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柱村

雨柱村

雨柱行政村隸屬師宗縣雄壁鎮,地處鎮西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27公里,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35公里。東鄰者黑,南鄰瀘西,西鄰陸良,北鄰長沖 。轄雨柱、白兆、響水箐、稗子溝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913戶,有鄉村人口3826人,其中農業人口3657人,勞動力19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73人。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雨柱村 雨柱村

全村國土面積15.51平方公里,海拔2080米,年平均氣溫12.5攝氏度,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8094.9畝,人均耕地 2.1 畝,林地9384.9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0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5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務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094.9畝(其中:田111畝,地 7983.9 畝),人均耕地2.1 畝,主要種植 玉米、洋芋 等作物;擁有林地9384.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4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12畝,主要種植冬桃、聖桃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1960.65 畝,其中養殖面積 86.2 畝;荒山荒地 2875.95畝,其他面積 953.4畝。有煤等資源。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煤,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33.2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9.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煤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農業業。擁有企業 6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6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17戶,共鄉村人口3918人,其中男性1969人,女性1949人。其中農業人口3810 人,勞動力190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回族混居地),其中 漢族3065人,回族 746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人,占人口總數的0.0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3349人,參合率85.5%;享受低保6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29平方米,有鄉村醫生6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2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9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89 戶,占農戶總數的 0.1%。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6302平方米,擁有教師24人,距離鎮中學2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60人,其中小學生542人,中學生218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經濟發展

全村國土面積15.51平方公里,海拔2080米,年平均氣溫12.5 ℃,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8094.9畝,人均耕地 2.1 畝,林地9384.9畝。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2.3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1.75萬元,占總收入的26.7%;畜牧業收入31萬元,占總收入的0.0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80頭,肉牛40頭,肉羊5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29.59萬元,占總收入的43.4 %;工資性收入99萬元,占總收入的29.8 %。農民人均純收入1460元,農民收入以務工、務農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9人(占勞動力的19.9%),在省內務工61人,到省外務工16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通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525戶通自來水,有259 戶飲用井水,有14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5.9%)。有911戶通電,有50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2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3%、55.2 %和78.9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1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5戶(分別占總數的 55.7 %和31.1%)。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8 輛,拖拉機 3輛,機車22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1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到2010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10戶;建有小水窖61口。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2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19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3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6302平方米,擁有教師24人,距離鎮中學2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60人,其中小學生542人,中學生218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新農村建設

自啟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雨柱村委會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村委會班子為主的領導小組。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目標,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結合雨柱實際,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原則,在全村掀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潮。

小阿舍藉助當地的煤炭資源優勢,以工促農,發動煤炭礦主投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以來,共投入建設資金1000餘萬元,重點扶持雨柱、白兆、捭子溝硬化了村莊道路、建蓋了老年活動中心、公園。依託萬元增收計畫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洋芋、煤炭、村辦工廠等產業。

在村容村貌建設中,積極發動民眾,引導煤炭礦主投資建設,引導民眾投勞。全村共投入村莊道路、老年活動中心、清真寺、集貿市場建設資金1000多萬元,硬化綠化了村莊道路,使民眾的生產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

雨柱村委會始終堅持中央的總體發展思路,按照發展社會主義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有計畫、有步驟、有規劃的分步實施。以點帶面,總體推進。

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新型農民的培訓,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輸出,為農民增收新路子。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工業和農業發展不平衡。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以工哺農,力爭在5年內發展並壯一個主導農業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