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該鄉位於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西部,距尋甸縣城87公里,距雲南省會城市昆明116公里。位於東經102°42′至105°52′、北緯25°31′至25°42′之間,平均海拔2080米。東連倘甸、柯渡鎮,西靠祿勸縣九龍鄉,南鄰富民縣的東村鄉,北臨翠華鄉。屬三縣五鄉(鎮)的結合部,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較好。
環境資源
全鄉國土總面積226.8平方公里,土壤主要為紅土、沙壤土等。境內最高山峰為四哨以乾山,海拔為2680m。主要河流有雞街河、湯浪河、北屏河等;擁有大小水庫13座,壩塘61個,年畜水量730萬立方米;區域內年均氣溫在13.6℃,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4℃。年降雨量11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白芸豆、蔬菜、花卉等農作物。截至2006年,有耕地面積40126畝,人均耕地1.29畝,林地209872.8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末,全鄉3個村委會已實施村村通工程,行政村通達率為98%,87個自然村中4個已經實現通電、通路、通水、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五通, 83個自然村尚未通通有線電視, 11個行政村已有客車定時往返運輸,村民出行主要乘坐客車,出行交通方便;通有線電視508戶,入網率6.6%;有固定電話1365戶,占總戶數的17.8%。全鄉有1948戶通自來水,占總戶數的25.4%,有3967戶飲用井水。擁有電視機農戶6129戶,占總戶數的79.8%;安裝有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702戶,占總戶數的61%;其中: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337戶,占總戶數的43%。
全鄉有集貿市場1個。共擁有汽車101輛,農用運輸車137輛,拖拉機531輛,機車2631輛。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4481畝,有效灌溉率為36%,其中: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7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面積0.44畝。
截止2006年末,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103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99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94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472戶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6826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有36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其他結構住房的農戶25戶。
經濟狀況
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12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62萬元,占總收入的49%;畜牧業收入2358萬元,占總收入的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7760頭,肉牛3480頭,肉羊7790頭,商品家禽46000隻);漁業收入37萬元,占總收入的0.5%;林業收入496萬元,占總收入的6.1%;第二、三產業收入699萬元,占總收入的8.6%。農民人均純收入144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林業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為9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72人,在省內務工1690人,到省外務工182人。
雞街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鄉,農民主要經濟收入靠種植業、養殖業和林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洋芋,經濟作物主要是烤菸、白芸豆。2006年種植烤菸11000畝,實現產值1870萬元,完成烤菸稅收150.7萬元,白芸豆全鄉種植4500畝,產值365萬元。經濟林果主要以板栗,核桃為主,全鄉種植板栗24000畝,實現產值350萬元,雞街板栗以口感好、不宜生蟲而聞名,是有名的板栗之鄉。花卉業發展較快,全鄉共有240畝百合花,是全縣種植規模較大的鄉鎮之一。畜牧業主要以養殖豬、牛、羊為主,2006年實現畜牧業產值2358萬元。
人口狀況
全鄉下轄11個村民委員會,99個村民小組。2006年,全鄉總戶數7999戶,人口31946人,其中:農業戶總計7684戶,農業人口31033人;非農戶數315戶,非農業人口913人。農業人口中,鄉村勞動力資源總數20092個;勞動年齡內人口數18082人;從事農林牧漁業人數16306人;從事第二、三產業人數為3786人,分別占農村勞動力資源總數的81%和19%。
醫療衛生
至2006年,村民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村衛生所和尋甸城區的中醫院和人民醫院,鄉級建有衛生院1個,有醫生14人,其中;中職以上5人,設有病床40張;建有計畫生育服務站1個,有計生服務人員6人;建有村級衛生所11個,有村醫生22人。全鄉建有公廁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2006年獎優免補共涉及53人,5.3萬元。
文化教育
至2006年,該鄉建有中學1所,校舍面積36685平方米,有教職工92人,其中:專職教師86人;建有國小11所,校舍面積99974平方米,有國小教師162人。全鄉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013人,其中小學生3411人,中學生1602人。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9%。鄉級和村委共設有文化站1個,圖書室1個,文藝宣傳隊1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