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雲岩宮又稱黃帝宮。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南35公里處,新密東南劉寨鄉境內。曾是軒轅黃帝建宮築殿、練兵講武、研創八陣圖的地方。
文獻記錄
據《史記-五帝本紀》、《山海經》、黃帝宮碑刻等歷史資料記載:在蚩尤興師作亂,侵犯中原後,黃帝當時因缺將少術,九戰九敗於蚩尤。便率兵退守至新密市雲岩宮一帶練兵講武,並在此建立宮殿,成為當時中原一帶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為討伐蚩尤,黃帝招賢納士,先後拜風后、力牧、常先、大鴻為將相,與風后研創了我國最早的八陣兵法,並率部運用八陣兵法,一舉戰敗蚩尤,從而統一了中原。
早期遺物
2008年3月14日,新密市黃帝宮景區在進行植樹綠化時,挖樹坑意外地挖出了一處古文化遺址。新發現的遺址位於黃帝宮宮殿區北部一百多米處,當地民眾挖樹坑從坑內挖出了一堆碎陶片和紅燒土,經辨認有網紋黑陶、蛋殼陶、鼎腿等陶器殘片。魏殿臣介紹說:“這裡應該是一處灰坑,也就是古人生活填埋廢物的垃圾坑,周圍應該是一處古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片以黑陶為主,屬於龍山文化早期遺物,距今有4700年左右的歷史。”
據了解,此前文物工作者先後在黃帝宮內的三座古城堡上發現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遺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全法研究員曾帶隊對其中一座古堡上的文化遺址進行了試掘,出土了仰韶、龍山文化時期的陶器、骨器、石器等一批文物。去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新密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又在黃帝宮北部西馬莊村發現了面積超過百萬平方米的大型古文化遺址,包含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物。這幾處遺址密布於黃帝宮周圍與武定河沿岸,總面積在數百萬平方米以上,為中華文明探源、研究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中原活動提供了實物和考古學依據。
黃帝宮
位於武定湖北岸,依山傍水,環境幽雅。大殿內香燭繚繞、祈器聲聲。一個個神態虔誠的遊子跪拜在先祖黃帝面前,祈禱著平安與幸福。人祖軒轅洞內,黃帝與風后的塑像神態悠然,栩栩如生,似在談古論今,議安天下。講武場、祖師殿、議事亭、御園和嫘祖草堂,似一顆顆明珠,鑲嵌在大殿四周,使整個殿宇錯落有致,層次格外分明。
黃帝宮前,是一水明鏡、雲霞留影的湖面,柳綠珠映,鳥飛鶯鳴,倒影浮沉,粼波閃耀,好似水中一晶宮。
對岸有三座鼎足而立的城堡。近前左右兩座,猶如宮闕。左邊的四周環水,位於龍鳳島之上,被松柏所籠罩。城堡內有風后八陣圖碑、供人們旅遊度假的造型別致的小木屋和冬暖夏涼的窯洞。右邊的坐落在清心島。最南邊的風后八陣兵俑城,恰似屏風。城堡內數百個兵馬俑組成的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再現了當年黃帝與風后布兵研創八陣的壯觀場面。
背後,是彎月狀的一泓清水。從玄女島穿過玄女峽,乘舟仰視,兩岸懸崖絕壁驚人,石頭縫裡長出的松柏青蔥密布,猶如三峽縮影,這便是黃帝宮後景“九龍潭”。潭中有一小島,島上建有一所“九龍廟”,又名“龍抓王小廟”,廟旁立有積德行善碑。相傳,古時有一少年名叫王小,因他不惜農民血汗,鞭打蕎麥收45里,待到九龍潭邊飲馬時,黃帝便命令龍抓了他。人民為此拍手稱快,故建廟立碑以示後人。在潭北尖石岩上,有一帶狀瀑布,噴銀吐玉,常年不斷,水沖石岩聲大如龍吟,似驚雷轟鳴,被世人之為“響水潭”。有響水詩曰:“文殊謁罷道心清,坐澄流水下古城。地不蘆岩懇瀑布,滿天風日聽雷聲。”
這裡如畫的風景,有人作了客觀的比喻,說它“大似盆景,小似西湖”。
夜色下的黃帝宮更加迷人、浪漫,人們載歌載舞,歡聲笑語,好似在與南對岸風后八陣兵俑城內一尊尊兵俑衛士嬉戲交流,盡展現代人的風采。景美人醉,這一切好似勾勒出一幅古老而深情的畫卷。
黃帝宮作為人們朝聖拜祖、旅遊度假勝地,歷代吸引了眾多文人騷客。明代詩人張於階撰有一首贊黃帝宮八陣詩:“徘徊風后陣,八面列高嵩。馬走煙霞外,人行日月中。流泉寒小鷲,硤石引長虹。遠望龍蛇蚰,圖旋十二宮。”清代著名詩人錢青簡留詩句頌之:戰敗蚩尤犒旅徒,雲岩深澗葬兵符。千秋永罷干戈事,蔓草寒煙鎖陣圖。
“近幾年,黃帝宮經過修復建設,已成為風景優美的旅遊區和避暑勝地。遊人們盡心盡情地乘舟在湖面上穿梭。釣魚台、天然游泳場和水上歌舞廳,給古樸、典雅的旅遊區增添了無限生機。
最新發展
黃帝宮目前處於開發狀態,由銀基投資,新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黃帝宮不斷擴建,目前已利用土地千畝余,種植了各種各樣的觀賞樹木,並且修建由黃帝宮至鄭石高速的高速大道,準備以黃帝宮為中心,建立一個集文化、休閒、度假等各種旅遊項目為一體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