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盤鄉

雙盤鄉

雙盤鄉為儀隴縣轄鄉。1950年建雙盤鄉,1955年併入南圖鄉,1962年重建雙盤鄉,1992年併入金城鎮,1994復置雙盤鄉。位於縣境西北部,東與日興鎮相望、南連五福鎮、西靠土門鎮、北接金城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距縣城6公里。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1.1萬人。省道儀(龍)北(碚)公路直穿境內。轄雙盤廟、回龍橋、高石坎、金雞橋、立石子、蒲家祠、羅盤石、冉家溝、洞崖灣、花園溝10個村委會。鄉辦企業有農機廠、建築隊。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棉花、油菜籽。養殖豬、蠶、家禽等。

基本信息

雙盤鄉,儀隴縣轄鄉。1950年建雙盤鄉,1955年併入南圖鄉,1962年重建雙盤鄉,1992年併入金城鎮,1994復置雙盤鄉。位於縣境西北部,東與日興鎮相望、南連五福鎮、西靠土門鎮、北接金城鎮。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距縣城6公里。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1.1萬人。省道儀(龍)北(碚)公路直穿境內。轄雙盤廟、回龍橋、高石坎、金雞橋、立石子、蒲家祠、羅盤石、冉家溝、洞崖灣、花園溝10個村委會。鄉辦企業有農機廠、建築隊。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棉花、油菜籽。養殖豬、蠶、家禽等。
中文名稱雙盤鄉
人口1.1萬人
距縣城6公里
面積17.5平方公里
區位概況.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距縣城6公里。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1.1萬人。省道儀(龍)北(碚)公路直穿境內。轄雙盤廟、回龍橋、高石坎、金雞橋、立石子、蒲家祠、羅盤石、冉家溝、洞崖灣、花園溝10個村委會。鄉辦企業有農機廠、建築隊。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棉花、油菜籽。養殖豬、蠶、家禽等。
地理位置

【產業經濟】

雙盤鄉是縣確定的以農業為主的基地鄉鎮之一。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經濟作物以油菜為主,小雜糧以豆類為主。雙盤鄉被列為2007年全縣兔業生產基地鄉,雙盤鄉把蓮花村和火花村作為基地村,荷花村、紅花村作為重點村,2007年全鄉新增兔籠5920孔,增養種兔1550隻,出欄商品兔12萬隻,養兔戶實現收入500萬元;全鄉增養能繁母豬880頭,生豬保險4000頭,年出欄生豬16300頭;全鄉種植蔬菜達3000畝,種植商品蔬菜1500畝;培訓勞務500餘人,年輸出勞務3000人,實現收入3000萬元。通過抓產業,全鄉人均純收入淨增300元以上。

【鄉鎮建設】

2007年全鄉農業生產總值達4315萬元,糧食年生產能力588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294元。有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10個;村國小7所,鄉完小2所。截止2007年底,全鄉已有10個村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全鄉安裝程控電話200多門,行動電話1500多部,家用電腦上網近5台,建有移動、聯通通訊基站各1座。場鎮建設面積的近0.5平方公里,居民達100餘人.森林覆蓋率達50%。全鄉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共有12個黨支部,2007年底有黨員人數289人。

【社會事業】

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進一步完善農村醫療衛生網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9%;適齡兒童麻疹接種工作完成目標任務;狂犬病防制工作成效明顯;計生工作成效明顯,2007年全鄉計生率達83.5%,計生獎勵扶助政策和獨生子女政策全面落實;關心弱勢群體,鄉上採取了“1+1”、“1+2”接對幫扶與貧困戶結對子,對殘疾人給予了特殊關愛,解決城鎮低保戶17戶,農村居民低保217戶;落實安居工程,全力解決受災跨塌農戶的災後重建工作;全力做好安全維穩工作,按照安全穩定責任重於泰山的要求,年初與各村簽訂了安全穩定責任書,經常進行安全大排查,突出重點,強力整治、及時化解矛盾,妥善解決上訪民眾的問題。全鄉沒有出現一例因人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穩定事件,1例上訪也得到100%的妥善解決;依法依規搞好“兩委”換屆選舉工作,2007年完成了10個村的支部、村委換屆選舉工作,沒有出現違法違規的現象。

【人口數據】

2001年雙盤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0192
5069
5123
家庭戶戶數 2649
家庭戶總人口(總) 10187
家庭戶男 5064
家庭戶女 5123
0-14歲(總) 2819
0-14歲男 1639
0-14歲女 1180
15-64歲(總) 6699
15-64歲男 3103
15-64歲女 3596
65歲及以上(總) 674
65歲及以上男 327
65歲及以上女 34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004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