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態度

雙重態度

雙重態度是Wilson.etal 為研究態度而提出的新視角,是在美國心理學家Greenwald和Banaji(1995)基於大量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內隱態度(Implicit Attitudes),即因以往經驗和態度的積澱而形成的一種無意識痕跡,對 個 體 對 社 會 客 體 對 象 的 情 感 傾 向、認 識 和 行 為 反 應 產 生 潛 在 影 響。雙重態度模式的建立為死亡態度的研究指引了新方向。從此,死亡態度的研究不局限在外顯測量上,內隱死亡態度的研究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基本信息

摘要

在內隱性社會認知研究的基礎上,Wilson等提出了雙重態度模式理論,該理論提出,人們對同一態度客體能同時又兩種不同態度。該理論對態度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闡述雙重態度模式的基本理論觀點和雙重態度的基本模式,介紹雙重態度的基本測量方法,對雙重態度模型的實證研究支持進行簡要說明,探討該理論對相關研究的啟示與其在國內的具體套用,最後提出了今後的研究方向。

雙重態度模式的基本理論觀點

雙重態度模式理論指出,個體對同一態度客體可能同時擁有兩種不同的態度,即雙重態度:一種是自動化的、內隱的態度——內隱態度,另一種是被意識到的、外顯的態度——外顯態度;當天態度改變時,個體由舊態度A轉變為新態度B,但A仍留存在記憶中,潛在影響著人們的認知行為,形成雙重態度,也就是說,過去積澱下來的無意識痕跡或許會潛在影響人們對社會客體的情感傾向認識及其行為。

Wilson和Lindsey根據這一模式,提出以下理論觀點:

第一,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可以共存於記憶中。當個體出現雙重態度時,內隱態度被自動激活,由外顯態度則需要動機和心理能量從記憶中檢索,並且只有當檢索到外顯態度的強度和足夠超越和抑制內隱態度時,個體才會報告外顯態度,否則只報告內隱態度;

第二,即便外顯態度已從記憶中提取出來,內隱態度仍會對個體那些無法有意識控制或並不試圖去努力控制的行為產生影響,同時,外顯態度較易改變,而內隱態度的改變較難;

第三,面臨衝突的主觀情景時,擁有雙重態度的人通常報告更易獲取的態度,雙重態度並不會引起主觀的衝突狀態或矛盾心理,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兩種評價系統相互獨立,但個體也可能同時存在對同一對象的內隱消極評價和內隱積極評價,也就是說,內隱態度本身也存在著矛盾現象。

雙重態度的基本類型

依據對內隱態度的知覺程度和外顯態度抑制內隱態度時所需要的動機和認知容量的不同,Wilson、 Lindsey和Schooler劃分出四種類型的雙重態度:

(1)壓抑

即當客觀事物或者事件能夠引發個體的焦慮或恐慌的時候,個體就會將這種態度壓抑到潛意識中,而表現出一種符合社會期望的意識態度來避免焦慮和恐慌的不良情緒,這就導致了雙重態度的出現。這種壓抑的心理防禦機制,需要耗費個體一定的能量。也就是說當個體壓抑情感的動機較弱或者自我防禦能力較弱時,個體就覺察到內隱態度的存在。

(2)獨立系統

即個體的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是相對獨立的系統,兩者互不影響。外顯態度以有意識的方式影響個體的外在行為,內隱態度以無意識的方式影響個體的反應。

(3)主動壓制

也就是說個體能夠意識到自己不被社會所接受和認可的內隱態度,所以就有強烈的動機和力量去壓制它,進而用一種積極的、能被社會接受的、符合社會邏輯的外顯態度來覆蓋它。

(4)自動壓制

個體不需要消耗能量,自動的用外顯態度壓制了內隱態度。所以個體能夠意識到對客體的外顯態度,卻覺察不到內隱態度的存在。自動壓制和主動壓制的區別在於前者把外顯態度對內隱態度的壓制看成了一種自動化的連結,只要個體能夠在記憶中檢索到外顯態度的存在,它就會自動化的壓制內隱態度,這個過程不需要耗費能量,後者需要個體主動的消耗一定的心理能量。

雙重態度和矛盾具有一定的區別。矛盾是一種衝突的心理狀態,比如人們想要找擁有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卻不穩定,有一定的風險,選擇了穩定的工作就意味著薪水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選擇了A就不能選擇B,選擇了B就必須放棄A。而雙重態度並不會處於這種衝突的態度,它會以一種易於提取的方式選擇占優勢的一種態度表現出來。

外顯和內隱態度的關係研究

自雙重態度模型提出後,學者們在對態度進行研究時,都會從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兩方面著手。通常是為了考察兩者之間或者與第三變數之間的內在關係以及其對行為的預測作用,關注點都集中在內隱態度的相關研究上,也開始套用於內隱認知、內隱自尊等相關領域。不管在哪個領域,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的關係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國內外學者對兩者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後得出的結論卻不一致。Gawronski(2005)的研究結果中得出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之間的相關係數為0.20,Nosek(2002)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和樣本收集發現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在0.02-0.60之間,三年後再次研究得出相關係數在0.05-0.69之間。國內學者從其他的角度來考慮兩者之間的關係,認為態度強度是影響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的一個變數,認為態度強度和一致性具有一定的正相關,當態度強度大的時候,個體態度的一致性也隨之增加。反之,兩者的一致性減少(吳明證,2005)。關於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之間關係的研究,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分離論和同一論。

(1)態度分離論

Greenwald(1998)在提出“內隱態度”的同時,提出內隱態度和外顯態度是分離的,內隱態度是無意識的、受個體以往經驗影響的態度,不易改變。而外顯態度是個體能夠意識到的、易受社會期許影響的態度,兩者是相互獨立的結構,具有不同的加工機制,互不影響,兩者同時存在於個體的認知系統中。隨後國內外學者相繼提出一些強有力的理論來支持態度分離論,如Wilson(2000)提出了雙重態度模型,Greenwold和Farnham(2000)在對內隱自尊和外顯自尊用驗證性因子分析的研究中得出,兩個結構上的負載擬合度要好於一個結構上的負載擬合度。Cunningham(2001)在對種族態度的調查中發現,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結構。

(2)態度同一論

支持態度同一論的學者認為,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的心理結構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外顯態度容易受到情緒、動機等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內隱態度比較穩定。它們的測量結果的不同是因為使用的測量方法不同。Fazio(1982)將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看作是有意識記憶和潛意識記憶的連結。前者能夠有效地提取到所需要的信息,後者很難提取到。IAT作為一種內隱態度的測量方法並不能完全說它的測量結果就是內隱態度。

態度同一論的支持者提出了以下觀點:

第一:態度分離論的前提是假設存在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兩種不同的獨立結構,但是並沒有實驗論證說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是獨立存在的。

第二:態度分離論的支持者們認為,外顯態度是能夠被個體意識到的,而內隱態度是潛意識的加工。隨後國內學者連芳(2007)提出,內隱態度也是受意識控制加工的。

第三:在對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兩者關係的研究中發現,內隱態度對外顯態度有很好的預測作用,而這一結論在分離論中卻沒有確切的實驗依據。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引起態度分離論和態度同一論的焦點是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是否屬於同一心理結構的問題。態度分離論認為兩者是相互獨立的心理結構,互不影響,態度同一論認為內隱態度才是個體真實的態度,而外顯態度是在內隱態度的基礎上受外界環境影響之後個體表現出來的態度,但是兩者的心理結構是相同的。針對這一問題,國內外學者從兩者的相關性入手,來論證兩者是否屬於同一心理結構。趙麗(2004)對大學生內隱自尊和外顯自尊進行測量,發現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只有0.16,呈低相關,因此得出兩者是相互獨立的心理結構這一結論。王強(2010)採用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相結合的方法對高中生的記憶進行測量,結果發現兩者之間的相關為0.24,呈低相關,因此認為兩者是相互分離的。

其實,造成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相關度很低的原因是有很多種的,Nosek(2005)對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態度的獨特性越強,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的相關性就越高。吳明證(2005)也提出態度強度的改變會造成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的相關性的改變。國外學者將兩者相關度很低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幾點(Gawronsk & Hofmann,2006):第一,內隱態度不像外顯態度的測量那樣容易控制,它是內隱性的。但是如果控制了個體對客體的偏見,兩者的相關性就會有所提高。第二,個體的人格特質也會影響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沉著冷靜、心思縝密的人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相關性較低,當個體快速、直接地作出判斷時,兩者的相關度就較高。第三,測量對象的不同也會影響兩者的相關性,當個體對測量對象的評價帶有較強的情感性時,兩者的相關性較高。第四,在內隱測量的過程中有很多難以控制的無關變數,這也是造成兩者相關性較低的一個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