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古寺

雲岡古寺

雲崗古寺 位於東莞石排埔心村,雲崗古寺當今主持為釋演然。

古寺簡介

風吹樹葉,能聽見一陣沙沙聲。鳥語、檀香以及灑落地面的日光,你難以想像,從車馬喧囂的石排太和路繞牆而進,會有一個清幽典雅的雲崗古寺 。

雲崗古寺 所在位置,歷來都是石排的繁華地段。有專家推測,雲崗古寺建於宋朝,是東莞境內唯一一處擁有明清重修題記的古建築。

歷經千百年,雲崗古寺 一度破敗,幾次重修,還被改造為社學,成為教書育人之地。

荒廢十餘年後,2004年,雲崗古寺 列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香火復燃,成為信眾的心靈皈依;2012年,成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起源

古寺歷史或可追溯至宋朝

雲崗古寺 位於石排埔心村。石排文廣中心文化組組長李傑松介紹,在古代,埔心、谷嚇、塘尾、燕嶺等7個村落均屬於雲岡鄉,後來雲岡改為雲崗,古寺的得名應該是由地名而來。據說,雲崗古寺也是由這7個村的村民出資建造。

2004年,華南理工大學專家組,前來考察埔心古村落,根據寺廟的布局、樣式,他們得出結論:寺廟建於宋朝。

雲崗古寺 當今主持釋演然師傅說:“古寺的初建年代並無史料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寺里的幾個重要證據,來推斷它的年份。”

釋演然師傅帶著我們走到古寺門前,指著橫樑上一行字,念道:“清雍正二年重修”。記者看到,字跡已經模糊,肉眼難以分辨。隨後,演然師傅再次介紹古寺二進橫樑上的“鐵證”:橫樑上刻著的“大明弘治十六年歲次癸亥昭陽季冬榖旦合鄉信士重建”字樣清晰可見。加上三進橫樑上寫著的“清順治十一年重修”字樣,雲崗古寺共保存著三個年代的重修題記。

李傑松解釋,這些證據說明,古寺在大明弘治十六年(距今510年)就已經存在;而古寺要重修,說明其原有建築已經破敗到一定程度,而古代磚木石結構的建築,預計能夠經受100年左右的風雨侵蝕。

若按此推算,古寺應是建於610年前,即明朝開國年間,與專家推斷的宋朝仍有一段差距。

不過,記者隨後看到,在古寺內一塊用透明玻璃鑲嵌的地板,上面寫著:“此地磚乃本寺於南唐時期的青磚地板”。2009年重修寺廟時,這些磚被專家鑑定是千年歷史的青磚地板。由此說,這古寺是宋朝所建,也就不難理解了。

鼎盛

融儒釋道三教於一體

古寺所在位置太和路,歷來是石排的商貿中心區。以前,這片地方叫“上市”,至今仍有老人家沿用古時叫法,古寺旁邊的一所診所,就叫“上市診所”。

上市是石排的“十里長街”。根據村裡的老人回憶,“十里長街”酒肆茶樓林立,清末民初,還有鴉片館。長街入古寺處有一牌坊,牌坊到古寺是一條青磚地板,古寺正門前有一處放生池,旁邊還有個戲台,香火鼎盛,輝煌一時。繁盛時期的雲崗古寺估計有兩萬多平方米。

雲崗古寺 旁邊有一間洪聖宮,供奉廣利洪聖大王。洪聖大王是南方沿海地區信奉的海神。

記者提議登上高山,俯瞰古寺全景。此時,雲崗古寺和洪聖宮三進的格局清晰可見,煙火裊裊,確實是鬧市的一方淨土。而在古寺最右邊,有一處坍塌的建築,橫樑、牆體皆被燒得漆黑。

李傑松介紹,那裡原是一座文昌廟,曾租給私人做食堂,2004年的一場大火,將寺里的一切化為烏有。三座廟曾是一體的。

提起文昌廟的消失,在場人無不惋惜。由於毀壞嚴重,文昌廟沒能與另外兩座寺廟一同納入省、市文保單位,因此重修也已希望全無。

演然師傅向記者解釋,雲崗古寺代表佛教、洪聖宮代表道教、文昌廟代表儒教,儒釋道三教合一,體現了中國兼容並包的文化。

據了解,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曾經在魏晉南北朝及兩宋間發展到了頂峰,如貴州的青龍洞古建築群、山西的懸空寺,都是三教合一建築的代表。

變遷

清末改成社學,後破敗成“牛欄”

雲崗古寺還有一個名字,叫“雲岡社學”。

提起雲岡社學,又不得不提起埔心村歷史名人王德榜。

王德榜生於1837年,是湘軍名將,追隨左宗棠開墾新疆;並在中法戰爭中,與馮子材同造1885年二月鎮南關大戰勝利,成為民族英雄。

《石排史抄》有記載,雲岡社學是王德榜所建。《東莞縣誌》關於王德榜中提到:光緒七年(1881年),王德榜奉命赴雲南就職,途經石排,因此回鄉祭祖修墳,招募一批鄉中子弟入其部下,並建立雲岡社學,教貧困子弟讀書識字。

李傑松稱,埔心村的多位老人證實,自己曾在雲岡社學就讀,甚至在80年代,都還一度辦學。塘尾村多出秀才、舉人,雲崗社學的歷任校長都是塘尾人。

上世紀80年代,各村鎮興修學校,雲崗社學廢棄不用,自此淡出人們的視野。

2000年,釋演然師傅受宗教部門委派,前來管理雲崗古寺,他回憶:“寺廟破敗程度,是我沒有想像到的。廟裡四處漏水,隨時有可能坍塌,沒有菩薩,沒有像樣的路,只有幾塊磚頭墊在泥濘的路面。村民在裡面養牛,乞丐也住在裡面,寺廟門前堆滿了生活垃圾,齊到樹腰上,整整花了兩個月才把垃圾清走。”

古寺旁邊一塊紅砂石材質的碑刻,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碑刻殘缺,長約1米,寬0.5米,似牌坊的形狀。演然師傅介紹,2009年重修洪聖宮時,挖地基的工人發現一塊大石頭,不易清理,故而用錘子敲碎。釋演然師傅發現,立即請人將碎片復原。殘留下來的碑刻上有八仙圖案,中間的刻字仍然可見,大意為有一人在古寺許願,後來靈驗了,因此刻碑留念,落款是明朝萬曆三十三年。

重生

蜚聲遐邇,醞釀建民俗文化村

2004年,沒落的雲崗古寺 迎來了重生的機會,它以埔心村建築群的名義,被評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並由專家出設計方案,復原古寺原貌,進行修繕。

2006年,雲崗古寺動工重修。

2009年,洪聖宮動工重修。當時,釋演然師傅遇見一位順德居士,居士看到寺廟破敗不堪,善心頓起,無奈經濟實力有限,因此,他找到了自己的妹妹黃女士,出資建造,共捐出120萬善款,洪聖宮大半部分的重修款出於此。 2012年,雲崗古寺成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專家評價說,雲崗古寺是同時具有明、清重修題記的古建築,在東莞尚屬首例。

10年來,在演然師傅的管理下,雲崗古寺一步步重拾輝煌。如今的雲崗古寺,寧靜古樸、禪韻深深。在古寺外,停放著一些外地車,都是珠三角地區誠心前來祈願的。

今年年初,石排政府還計畫,將該鎮埔心村內的26棟舊房屋,改造成一個文化休閒村,取名“雲崗古苑”。改建後將集旅遊、運動、休閒為一體,將有清吧、咖啡館、情侶餐廳、露天派對、許願樹、茶莊、特色美食餐廳、特色私房菜館等場所,四周還有綠蔭小道、亭閣迴廊、近水樓台,展示埔心的多元民俗文化風情。

這與釋演然師傅的想法吻合,他表示,只有這個方式,才能讓雲崗古寺 的繁盛持久不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