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滑液囊支原體病

雞滑液囊支原體病

雞滑液囊支原體病是由雞滑液囊支原體(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幼齡雞和火雞的一種傳染病,又稱雞傳染性滑膜炎(avian onfectious synovitis),其特徵是關節腫大、滑液囊及肌腱發炎和實質器官的腫大。 之後加拿大(1955)、英國(1959)、挪威(1961)、德國(1961)、法國(1962)、南非等國相繼報導,世界性分布。近年來在日本和美洲發病率最高。中國養雞場也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分布危害

由於本病發展緩慢,病程長,一旦在雞群中感染,根除很困難,因此在雞群中長期蔓延,導致飼料利用率低、生長發育遲緩、淘汰率增高、產蛋量下降等。雞群如存在該病原時,易發生混合感染,加劇病情,死亡率增高,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疾病病原

MS用姬姆薩染色良好,革蘭氏染色呈陰性,在染色標本中表現為多形性球狀體或球桿狀,直徑約0.2μm,長0.4μm。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形態不一,有的為圓形,有的呈絲狀。培養時必須加血清及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培養3-7天后形成隆起、圓形、略似花格狀、有中心或無中心的菌落,直徑1-3mm。最適生長溫度為37℃。

經雞胚、組織培養或肉湯培養基傳代後可降低其產生典型感染的能力,通過雞胚對致病力的影響較肉湯傳代為小。經卵黃囊接腫18日齡雞胚可使複製出的小雞發生滑膜炎和氣囊炎。卵黃囊接種雞胚,6~11天后,死胚表現為胚體發育不良、全身水腫、肝壞死、脾腫大,皮膚有大量出血點、絨尿膜出血。

在適宜培養基中,MS能發酵葡萄糖、麥芽糖,產酸不產氣,不發酵乳糖、衛茅醇、楊苷、蕈糖。無磷酸酶活性。某些MS分離株可凝集雞或火雞紅細胞。

抵抗力與MG相似。在PH6.9或更低時不穩定,對高於39℃的溫度敏感,能耐受冰凍,但滴度下降。在卵黃中-67℃存活7年,-20℃存活2年。肉湯培養在-70℃或凍乾的培養物中4℃均可穩定保存數年。

MS在體外對泰樂菌素、氯黴素、林肯黴素、土黴素、壯觀黴素、螺旋黴素、四環素、硫粘菌素等敏感,但對紅黴素有抵抗力。

流行病學

MS主要感染雞、火雞以及珍珠雞,且以幼雛為主。鴨、鵝、鴿、日本鵪鶉、紅腿鷓鴣也可感染。人工接種時野雞、鵝、鴨、也可感染。

以直接接觸經呼吸道傳染和經蛋感染為主,通過吸血昆蟲也可感染。

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約24-80天,接觸感染通常為11-21天。

臨診症狀

12周齡以上的雞很少發病,患病最多的是9-12周齡的雞,發病率5%-10%,死亡率一般在10%以內,嚴重者可高達75%左右。病雞雞冠萎縮、發白,離群、喜臥,縮頭閉眼,生長遲緩,羽毛粗亂,步態呈輕微的八字步,跛行,貧血。排綠色糞便,腹水,消瘦。關節周圍常呈腫脹,尤以飛節和趾節為重,有時可達鴿蛋大,觸之有波動感。病後期,關節變形,久臥不起,雖有食慾但因無法採食而極度消瘦,最後因衰竭或並發其它疾病死亡。母雞產蛋量可下降20%-30%。

病理變化

剖檢時,發病早期大多數在關節、腱鞘呈明顯的腫脹,有一種粘稠的、乳酪色至灰白色滲出物存在。病程長者滲出物呈乾酪樣,被感染關節表面常為黃色或桔紅色,特徵性滲出物量以跗關節、翼關節或足墊較多,關節膜增厚,關節腫大突出。

病理組織學檢查:在關節,尤其是趾關節和跗關節的關節腔和腱鞘中可見異嗜白細胞和纖維素浸潤。滑液囊膜因絨毛形成、滑膜下層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結節性浸潤增生。

血液學檢查:紅細胞總數及血紅素量減少,有異形及異染紅細胞出現。白細胞總數顯著增高,淋巴細胞及嗜酸性白細胞減少,嗜中性白細胞及單核細胞增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