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豐村
雙豐村位於湖州市東北方,全村現有農戶560戶,總人口2060人,2007年集體經濟總收入252510元,人均123元。人均純收入達到9138元。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雙豐村
- 所屬國:中國
- 所屬市:湖州市
- 所屬鄉鎮:環渚鄉
- 地理位置:於湖州市東北方,距湖州市區約13公里
- 人口:2060人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環渚鄉雙豐村
雙豐村爭創“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工作總結雙豐村行政區劃屬於吳興區環渚鄉,位於湖州市東北方,距湖州市區約13公里,東、南、西分別與織里鎮沈漊村、八里店鎮戴北村、本鄉大錢村相鄰,北臨太湖約二三百米。建成後的村中心公園環境幽雅,景觀秀麗。全村現有農戶560戶,總人口2060人,下轄9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近幾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發揚努力拚搏、艱苦創業的精神,以經濟建設、村級班子建設、文明建設和環境建設為抓手,按照“村美、戶富、班子強”的總體要求,大力開展全面小康示範村建設。村級集體經濟不斷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村經濟社會發展走上健康協調之路,為實現建設現代化新農村夯實了基礎。在創建示範村過程中,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項工作:一、物質文明建設1、村莊規劃合理,基礎設施完善本村委託湖州市規劃與建設局,由海口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杭州分院編制了《環渚鄉雙豐村村莊建設規劃》。經吳興區人民政府和市建設局批准,按照中心村規劃建設縮並自然村、節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則分期實施。中心村配置村委辦公樓、幼稚園、活動室、衛生室、小賣部、公園、廁所等設施。新增村中心公園,設定游步道、景觀小品、遊樂休息設施等。主幹公路長4公里,寬6米,達到四級公路標準。投入120萬對村內主幹道均實施硬化,硬化率100%。村內主幹道和公共場所均安裝了路燈,實行了道路亮化。2、農民積極參加社會保障。2007年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52510元,人均123元。人均純收入達到9138元。全村總人口2060人,參加合作醫療(大病統籌)人數1957人,參與率達到95%。3、土地利用規範合理建設規劃區不占用耕地,所有建設項目既符合市土地利用規劃條例,又符合村莊總體規劃要求。嚴格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根據用地緊湊的現狀,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採取拆舊建新和逐步調整、分散的建房布局,形成相對集中的中心村,以集約化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二、精神文明建設1、美在民風秉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要硬”的建設綱領,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進步。本村本來就民風淳樸,勤儉節約,家庭和睦,但由於農村文化生活嚴重缺乏,不可避免地有聚賭為樂、攀比等陋習。在示範村的創建過程中,我村以提高村民素質為目標,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紮實有效地開展了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文明率達到40%,計畫生育符合率達100%,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通過文化下村、遠程教育、文化俱樂部、宣傳櫥窗等有效載體,結合中心主題,宣傳黨的政策、法律法規、科普知識,豐富了民眾的文化娛樂活動,消除了社會不良陋習及其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原有的垃圾亂倒,廢物亂扔的不良現象基本消除。我們全力抓好社會治安,創建平安環境。強化民眾安全意識,加強法制宣傳陣地建設,突出重點,經常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全體村民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同時,經常性的開展群防群治工作,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然後,服務民眾,搞好社會福利事業。經濟的發展為社會事業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0%以上,已建成的中老年活動室和計畫生育宣傳陣地,提高了村民文化素質。2、社會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村部一樓設立幼稚園,內部教學設施齊全,有較好的衛生保健條件,有具有任職資格的專職幼兒教師1名,各種工作制度齊全。中老年文化閱覽活動中心占地面積120平方米,擁有各類書刊十多種,24寸電視機一台,DVD1台,桌子10隻,椅子36隻,活動室容量可達60人。公共體育設施:雙豐村中心設有農民公園和健身廣場,並配有健身器材和休息亭。三、政治文明建設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創建規範工作機制根據雙豐村的實際情況,從加強領導、科學、合理安排著手,村里專門成立了創建示範村領導小組,由村支部書記、村主任為組長,村兩委會成員為組員,下設兩個工作小組,由村兩委會成員和6位村民代表組成。為了更好地落實工作,我村制定了科學合理的示範村創建計畫,從整體上部署創建工作。在規劃中著重圍繞中心示範村建設;合理布局,提高基礎設施標準,融現代性、標準性和地方傳統性於一體;明確目標,制定計畫,落實責任,使整個示範村創建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開展了黨員幹部聯繫困難戶扶貧送溫暖活動,千方百計幫助困難民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各類問題。在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使幹群關係、黨群關係進一步融洽,領導班子的號召力、凝聚力得到進一步增強。2、政務、財務公開,加強民主管理政務公開:凡是涉及到農戶利益以及民眾關注的重大事項,按照“一事一議”的要求推進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建立健全全村財務制度:明確按照法律法規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村帳鄉代管制度。同時,由村民代表推選民主理財小組,按月清帳理財一次,做到村帳定點定時公開,逐筆公開,接受民眾的監督和質詢,真正做到“還幹部一個清白,給民眾一個明白”。政治文明的建設增強了乾群互信,全面提升了村支部和村委會的領導力。3、統一思想,大力宣傳,注重引導,發動全民參與創建工作自從我村創建示範村單位後,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加大宣傳力度,召開了全村村民大會,使這項創建活動家喻戶曉,讓民眾真正明白了創建示範村是涉及到所有農戶福祉的大事,建設美麗家園是每個村民義不容辭的職責,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創建工作的主動性和民眾性。四、生態文明建設1、村容整潔,環境和諧。(1)、綠化覆蓋:農民新村建成後主要道路兩側均實施綠化,綠化率100%。中心河道清理乾淨,投入45萬砌築河岸,兩側都有綠化。生產廢棄物處理:無秸稈焚燒,塑膠農膜回收率90%以上,村域內無工業企業污染現象,無規模化養殖場,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排放達標。生產污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主要農產品中有機和綠化產品的比重超過30%。(2)、生活廢棄物處理:有專門的保潔制度,環衛設施齊全,投資11萬,建專門公廁12座,垃圾收集箱130隻。組織保潔員負責及時清掃清運,進行無公害處理,處理率達到90%以上。建立生活污水淨化池,具有較完整的生活污水和糞便處理系統,處理率達到70%以上。(3)、環境質量:村轄區內主要河道等水質、空氣環境質量、噪聲環境質量和土壤質量達到功能區要求。2、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合理規劃(1)、農田整治通過以農田基本建設為主的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等方式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完善農田灌溉系統,建設硬化渠道;建設標準化農田,加強農田林網綠化。(2)、生態家園發展“一池三改”,即推廣普及沼氣池,改水、改廁、改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村莊環境衛生,防治環境污染。(3)、生態農業工程建設無公害草莓、蔬菜、水稻生產基地,推廣“畜—沼—果—菜—糧”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生態農業模式和技術;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兩高一優”農業,以瓜果、蔬菜等特色無污染、節水農業為抓手。發展循環農業,一方面,沿“食物鏈”循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沿“加工鏈”循環,提高產品附加值。五、未來發展特點1、通過實地踏勘和調查,結合湖州市村莊發展的總體趨勢,總結出未來村莊發展的幾個特點:(1)、從業類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機械的發展、化肥及農藥的使用、耕作技術的改進,農業投入的勞動力大為減少,村民開始從單純從事農業逐步向從事農業、工業及部分三產服務業轉變。(2)、居住人群。由於很多農村人口在城區和戴山集鎮打工或辦廠,使得村內實際居住人口逐步減少,呈現以老人、婦女、小孩為主的人群。(3)、交通方式。隨著道路網路系統的不斷完善,通過公交、機車、電動車、小汽車等交通工具出行的人不斷增多。(4)、生活方式。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信息網路的不斷完善,現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將被村民所採用,使用上了煤爐、液化氣灶、抽水馬桶等設施,困擾農村多年的草堆、草房等問題可望解決,改廚、改廁條件基本具備,從而有效的改善了村落環境;此外,生活逐步閒暇化,對良好的村落環境、愜意的公共活動中心等要求越來越強烈。2、引進知識,注入活力目前村里整體知識水平不高,農業科技含量低,有必要輸出年輕後備幹部、農業技術人員參加培訓和深造。同時,引進應屆大學畢業生。年輕人才的引進,不僅僅是引進了知識,同時也引進了活力和新觀念,能夠引領村里和外界接軌。3、招商引資,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村里企業少,但是剩餘勞動力多,尤其是婦女同志,一般負責家庭事務。家庭事務靈活性大,機動時間多,如果有就近的企業招收她們做工,是家庭增收的好方式。或者聯繫市裡的企業,村里組織人員承包一項工作,再由村里分發給婦女們,計件工資。村裡的農產品如蔬菜都是以初級農產品的方式出售,利潤相對較低。可以村里集資建廠,建設集體企業,利用產地近、地租便宜和廉價勞動力的優勢,發展農產品的加工企業。或者招商引資,吸引農產品加工企業在村里建設加工用地。既可以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又可以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六、創建工作中的體會1、尊重農民民眾,調動和發揮其巨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搞好工作的重要基礎。在建設過程中,極大多數農民民眾是理解的、支持我們,但也有少數個別農民民眾由於法律意識淺薄,產生許許多多矛盾和問題,從實際出發,在工作中有效地解決矛盾和問題,維護了大多數農民的利益,我們認為任何工作,要同農民民眾講法律、講文明,大力提倡精神文明,法制社會,充分發揮相信和依靠民眾,才能腳踏實地把工作做好。2、建章立制,注重長效管理是鞏固示範村建設成果的有效保證。我們在工作中,我們邊整治建設、邊管理,落實專門的管理和經費,並制訂好長效管理的監督制度。通過長效管理,有利於對問題進行查漏補缺,加於完善;有利於破除陳規陋習,養成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有利於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建設成最佳農村居住環境。今後,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更快的步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各項制度,堅持長期管理,為早日實現小康示範村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