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片名:Win Win
譯名:雙贏
導演:托馬斯·麥卡錫
編劇:托馬斯·麥卡錫 / Joe Tiboni
主演:保羅·吉亞瑪提 / 艾米·萊安 / 鮑比·坎納瓦爾 / 梅蘭妮·林斯基 / 傑弗里·塔伯
類型: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1-03-18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保羅·吉亞瑪提Paul Giamatti | Mike Flaherty | |
亞歷克斯·沙弗爾Alex Shaffer | Kyle Timmons | |
艾米·萊安Amy Ryan | Jackie Flaherty | |
鮑比·坎納瓦爾Bobby Cannavale | Terry Delfino | |
傑弗里·塔伯Jeffrey Tambor | Stephen Vigman | |
波特·楊Burt Young | Leo Poplar | |
梅蘭妮·林斯基Melanie Lynskey | Cindy | |
瑪格·馬丁戴爾Margo Martindale | Eleanor | |
David Thompson | Stemler(as David Thompson) | |
Mike Diliello | Jimmy Reed | |
Nina Arianda | Shelly | |
Marcia Haufrecht | Gina Flaherty | |
Sharon Wilkins | Judge Lee | |
Clare Foley | Abby | |
Penelope Kindred | Stella | |
Sophia Kindred | Stella | |
Tim Ransom | Stuart Thatcher | |
Jacqueline Brogan | Woman Jogging | |
Marceline Hugot | Woman#2 Jogging | |
Michael Goodwin | Regional Ref | |
Earl Baker Jr. | Staff Member | |
Edmund Ikeda | Frank | |
Joseph Tiboni | Steve Deluca/Principal | |
Edwin Thompson | Ref | |
Pam Levine | Church Soloist | |
Michael D. Davey | Referee | |
Darren Goldstein | Sheffield Coach | |
Ann M. Hayes | Betty | |
Rudy Lanzillotta III | Kenny Randall | |
Ryan Arnel | Carol's Match #1 Opponent | |
Kevin Antero | Kyle's Match #1 Opponent | |
Chris Sarro | Zack Lowenstein's Match #4 | |
Dante Porrazzo | Stemler's Match #4 Masked Opponent | |
Dariusz M. Uczkowski | Zachary Lowenstein | |
Chris Federlin | Thomlinson | |
Nick Labarbera | Korsic | |
Nicholas Lopez | Anthony Pizzno | |
Quinn Krauer | Kurt Vetner | |
Austin Ward | Peter Molter | |
Jon Anderson | Feeney | |
Delon Richards | Dean Stol | |
Chris Loew | Paul Bell Aka Pill | |
Dean Shmuely | Rew | |
John Goncalves | Carlos | |
Alex Shaffer | Kyle | |
Nicholas Somers | BH Coach | |
Christopher Lantz | Kyle's Regional Opponent | |
Lilly | Frank's Cat |
職員表
製作人 | Jacqueline Brogan、Lori Keith Douglas、麗薩·瑪麗·法爾科內Lisa Maria Falcone、Tom Heller、麥可·蘭頓Michael London、Mary Jane Skalski、Erica Tuchman |
導演 | 托馬斯·麥卡錫Thomas McCarthy |
副導演(助理) | Steve Apicella、Robert Lopez、Justin Ritson、Paul Sado |
編劇 | 托馬斯·麥卡錫Thomas McCarthy、Joe Tiboni |
攝影 | Oliver Bokelberg |
配樂 | Lyle Workman |
剪輯 | Tom McArdle |
選角導演 | Kerry Barden、Paul Schnee |
藝術指導 | John Paino |
美術設計 | Scott Anderson |
服裝設計 | Melissa Toth |
視覺特效 | Jake Braver、David Isyomin |
布景師 | Amanda Carroll |
劇情介紹
邁克-弗蘭赫提是一名律師,事業上進展的不太順利。為了多賺些錢養家餬口,他每天晚上利用業餘時間,兼職做高中的摔跤教練。除此之外,邁克還給一個年長的客戶做法定監護人。一天,這位客戶離家出走孫子突然回到了爺爺家裡,邁克第一眼看見他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年輕人很有從事摔跤事業的潛力,於是決定從頭開始好好地培養他。
可就在邁克為自己的這個雙贏的計畫感到欣喜的時候。孩子的媽媽突然出現了,她曾經吸毒成癮,現在剛剛戒毒成功,身無分文。她揚言要毀掉一切。這讓邁克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家庭觀和是非觀,也徹底顛覆了和他的摔跤隊的正常生活。
獲獎情況
2012年線上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保羅·吉亞瑪提
影片幕後
在困境中品味苦澀的人生
《雙贏》由之前曾製作過《心靈驛站》(The Station Agent)和《不速之客》(The Visitor)的托馬斯·麥卡錫(Thomas McCarthy)自編自導,講述的是一個苦樂參半的動人故事,開始於一個非常普通的中年男人,見證了他是如何在經濟最困難的時期掙扎著想要繼續維持生計的……在獲得過奧斯卡提名的保羅·吉亞瑪提(Paul Giamatti)的詮釋下,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邁克·弗萊厄蒂是一個居住在市郊的中產階級父親,有著穩定的律師工作的他,其實真正的夢想卻是成為一個與勝利相伴的摔跤教練。當他做出了一個令人疑惑的選擇之後,他的生活也以他最想像不到的方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一位年輕的摔跤選手一起,不僅僅引領著邁克進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體育世界,而且還需要他們共同面對令人心碎且艱難的真相。
在托馬斯·麥卡錫所延續的視覺想像力當中,他對影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做出了極具智慧又很溫馨的呈現,尤其是邁克和他那後來變成了摔跤明星的房客凱爾·波普勒之間,他們需要對抗和跨越的是我們所處的時代始終存在的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當我們周遭的環境越來越殘酷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變得堅強,獲得足夠的勇氣繼續我們的生活?然後用心去感受什麼才是正確的選擇和努力的方向?麥卡錫解釋道:“比如說邁克,其實他對生活制定的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計畫和打算,只不過很多次都沒辦法實現或奏效而已。基本上而言,他是一個正派且很有幽默感的男人,一直努力地工作養活家人……也許他做出的是一個糟糕的決定,而且在整個過程中都在不斷地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去處理,可問題是,當事態完全脫離了他的掌控時,他最初的假設根本就不可能變成現實了。《雙贏》最讓我感興趣的地方就在於,裡面關乎的是哪怕好人也會做出錯誤的選擇,等到了一切結束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找到了折衷的解決辦法。我們的影片從始至終遵循的都是一條異常引人注目的故事線索,你可以把它假設成是一部體育喜劇,可是隨著情節的發展,你會發現,裡面更多的其實都是一些與人情世故有關的內容。”
從演員轉型做電影人的托馬斯·麥卡錫展現出來的是一種獨一無二的視角,他之前的兩部作品都是那種獲得了極高的評價且非常受歡迎的獨立製作,匯聚出的是一個帶有著很強的脅迫性的電影聲音,充滿著喜劇色彩的同時,又帶有深刻的人文關懷——《心靈驛站》以一種辛辣又幽默的方式,對一個孤獨之人進行了發人深省的研究,最終將他引領至一個透著古怪的信息的朋友圈中;《不速之客》講述的則是一個更加強有力的故事,圍繞著一個大學教授展開,他在無意之間卷進了一對想要留在美國的移民的生活當中。
伴隨著這部《雙贏》,托馬斯·麥卡錫意圖進入的是一個更廣闊、更明快的故事領域,結合了一個突然而至的體育界的奇蹟,不僅僅解釋了“勝利”的字面含義,還包括這裡面所蘊含的精神層面的心滿意足。在建造這部影片的核心概念的過程中,麥卡錫選擇的是一種在電影工業比較罕見的體育項目——高中摔跤,反而能更加貼近他的靈魂。回首自己在新澤西度過的少年時代,麥卡錫也曾一度做過一位摔跤選手,所以他是根據自己曾有過的真實經歷創造出了這個故事的……作為小鎮中碩果僅存的一支校園摔跤隊,幾乎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一次幸運的突破,突然之間,他們真的抓住了一個機會,而這也成了麥卡錫最初靈感閃現的源頭,他表示:“就這樣一個電影概念而言,真的好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一樣,至於我需要面對的挑戰,則是如何讓它具備最大化的影像魅力,同時還得無限接近於傳統的現實世界——從美國的市郊環境到高中運動,最最重要的是,必須要體現出一種美學觀點,顯得既有趣又生動。”
一切都以“雙贏”為前提
為了儘可能真實地還原影片中的故事環境,托馬斯·麥卡錫特別找來了他之前的摔跤隊友喬·泰邦尼(Joe Tiboni)一起完成劇本的創作,他當時在新澤西擔任的是律師工作。他們最先構思出來的是摔跤隊的教練邁克,前高中摔跤選手,後來成了一名專門受理老年保健問題的律師。如今邁克正盤旋在破產的邊緣,所以他不顧一切地想要恢復自己的經濟狀況……突然之間,他夢寐以求的機會終於降臨了,很可能解決他所有的難題與困境,而且看起來似乎只需要付出極小的代價,利用一下一位患上了老年痴呆的老人即可,而他根本就分辨不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就像大家看到的那樣,邁克其實一直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好人,但是他還不知道他的決定可能會引發的是什麼樣的連帶後果,讓人驚恐的同時又顯得極度混亂不安,不僅僅是對陌生人而言,也包括那些他深愛的家人,麥卡錫說:“總的來說,邁克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普通人,像其他男人一樣,他覺得對他的家庭有責任和義務,還有他所在的社區——也許邁克並不是那種特別成功的人士,可是到目前為止,他從事的還算是一份相當體面的工作。他的問題就在於,他對自己的生活有著相當具體的規劃和安排,而且沒辦法很好地適應他現在所處的環境,他在尋找一些比較容易賺到的快錢,但是他所選擇的方式,卻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一大堆全新的障礙。”
由於賺錢才是邁克的真正動機,於是他把賭注都押在了一個名叫利奧·波普勒的客戶身上,受到老年痴呆症的困擾,利奧總是糊裡糊塗的,這也讓邁克順利地成為了他的法定監護人——表面看來,這確實是一個萬無一失而且不會留下任何證據的好辦法,直到利奧的孫子凱爾突然現身,他是一個邋遢又叛逆的少年,剛剛從他那支離破碎的家裡跑了出來,只能和他的爺爺一起在邁克的家裡安頓了下來。很快,凱爾就證明自己是一個非凡的摔跤天才,同時,他也是一個異常渴望家庭溫暖的麻煩製造者,托馬斯·麥卡錫承認道:“對於影片的喜劇層面來說,凱爾的出現無疑等同於一個催化劑,不過他的處境也真的是讓人感到很難過……他只不過是一個孩子,卻被桎梏在了重重的困境當中,因為他的媽媽還在為離婚而痛苦,所以他決定離家出走,去找他其實根本就沒有見過面的爺爺。即使如此,凱爾仍然是一個天生的摔跤高手,他的到來也為邁克的隊伍帶來了一線生機,邁克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從自己面前溜走呢?隨著他意識到自己得到原來只是一個冒名頂替者時,所有的一切也變得愈發地有趣起來。”
圍繞著邁克和凱爾這兩個角色,托馬斯·麥卡錫和喬·泰邦尼建立的是一個活躍、鮮明的社區環境,還有裡面的所有人物——在這樣一個經濟陷入困頓的艱難時期,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需求,其中包括邁克的妻子傑姬,她意外地變成了凱爾的知心好友;特里,邁克剛剛離婚的好友,始終對前妻的外遇耿耿於懷;史蒂芬是邁克的教練助理,還是一位壓力過大的會計師,他發現自己根本就無法滿足繼子拉斯克的開銷;最後是斯泰姆勒,這個瘦弱又遲鈍的傢伙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混進摔跤隊的。
隨著一個完整的小鎮環境被一點點地創造出來,托馬斯·麥卡錫與喬·泰邦尼也就成了影片中的邁克和特里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他們根據兩個人之間多年的友情,模擬出了這樣一對最好的朋友兼摔跤隊教練,麥卡錫說:“雖然我們和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人,不過我們真正需要的也只是來自於一對有著多年的老交情的朋友之間的那种放松和安逸……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作為你身邊最了解你的人之一,朋友往往能夠直接觸動你的神經——保羅·吉亞瑪提和鮑比·坎納瓦爾(Bobby Cannavale)確實是牢牢地抓住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像《雙贏》所採用的這種感動與趣味性並存的講故事體系,一直是托馬斯·麥卡錫的喜劇風格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無論什麼樣的話題,關注的永遠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可能會有的真實經歷,麥卡錫認為:“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寧靜、從容的人性體現中尋找值得記憶的時刻……如果你發現你對影片中出現的人物是如此地了解,不管是缺陷還是其他一些相關的信息,你肯定會對他們產生直接的聯繫和共鳴,繼而共同去經歷一場與生命有關的旅程。”
隨著劇本的工作塵埃落定,《雙贏》很快就吸引了3位製片人的注意力,其中有托馬斯·麥卡錫長久以來的合作夥伴瑪麗·簡·斯卡爾斯基(Mary Jane Skalski)——曾經給他的前兩部作品擔任過製片人;Groundswell Productions電影製作公司的主席麥可·蘭頓(Michael London),之前出品的影片有《不速之客》和《杯酒人生》(Sideways);最後還有來自於Everest Entertainment娛樂公司的麗薩·瑪麗·法爾科內(Lisa Maria Falcone),她當時剛剛完成了《127小時》(127 Hours)和《母與子》(Mother and Child)的製片工作……他們每一個人都被這部影片展現出來的人性的一面給征服了,當然還有充滿著靈性的幽默時刻,斯卡爾斯基說:“我之所如此喜歡麥卡錫的影片,就因為他所講述的故事永遠是以人物為主的,他們無一例外都需要小小的刺激和動力,只為了想要改變他們身處的那個世界。我最願意在大銀幕上看到類似的故事了,以《雙贏》為例,邁克只是一時衝動下做出了一個簡單的決定,卻引發了一連串的後果,不僅僅將人們聚集到了一起,也逼迫著邁克走上了一條不斷地質疑他曾擁有過的一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