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

同時,高山所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綜合實力也得到了不斷提升。 在農業科技進步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目前,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在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全所職工正秉承“科研立所、人才強所、服務興所、開放辦所”的辦所方針,團結拼搏,奮發圖強,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與國內外農業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的合作,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發展進行科技攻關,力爭為農業科技進步和區域經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始建於1987年,位於風景秀麗的麗江市古城區黑龍潭旁。目前,高山所共有在職職工54人,其中:高級職稱9人,中職25人;博士1人,碩士18人;國貼專家1人,碩士生導師1人,省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對象)1人,院學術學科帶頭人1人。在職職工平均年齡33歲,具有一支年輕化、知識化的科研隊伍。
自1987年省政府批准成立以來,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高山所”)立足滇西北,面向全省高寒地區,以高山藥用植物、高山花卉、經濟林果、食藥用菌等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正在開發利用和具有開發利用前景的高山經濟植物開展種質資源收集、評價、遺傳育種研究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加工技術研究,開展高山野生珍稀瀕危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同時建立科技試驗示範基地,積極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示範推廣及相關科技培訓,抓好科技成果的轉化套用,促進了高寒地區種植業結構調整最佳化和提質增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同時,高山所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綜合實力也得到了不斷提升。在農業科技進步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十一五”期間,高山所共有科研項目72項(其中新增項目58項):國家級項目5項,省級項目27項,橫向項目39項;獲得麗江市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出版了專著2部,參編1部;發表論文124篇,其中核心期刊75篇,SCI收錄1篇。共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4項,獲專利授權6項。收集、引進、保存種質資源300份。承辦或聯合承辦全國性學術會議2次。建立了科研與轉化共進的機制,科技推廣和輻射服務面積年均4萬畝以上。
“十二五”期間,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將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自主創新,加速轉化,提升產業,率先跨越”的指導方針,根據國家和省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圍繞打造高山花卉、藥用植物、經濟林果、特色食用菌等四個研究領域的學科和專業優勢,著力構建公益類研究所科技創新與服務社會的三大體系:以套用研究為重點的高山經濟植物科技創新體系,以技術集成創新與套用技術為重點的新技術、新成果服務體系,以促進成果轉化推廣和產業開發為主要內容的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與培訓體系。圍繞三大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套用技術研究平台,科技開發、成果推廣平台,人才培養、技術培訓平台等三類平台。抓住機遇,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紮實推進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基本建設三項重點工作,堅持把滿足農業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作為農業科技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繼續強化為區域經濟、農業企業和農民服務,加強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發展環境,紮實推進現代農業科研所建設,提高科技對高寒山區特色農產品有效開發的保障能力、對農民增收的支撐能力、對提升產業水平、轉變發展方式的引領能力,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卓有成效的更大的貢獻。
目前,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在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全所職工正秉承“科研立所、人才強所、服務興所、開放辦所”的辦所方針,團結拼搏,奮發圖強,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與國內外農業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的合作,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發展進行科技攻關,力爭為農業科技進步和區域經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