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分布
產於陝西南部(洋縣、留壩),甘肅南部(文縣),湖北(巴東、神農架、興山、鶴峰)、廣西(南丹、凌樂),四川各地,貴州(梵淨山、雷公山、盤縣、赫章、印江)和雲南(貢山、福貢、維西、德欽、中甸、麗江、蘭坪、大理、漾濞、永善、彝良、鎮雄、保山、騰衝)和西藏東南部(察隅);分布於緬甸北部。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1-12米;幼枝圓柱形,具縱棱槽,密被金黃色柔毛,2-3年生枝密被銹色短柔毛,無皮孔,具近圓形突起的葉痕。葉生於1-3年生枝上,葉片革質至薄革質,卵形,卵狀披針形,或稀橢圓形,長2-4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具短尖頭,基部圓形或鈍,邊緣具細圓齒狀鋸齒,齒尖常為芒狀小尖頭,葉面綠色,乾後黑褐色至褐色,背面淡綠色,乾後淡褐色,兩面無毛,主脈在葉面凸起,密被短柔毛,背面平坦或凸起,無毛,側脈兩面不明顯;葉柄長2-6毫米,密被短柔毛。雄花為1-3花的聚傘花序,生於當年生枝的葉腋內或基部的鱗片腋內,被短柔毛或近無毛,總花梗長8-14毫米,花梗長2-4毫米;花4基數,白色,生於高海拔地區者花粉紅色或紅色;花萼盤狀,小,直徑約2毫米,4深裂,裂片三角形,鈍或急尖,具緣毛或無;花瓣卵形,長約2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鈍,基部稍合生;雄蕊短於花瓣,花葯卵狀球形;退化子房圓錐形,頂端鈍。雌花單花生於當年生枝的葉腋內,罕為2或3花組成腋生聚傘花序,花梗長3-14毫米,中部以上具1-2枚小苞片;花被同雄花;退化雄蕊長為花瓣的1/2,敗育花葯箭頭狀;子房球形,直徑約1毫米,具4條縱溝,花柱明顯,長約0.5毫米,柱頭盤狀,4裂。果球形,直徑5-6毫米,成熟後紅色;果梗長5-15毫米,無毛;宿存花萼平展,四角形,具緣毛或無;宿存柱頭隆起,盤狀。分核4,長橢圓形,長約5毫米,背部寬約3毫米,橫切面近三角形,平滑,無條紋及溝槽,內果皮革質。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500-3500米的山地,河谷常綠闊葉林、雜木林、鐵杉林中或林緣,灌木叢中,杜鵑林中。
衛矛目百科
衛矛目(Celastrales)屬於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顯花植物的一目,屬木蘭綱(Magnoliopsida),或雙子葉植物(dicotyledon)。12科,147屬,約2,000種。 |
冬青科冬青屬植物
冬青屬,冬青科,約400種,分布於南北美、熱帶和溫帶亞洲,數種產歐洲和大洋洲,我國約118種,長江以南各省盛產之,有些種類的木材可為雕刻和家具用,有些供庭園觀賞用,有些種類的葉煎汁可為紙漿的糊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