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雲南重樓的根莖。全年均可採挖,但以秋季採為好,曬乾或切片曬乾。
性味歸經
性微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作於疔腫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扑傷痛、驚風抽搐。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葉6~10片輪生,葉柄長5~20mm,葉片厚紙質,披針形、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長5~11cm,寬2~4.5cm。花梗從莖頂抽出,頂生一花;花兩性,萼片披針形或長卵形,綠色,長3.5~6cm;花被片線形而略帶披針形,黃色,長為萼片的1/2左右至近等長中部以上寬2~6mm;雄蕊8~10,花葯長1~1.5cm,花絲比藥短,藥隔突出部分1~2mm。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區域
主產雲南、貴州、四川。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林下或路旁草叢的陰濕處。
藥材性狀
根莖類圓柱形,多較平直,少數彎曲。直徑1~6cm,長4.5~12cm。表面黃棕色,少數灰褐色,較平滑;環節較稀疏,突起不明顯;莖痕半圓形或扁圓形,不規則排列,表面較平或稍突起。質堅硬,不易折斷,斷成粉質或角質化。氣微,味苦。
化學成份
含多種甾體皂甙,為薯蕷皂甙元(diosgenin)和偏諾皂甙元(pennogenin)的二、三、四糖甙,另含β-蛻皮激素、胡蘿蔔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