挺、鳥鳴、泉流。一進大門,便一腳跨進了遠古,那遙遠的歷史似覺仍然伸手可及。
山頂,有一座巨大的、金光耀眼的觀音坐像。相信就是她的子民建造的,因為,在五尖山,似乎任意角度都能看到這座閃著金光的觀音。
傳說
雲林寺又名祖師殿,元、明幾朝修繕不斷,至乾隆五十五年、光緒十七年、民國七年進行過大的修繕,此寺占地面積達1200平方米,香火旺盛。後毀於解放戰爭,建公園後已修復了大雄寶殿。
雲林寺,修寺者,是躲在二十四史里的一個人物,叫石光,做過岳州通判,官不大,魂不小,據說他是玉帝身上分出的一魄。後來棄了花翎頂戴,在五尖山玄機洞裡修行。某夜,有個絕色娘子踏雪而來,求在洞中借住一宿。石光以偈語四句婉拒了。偈曰:
口乾喝滴崖前水,肚餓吃塊石壁絨, 三修古佛成大道,生來不與婦人同。
娘子聽了,一笑而去。石光忽然想到,佛身無男女之別,故為佛,人身有男女之別,故為人。而他雖修得心中已無男女之念,眼中卻有男女之別,還遠未入大淨之境呢。想那女子萬一跌下了懸崖或遭遇了虎狼,他這半世的苦修,也抵不了造下的罪孽啊。急忙就追出洞去,果見那絕壁的一棵虬松上,牽掛著一件花衣。石光一時萬念俱灰,也跟著跳了下去,卻被一朵祥雲托起,原來是觀士音前來度他。看來,佛與非佛,原來只有一念之差,一步之差。是故佛門之內,既講苦修,又講頓悟。苦修修平常心,頓悟悟不平常心。常與非常,而成自然。
雲林寺格局不大,三級石階,一幅老牆,青苔覆掩的瓦棱間,搖幾桿無名的野草,飄幾縷人間的柴煙。一個護法在天井邊蹲著,洗一把剛從園子裡扯來的菠菜。看了,你會覺得隨便哪一幢房子,都是可以成為廟堂的。問她這裡可是山頂了?護法笑而不答。又問還有什麼好景致?她指了指身後那扇門。打開門,一眼望過去,突突突的全是山巒,卻無脈可以貫穿,一個個都很自在。雲於其間加減乘除,樹在雲外起承轉合,就完成了一個世界。而世界,卻是一扇門,誰家裡都有的。 又發現五尖山並不止有五座,一如九天並不止有九重。古有九五之尊,世人皆以為尊的是帝王,原來卻尊的是無限,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境界吧。
出雲林寺,往下走,在半山腰還有一座古剎“大悲寺”。大悲寺以前叫玄天寺,大悲寺為庵堂,是江南較有名氣的廟宇。它現在沒有任何有關它歷史的記錄,只有景點的介紹牌。大悲寺是一幢三檐三層寶剎。底層是“大雄寶殿”,第二層是“三世殿”,三層是“觀音殿”。
景觀
雲林寺位於湖南省臨湘市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望城峰頂,與馳名湘鄂贛的道教聖地大雲山遙相呼應。古寺始建於唐宋年間,歷史悠久;明清年間,佛教道場鼎盛,僧人不計其數,香雲裊裊、晨鐘暮鼓、梵音嘹繞,遠至百里外,來寺朝拜者絡繹不絕。
古寺坐落在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之中,前屏後障,左侍右衛,玉帶環腰。五尖山重巒疊嶂的諸峰,宛若朵朵蓮花綻放在西天半壁。山間溪水清澈,音如琴聲,梓林似海、峰巒瀑布、珍鳥奇花讓人流連忘返。古寺面向連綿起伏的遠山,俯瞰萬家燈火的臨湘城,極目遠眺,令人心開意解,塵囂頓消,可謂仙山佛國。
隨著悠久歲月流逝,古寺幾經興衰,至上世紀末只剩殘跡橫垣,景況蕭然,這座千年古寺在默默等候有緣重振道場,再宣法音。欣逢我國宗教政策進一步開放,公民的信仰自由得到更好的尊重和保護1994年政府正式批准修復雲林寺,以促進當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促進慈善福利事業和社會安定,同時為天下佛子提供一個真修實證、了生脫死的清淨道場。古寺自全面修復以來,雖得到政府有關部門和十方善信的鼎力支持,初具寺院道場的各項功能。但因諸多原因,寺院香火不盛,難以支撐,原住持不得不丟下四十餘萬的債務棄寺而去。2003年,年輕的忠振法師放棄香港大寺院的法座,毅然歸往,重振雲林寺梵音,短短四年時間,雲林寺以其非凡的靈驗贏得了廣大信眾的皈依與膜拜,五尖山也因鼎盛的香火而名噪中南數省。
觀音大士聖佛像於2007年5月13日正式開工造像,10月3日將由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廣州海幢寺首座傳法大和尚主持舉行盛大的開光法會。觀音大士的駕臨,將會給廣大信眾及中南數省人民帶來無限福祉。聖像在塑造的前前後後,即有許多靈應故事廣為傳播,吸引了無數信眾前來膜拜,期盼一睹大士慈容。
地址
京珠高速臨湘出口處。或湖南臨湘107國道出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